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
内容
试读章节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变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P2-4

书评(媒体评论)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冯友兰

学问和艺术是一理:知识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知非真知,能非真能。

——梁漱溟

我以为读书三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读书的习惯可分为三点: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谦。

——胡适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朱光潜

目录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我最喜爱的书

 我的读书经历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

 我的读书经验

 与印度泰谷尔谈话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梁漱溟:读书改变世界观

 求学与不老

 我的自学小史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认真读书改造世界观

沈从文:人生实在是一本书

 论穆时英

 论郭沫若

 论徐志摩的诗

 从冰心到废名

傅雷:读书不仅仅增加知识

 论张爱玲的小说

 介绍一本使你下泪的书

 关于乔治萧伯讷的戏剧

 罗素《幸福之路》译者弁言

胡适:读书切忌盲目

 读书

 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巴金: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燃烧的心

 关于《复活》

 我们还需要契诃夫

 永远属于人民的两部巨著

朱光潜:最是读书使人美

 谈读书(一)

 谈读书(二)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与梁实秋先生论“文学的美”

内容推荐

学术、文化、国学大师季羡林、梁漱溟、冯友兰、胡适、沈从文、傅雷、巴金、朱光潜,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足以动人。《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精选这些大师对读书、治学生涯的回忆文字,重温一代国学大师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境界。让大师的智慧作为你人生路上的精神食粮,不断补给,不断承享,这是极好的陪伴,这是完整的成长。

编辑推荐

《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辑录了季羡林,冯友兰,巴金,胡适,梁漱冥,沈从文,傅雷,朱光潜等学术领域的大师,谈自己的求学经历,读书心得,读书经验等。大师的话都可以对当今青年的求学,人生,职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虽过支多年,历史弥新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8156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5243522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