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说明朝(一本书读懂明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皇帝亲自领导六部,事务非常繁忙,因此到明成祖时,就从翰林院翰林学士中挑选一些亲信来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因为这些人在宫内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和文渊阁、东阁内办公,所以叫“殿阁大学士”,又因为在宫廷之内,所以又叫“内阁大学士”。他们办事的机构就叫“内阁”。

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诸如征调或减免赋税,参加审判刑狱以及处理有关人事、军政等重要国政,掌握了票拟权。

所谓票拟,也叫作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这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在君主专制政体下,这样掌握代替皇帝起草批示意见的职权,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所谓“代言之司”,所代表的乃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皇言”。“各衙门章奏留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随着权势的加重,内阁大学士中也顺序划分为首辅、次辅、群辅,而首辅“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虽然是这样说,但内阁与汉唐辅政制度仍有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内阁是奉旨办事,只有得到皇帝的批示后才能办理。当时“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实际上,皇帝对辅臣所拟谕旨有全权的批改权力,明世宗朱厚璁在位时,对于所委用的大学士多持戒备之心,为表示自己大权独揽,故在辅臣拟旨以后,“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当时,内阁大学士们只有听命拟旨,没有建议决定权。在汉唐时期,宰相对皇帝的旨意有封驳权,如果皇帝发布的谕旨有违祖制,宰相除谏诤之外,还可以拒绝发布。封驳皇帝的谕旨,在明清两代是绝不可能的。

其次,内阁只是拟旨,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而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没有向内阁汇报政务的义务,而汉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事务的副本都要交宰相处存查。这种不能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务,乃是宰相听命拟旨辅政制不同于前三种辅政制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内阁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和助手,对当时的政治曾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宣德(1426-1435年)以后,大多数皇帝躲进深宫,与内阁大学士们商讨政务的情况越来越少,渐渐地与内阁疏远起来,后来甚至出现内阁大学士多年见不到皇帝的现象,他们已经不再是贴身秘书,实际地位和权势便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部分首席大学士(俗称首辅),例如嘉靖时期的严嵩窥测皇帝意图,掌握过较大的权柄,又如隆庆时期的高拱、张居正借皇帝懒怠、不问朝政的空隙,控制内阁以推进改革;万历初期,张居正以师相之尊,内恃万历母亲李太后的信任,外因皇帝幼小,竟然独擅大权达十年之久,开拓出大改革的壮阔局面。但另一极端是,不少内阁大学士在未能时聆皇言的情况下,不敢有为,但知保官守禄,尸位素餐,坐视朝政紊乱,国势颓危,而无所作为。宦官势力因而崛起。

皇帝不见内阁成员,而内阁又不能代替皇帝统治帝国,皇帝又不能没有贴身秘书,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皇帝们选中在深宫陪伴他们的太监来充当贴身秘书,这就是宦官组织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P10-11

目录

第一章 律彰制明——皇权人治的制度文明

 重“典”明“礼”治国

 最高中央机构:“六部”

 丞相制度的终结

 皇帝的贴身“秘书”:内阁

 疏而不漏的“监察网络”

 能监察辅政的“六科给事中”

 明代的“八府巡按”

 财政管理机构:“十三清吏司”

 明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明代的“高考”:“八股取士”

 扩展阅读秘密“警察”机构:“锦衣卫”

第二章 资本新兴——华夏经济文明的重要篇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引进粮食新品种

 农业巨著:《农政全书》

 丘溶与他的物价管理思想

 丝织业与丝织品贸易

 造纸业与印刷业的繁荣

 明代的“朝贡贸易”

 扩展阅读明代的蔬菜

第三章 一枝独秀——盛世陶瓷文明的崛起

 “官搭民烧”的明代陶瓷

 盛世官窑:“青花瓷”

 影响深远的民窑青花

 彩瓷的里程碑:“成化斗彩”

 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白瓷”

 紫砂名器的兴起

 雅俗共赏的瓷制酒器

 瓷器的中外交流

 扩展阅读金托玉爵

第四章 寻山探海——明代的航海与地理文明

 领先世界的造船术

 造船业文明的顶峰

 航海史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海中的科技文明

 郑若曾的“筹海抗倭”思想

 地理探索先驱:徐霞客

 最早分省地图集:《广舆图》

 扩展阅读治黄巨匠:潘季驯

第五章 中华遗迹——空前繁荣的明代建筑文明

 宫廷建筑的“中心”文化

 明代的皇宫建制

 神坛的祭祀文化

 风水宝“墓”:“明十三陵”

 明代“木作”建筑文化

 扩展阅读太极星象村:俞源古村

第六章 天然雕饰——古代家具文明的鼎盛期

 “古、雅、精、丽”的明代家具

 家具部件的艺术造型与科学实用的统一

 明代家具的选料文化

 精巧新奇的“几”“案”文明

 简洁实用的“桌”具文明

 明代座椅的独特设计

 典雅舒适的明代“卧”具文化

 精美和谐的“摆”具文明

 扩展阅读“桌”与“案”的联系

第七章 雅俗共赏——推陈出新的明代文学创作

 雅俗文学的融合

 “新儒学”的先声:宋、刘“理学”

 “三杨”的“台阁体”文学

 “三袁”的“公安派”文学

 “三言两拍”的“俗”文化

 《水浒传》的忠义文化

 《三国演义》的智慧人生

 《西游记》的神魔文化

 《金瓶梅》的现实主义文学

 李时珍与(体草纲目》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扩展阅读:朱载埔与《乐律全书》的音乐创作

第八章 经典“传奇"——兼容并包的明代戏曲文明

 南北兼有的戏曲文明

 盛极一时的“传奇”戏剧文明

 魏良辅改良的“昆腔”文化

 剧坛霸主:“昆剧”文明

 “临川派”与“吴江派”的戏曲创作

 汤显祖的“奇梦”戏曲作品

 扩展阅读《浣纱记》的“西施”灵魂

第九章 纸墨留香——千古流芳的明代书画文明

 齐头并进的书画时代

 篆刻技艺的再度兴起

 蜚声画坛的“吴门四家”

 “松江画派”的代表:董其昌

 吴伟与江夏画派

 “宫廷院体画”绘画艺术

 古典版画的插图文化

 扩展阅读繁盛的印谱文明

第十章 宫俗民风——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

 明代官服与乌沙文化

 街头巷尾的“巾、帽”文化

 明代宫廷饮食文化

 明代宫廷宴舞文明

 明代民间的器乐文明

 明代的酒令文化

 明代的茶文化

 明代的藏书楼与藏书文化

 扩展阅读严氏服装

序言

华夏文明是历史留给华夏子孙永不磨灭的光辉以及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力量。然而,文明总是历经磨难始光明,黎明的前夜是黑暗和风雨,文明的前奏却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洗礼。熠熠闪耀的文明新星划过长空,冉冉升起。明代也是如此,在推翻了前朝昏暗的统治后,建立了新秩序。

元朝末期,官员贪污,蒙古贵族靡烂,朝政腐败。1351年元顺帝派贾鲁治理黄河,征调各地百姓二十万人。同年五月,白莲教韩山童与刘福通煽动饱受天灾与督工苛待的百姓叛元起事。他自称明王,建立红巾军,据有河南与安徽等地。红巾军与各地义军陆续起事,势力扩张到华中、华南地区。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农民军攻人北京,明朝灭亡。明朝共历经十二世、十六帝,276年。这200多年问,以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集团,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吸取元朝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封建社会后期时代特点的立法思想。相继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等盛世。期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雇佣经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文学创作辉煌,艺术流派纷呈,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期。

在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

明朝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包括类书、政书、丛书、文集、总集、字典、词典、书目等等。其中尤以类书和丛书为最,其规模宏大、编制精密,不仅在中国属于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明代地理学著作与史学近似,前期多官修,后期多私修,这与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弱以及王学的兴起有一定的关联。方志的纂修在明后期也成为一种风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发展,农学、医药学、金属冶炼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明朝推翻了元朝残暴的民族压迫统治,重建了一批政治文化制度,把中华文化发扬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明朝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程度。明朝文化灿烂繁荣,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深受明朝文化的影响。

因此,有明一代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明足迹,是作为21世纪的青年一代不可不去领略的风景。本书将明代完备的法制、繁荣的经济、盛世的陶瓷、瞩目的航海、特色的建筑、巅峰的文学创作、兴盛的绘画、经典的戏剧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论述。

“踏雪寻梅”是自然与心灵的遥相呼应,编辑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引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芳踪,重温并传承中华文明的味道。

内容推荐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洋洋洒洒百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明事理。

“踏雪寻梅”是自然与心灵的遥相呼应,姜越编著的《细说明朝(一本书读懂明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目的就是要引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芳踪,传承并重温经典。

编辑推荐

明代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明足迹,是作为21世纪的青年一代不可不去领略的风景。姜越编著的《细说明朝(一本书读懂明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将明代完备的法制、繁荣的经济、盛世的陶瓷、瞩目的航海、特色的建筑、巅峰的文学创作、兴盛的绘画、经典的戏剧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论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说明朝(一本书读懂明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越编
译者
编者 姜越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8310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5182339
中图分类号 K248.03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