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岭南风物》出版后,不仅受到专家学者的称赞,而且引起相关领导的关注,于是我们决定加快进度,推出第二辑《岭南记忆》。田丰、林有能主编的《岭南记忆》从诗文研究、文化研究、艺术研究、地名研究四个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阐释,对广东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深人研究,文章切入点各异,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岭南这片独特土地所孕育的丰富文化,为继承、发展和保护广东地方特色文化作出了贡献。
图书 | 岭南记忆/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岭南风物》出版后,不仅受到专家学者的称赞,而且引起相关领导的关注,于是我们决定加快进度,推出第二辑《岭南记忆》。田丰、林有能主编的《岭南记忆》从诗文研究、文化研究、艺术研究、地名研究四个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阐释,对广东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深人研究,文章切入点各异,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岭南这片独特土地所孕育的丰富文化,为继承、发展和保护广东地方特色文化作出了贡献。 目录 前言 诗文研究 《广东新语》杀鳄鱼章杂议 九种广东地区诗歌总集钩沉 从岭南草木书写看岭南文化的变迁 清中叶岭南四家笔下的岭南风情 《唐人赋钞》与粤秀书院 文化研究 关于莞香研究的文献综述 论海山仙馆的文化遗产价值 清代广东与日本船舶贸易中的汉籍交流初探 清初广东市舶司的建置与沿革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基督新教在广州之发展 广东香山盛氏家族考略 抗拒与屈从:自梳女对婚姻的矛盾心态 波罗诞:从国家祭祀到民间庆典 广州古代蕃坊的外籍人管理研究 从女神崇拜到观音信仰 ——广州世居满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信仰变迁 雷神信仰变迁新探 增城挂绿考 论西汉时期徐闻古港的对外贸易 从“瓯邓”到蛋民 ——昼民起源新解 艺术研究 东莞哭嫁歌与木鱼歌的乐理简析 潮汕粿文化与粿印艺术 粤剧源流新探 ——以“江湖十八本”为考察对象 珠海宝镜湾岩画保护现状与对策 广东采茶戏的分布及其地方特点 论岭南硕形铜鼓的文化内涵 论岭南麒麟舞的兴衰 ——以番禺黄阁镇为例 潮阳剪纸发展现状研究 地名研究 广州湾地名考辨 ——明清方志舆图中的广州湾 粤西古国鞍沭与乌浒的起源 论广州古代史上“楚庭”之真实性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记忆/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田丰//林有能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171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8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2015304106 |
中图分类号 | G127.6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