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彼岸(亚洲第一商学院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在高度国际化多元化的精英群体中努力生存?

如何在名利场中体验“朋友”和“人脉”的区别?

《杜拉拉升职记》编剧张巍倾情推荐;念商学院之前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朱慧丽所著的《彼岸(亚洲第一商学院纪实)》为你讲述在亚洲第一商学院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内容推荐

朱慧丽所著的《彼岸(亚洲第一商学院纪实)》讲述,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Cindy为了追求更精彩的人生来到亚洲顶级商学院——中欧攻读MBA。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精英。有精通6国语言的韩裔“考拉兄”、颜值爆表的台湾帅哥、心直口快的纽约华裔、秀外慧中的香港才女……

他们怀揣各种抱负,渴望成就辉煌的人生。当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精英们聚在一起,梦想、野心、才华在这里激情碰撞。他们的生活高度国际化,充满着无限的机遇,但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诱惑与选择。在爱情、友情、现实、利益面前……他们将演绎怎样的精彩人生?

本书展现了最真实的商学院学习生活场景以及最真实的精英群体职场历练。希望所有梦想到达理想彼岸的年轻人都能从中得到指引和慰藉。

目录

1.人生的特大“彩票”

2.酩酊大醉

3.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4.俱乐部竞选

5.一见钟情

6.崩溃边缘

7.北京联谊

8.翻脸

9.知己

10.美好时光

11.求职向左,创业向右

12 Karen的生日会

13.上海情结

14.陈丹燕的中欧演讲

15.给500强做咨询

16.全球商业谈判竞赛

17.东欧之旅

18.金融,就从它了

19.野在美国的日子

20“柏林墙”依旧没倒

21.一个人去纽约

22.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23.MBA申请之路

24.五十年后的中国,让世界再看看吧

25.拿下投行offer

26.爱与痛的两难

结局 重逢

试读章节

五年以前,仅凭着垫底的GMAT考试分数、二流的本科学历、非主流的工作背景,我居然奇迹般地拿到了中欧MBA的录取。当时的心情,像是中了500万彩票那样欣喜若狂,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人生从此将彻底改变!

然而,改变人生岂是件容易的事?一入学,我先是晕得眼花缭乱:一夜间跻身于亚洲最顶尖的商学院,和全世界的精英朝夕相处,跟一个台湾美女做室友,生活里一半时间需要用英文……紧接着,各种密集而又狂轰滥炸的功课、考试、案例像一盆盆冷水似的劈头盖脸浇来,把我心中急速膨胀的虚荣瞬间扑灭。

会计考了2次还是不及格,被教授喊到办公室谈话,警告我若再一次挂掉,就会被劝退。当时除了我,办公室里还有另外俩同学,一个秘鲁人,一个韩裔澳大利亚人。他们看起来都黑黑的,长着两张颇有喜感的面孔,像是学校里的捣蛋鬼……教授推了一下眼镜,用略带讽刺又不失威严的口吻嘲了句:“哇哦,很国际化的一支队伍嘛!”

当时我的脸大概红到脖子根,已经很久很久没那样的感觉了,像回到小学。丢人啊!刚来这所学校……就混在两个淘气鬼当中……考试不及格……被警告要开除……真是丢脸到极点……快挖个地洞让我钻进去吧!

所幸我没被开除。意外的收获是和那个韩裔喜感面孔成了好朋友,有种患难之交的味道。再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难兄真是跟我“臭味相投”:不爱学习,考试白痴,对数字极为迟钝。当得知他之前居然还是在IBM做战略咨询,我惊讶不已:这样的工作一听该是那些聪明绝顶的人才能干的啊!看他整天能吃能睡的,再加上一张笑嘻嘻的娃娃脸,让我联想到澳洲的考拉,丝毫没有IT精英的样子呢!但渐渐地,我发现:这只“考拉”会说6国语言,得益于父亲的工作需要全世界跑,他从小在4个国家长大,对文化、语言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普通人。

有幸和“考拉”一起去波兰参加国际商业谈判竞赛,借机在东欧玩了一大圈。我惊讶地发现:这家伙实在太太太厉害了!无论到哪个地方,他都熟门熟路,好像从小在这里长大似的。每个国家有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都是专家。和其他国家商学院的同学打交道的时候,他俨然是个“外交官”,在华沙街头和别人讨教还价时,他又成了个活脱脱的当地“小混混”。后来我才知道,他当初是拒了欧洲排名第一的Insead(欧洲国际工商学院)的offel。来的中欧。理由是中国他没怎么待过,欧洲早已都玩腻了。

整个第一学期,对我而言,真是一场严酷的磨砺!除了组织行为学,其他所有功课,我都是一张白纸。当我和那些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台大、港大、哥大、宾大、康大、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毕业的天才们坐在同一间教室念书,是我的荣幸,但也不幸成了我的悲剧。  还记得深秋的图书馆,第二天商业统计学期中考试,而我却连三成都没吃透,当时的心情真可用“兵临城下”来形容……

P1-P2

序言

其实我压根儿不认识作者,看到这本书完全是机缘巧合。整本书看下来,我最心有戚戚焉的地方就是我跟作者相似,在刚开始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时候完全是个菜鸟,对她书里那种面对课业压力的无力感和沉重感简直一模一样。不过很可惜的就是我上的是EMBA、,同学和我都已经人到中年了,没机会领略她小说里写的那些在课业压力下仍然有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充盈的中欧岁月。说实话,看完了,很向往,很有几次生出了“早知如此应该不读EMBA而是去读MBA”的不靠谱想法,我想这也应该归功于作者把MBA的生活描绘的生动传神的缘故。

一点不谦虚的说,在中欧的日子,堪称我这半生以来最开心的岁月。我们EMBA虽然没机会像作者书里写的那样幸福的在学校整整念上一年半的书,但是一个月四天外加课余活动、游学和讲座也足够我忙活的。我在这里认识的同学是我过去人生里最有人情味儿的,不是一对一,而是每个人对每个人。作为一个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中年妇女,我好像在这儿第一会忘了上学的岁数,第二会忘了我人学的时候其实已经连博士都毕业8年了,一切都会归零,一切又都会重新开始,在刷新与重建之间,人生突然有了某些完满的意味。

这是我看这本书最美好的感受,作者的经历跟我的息息相关,于是轻易地就可以产生某些共鸣。可是我并不能替那些没有在中欧上过学的普通读者代言_我无法预测他们会不会喜欢这样的一本并没有什么情节上大起大落的“非典型小说”。就我自己而言,这本书不猎奇,不把商学院刻意抹黑或者无端拔高,该说哪儿说哪儿,该说什么说什么,质朴诚恳,态度端正。作者虽然并不是专业的文学从业者,但是文字也堪称流畅好读。如果有什么人想了解中欧的校园生活,这本纪实应该是他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只是对书里那段时不常就提两笔的“东北遇上台湾岛”的爱情故事非常存疑。如果这样的故事是真的,那在中欧上个学可就太值得了。即使结局并不美好,而机场别离、女主角不顾而去的桥段我们已经在之前看过太多次,这本书里的结尾仍然是让人动容的一个。

如果这是真的的话,Cindy,你可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了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彼岸(亚洲第一商学院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慧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135643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517950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