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权论(英汉双语)
内容
编辑推荐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的《海权论(英汉双语)》有着一个确切的目标,那就是具体地根据海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来审视欧洲和美洲的概史。史学家们通常都不熟悉海洋的情况,他们对海洋既无特殊兴趣,也无专业知识;因此,海权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所起的深刻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往往就被他们忽略了。对于某些具体战例与海权总体的发展趋势而言,具体战例甚至更符合这种情况。泛泛而谈,说利用和控制海洋是而且一直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找出并说明它在某一具体时刻的准确影响,却要棘手得多。然而,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对海权整体重要性的认可,就是含糊而空洞的;因为,我们本来应当是以一系列特定的、清晰地显示出海权准确影响的战例为基础,并且在分析了某一给定时刻的形势之后,才能进行此种认可的。

内容推荐

《海权论(英汉双语)》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关于海战史及海权理论的名著,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较高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本书从地理位置、自然结构、国家疆域、人口数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质等六大视角解读了“海权至上”的观点。

作为一部海权名著的同时,本书也不乏文学性,客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次海战的过程,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那些卓越海军将领的赞美,详细阐述了海权在历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发现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世界史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制海权的一些必要因素。 该书一出版即引起关注,美国、日本、德国与前苏联等国都先后将其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自马汉去世以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中国当前严峻的海权形势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海上的枷锁,真正走向全球的广阔世界。制海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希望我们精心编译的这本书,能够让每位读者认清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所面临的重重压力,让你对中国的未来不再迷茫。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海权诸要素之探讨

第二章 1660年之欧洲形势

第三章 英国革命

第四章 1702—1713年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第五章 法国摄政时期

第六章 1739年的英西战争

第七章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

第八章 自《巴黎和约》到1778年问形势的发展

第九章 1778—1781年间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海上战争

第十章 1779—1782年间的欧洲海战

第十一章 批判性地讨论1778年海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权论(英汉双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译者 欧阳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9416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9
CIP核字 2015253551
中图分类号 E815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