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作者华杰不但是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推崇者,更是这本人尽皆知的中国古代兵书的忠实拥趸,由其主讲的兵法课更是听众无数、反响甚好!

众所周知,这小小一本《孙子兵法》里有太多可供今人学习借鉴的智慧,作者本人也时常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写出一本介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研究和介绍《孙子兵法》的新颖版本呢?

他深知,与其面面俱到地论述,不如专攻一点,于是就有了这本用兵法解读“团队管理”的作品。著作内容既顾及了传统文化与理论,又联系了现实的社会现象。所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作者就传统文化和传统智慧运用的双重角度解读的“团队管理”,定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新体验!

内容推荐

华杰创作的《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既忠实于经典古文原版,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又回到了经典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探源溯流之余又解释阐发,有利于读者研读领会;还“舍事说理”,举一反三,用故事给予经典著作诠释。如作者所说,本书走的是“野狐派”的路子,既不“学术化和专业化”,也不“娱乐化和商业化”,反而从实践的角度教大家运用*国传统智慧看待和解决今天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目录

前言

导读

第一章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主旨及其逻辑关系

第二章 《孙子兵法》与同时代著作相比的特点

第三章 《孙子兵法》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土壤

第四章 《孙子兵法》形成与传播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

第五章 《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传播交流与影响

第六章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之谜

第七章 《孙子兵法》中的团队管理思想

结束语

附录一 《孙子兵法》

附录二 《孙子叙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孙子兵法》第六篇为《虚实篇》,集中论述了战争活动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等虚实相生相化,强调要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第七篇为《军争篇》,“军争”就是敌我双方争夺取胜的有利地形、物资等条件。该篇讨论了《孙子兵法》如何“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和“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趋利避害,争取先机之利,力争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

《孙子兵法》第八篇是《九变篇》,该篇是关于《孙子兵法》中如何看待和应付军争中的各种变、无穷变的,并重点讨论了在作战过程中如何根据特殊的情况,“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灵活变换战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第九篇为《行军篇》,其重点研究了《孙子兵法》如何部署和调动军队,并总结出行军驻扎中面临江河、山谷、平原、沼泽四种地貌的基本原则,以及透过敌人言行现象看清敌人本质意图的“相敌32术”之技巧和经验。

《孙子兵法》第十篇为《地形篇》,其扼要地揭示了巧妙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列举了战术地形的主要类型和不同特点,提出了在“通、挂、支、隘、险、远”五种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的若干基本原则,辩证地分析了判断敌情与利用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孙子兵法》第十一篇为《九地篇》,其主要论述了根据战斗发生的场所和离自己国土远近不同,以及进入敌国纵深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客观物质地理环境和“散、轻、争、交、衢、重、圮、围、死”九种主观心理环境,采用“一其志”“使之属”“趋其后”“谨其守”“固其结”“继其食”“进其途”“塞其阙”“示不活”等相应策略,因地而异凝聚人心士气,团结带领士兵同心作战。

《孙子兵法》第十二篇为《火攻篇》,其主要论述了春秋及之前战斗过程中“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对象、条件、实施火攻的方法以及火攻发动后的跟进、巩固战果的策略等,表达了《孙子兵法》的“慎战”和“胜敌而益强”的思想。

《孙子兵法》第十三篇为《用间篇》,重点讨论战争中“生、死、乡、内、反”五种间谍的特点及其运用技巧,该篇相当于是研究现代战争中的谍报战和信息战。

本书第二章研究《孙子兵法》与同时代著作相比的特点。这一章首先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同时代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相比具有的唯物世界观,分析了《孙子兵法》“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一论断与同时代先贤相比的先进性;介绍了《孙子兵法》形成前后历史时期人们遇到需要决策的“国之大事”时由非唯物论世界观指导下的行为模式。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的著作相比显现出的朴素实践可知论,罗列了中国古代史料中“生而知之”或“伟人天生异象”的不可知论和非“实践认识论”资料,探讨了不可知论和非“实践认识论”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危害与影响。P2-3

序言

这本书是献给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的;这本书是献给对《孙子兵法》感兴趣的人士的;这本书是献给对《孙子兵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运用有兴趣的人士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很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忽略和低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感兴趣。一时间市面上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各种关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书籍汗牛充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读者面对书店里版本各异浩如烟海的中国古文典籍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因为这些书要么就是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原版加上一些学院派的考据研究,一般读者根本读不动也读不懂;要么就是翻译经典原文再“联系实际”的故事佐证,结果“太形而下”而让读者“开篇了然,合卷茫然”。

能不能有一种研究和介绍《孙子兵法》的版本是介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呢?它能不能既忠实于经典古文原版.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又回到经典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既探源溯流,又解释阐发,有利于读者研读领会;还“舍事说理”,举一反三,不仅仅用故事来注解经典著作呢?基于这个出发点,考虑到《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可供当代人学习借鉴的智慧,如要面面俱到地涉及论述,作者力不能逮,那么可不可以尝试只将《孙子兵法》之光聚集投射到“团队管理”这一现实实践热点上呢?

凡事皆有因缘。1996年,我出于喜好购买了第一本《孙子兵法》并开始研读,从此喜欢上中国古代兵书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空逛书店,我就必淘与《孙子兵法》有关的书籍和物品,以至于现在家中书房、客厅、卧室里与兵家有关的书籍随手可及,各种形态和版本的《孙子兵法》我都把玩阅读,无事便读书,非常逍遥快活!

自2002年开始我给商务策划专业的同学开了基础选修课“中外兵法选讲”;2007年,我面向全校同学开了“中国兵家与孙子兵法”通识类选修课j结果反响良好,虽然学校安排了最大的阶梯教室,但还是有校内甚至校外未选该课的同学到场旁听并出现人满无座,教室走道都经常席地坐满听众的状况,这给了我很大鼓舞!有听众是教师的最大幸福1

2011年,我开始给重庆工商大学MBA的同学做“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专题讲座,由于听课的对象既有工作经历又有管理经验,这要求课程既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孙子兵法》,又要站在传统智慧运用的角度讲团队管理,理论是苍白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我要求自己每次讲座的内容既要顾及传统文化与理论,又要联系现实社会现象,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2年开始,我走出本校,开始给西南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国学班、总裁班、MBA及MPA班讲授“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课余经常有同好交流切磋;2012年,我主讲的5讲“冰冷的智谋——孙子兵法”课程获评重庆市市级优秀视频精品课;2013年,我主讲的10讲“中华胜经——孙子兵法”课程被重庆市推荐参加全国优秀视频精品课评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9年以来,主要由于讲授“孙子兵法”的缘故,我先后应邀在北京市、湖北省、福建省、河北省、四川省、贵州省、新疆雏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河南省、浙江省、重庆市等省市的各类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武警部队、事业单位和兄弟高校开展专题讲座。所到之处,我都感受到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渴求;讲座之余,总是不断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与我讨论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智慧,以及如何看待和解决今天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这种认可和交流让我既感到压力,又有一种冲动,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多年来的所学所思整理成一个小册子,与我的讲座课件一起奉献给广大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和有志于研习运用《孙子兵法》的朋友,就当是对自己与《孙子兵法》携手近20年的一个小结,也是对不断鞭策我的学生和朋友的一个交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研习,文后顺便附上了我认为比较全面而可信的《孙子兵法》原稿和清朝著名学者毕以殉的《孙子叙录》一文。

这本小册子走的是“野狐派”的路子,它尽量不因为“翻故纸堆”而板着脸,所以显得不学术化和专业化;它也尽量不因为“结合现实”而觌着脸,所以显得不“娱乐化和商业化”。动笔写该册子前,我也很踌躇,深深体会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担忧和纠结;但是,我听见自己内心的一个声音:丑媳妇也要见公婆,我就是我,顺其自然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21486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5210268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