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癫书狂画(米芾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川所著的《癫书狂画(米芾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从文学的角度去写作,从艺术的角度去评述,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证,以米芾的一生经历为主线,来分析米芾的复杂性格;借助米芾的若干作品,来分析米芾的艺术风格;还从中国绘画史和书法史的高度,点出北宋政治风云和特殊的文化氛围,并写出了与米芾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都各具个性,从而使本书既具有文学性,也具有历史性和学术性,既好看可读,也可供研究评论。

内容推荐

王川所著的《癫书狂画(米芾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引据史料翔实,叙述生动流畅,较为完整地呈现出米芾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再现了北宋纷繁的政治风云及独特的文化风貌,是史实和人物的活化与再造。既是一部文学性的传记,也堪为书法史研究方面的一部重要著述。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藩邸旧恩

第二章 南国远宦

第三章 寻师访友

第四章 敝居丹徒

第五章 城市山林

第六章 江淮声名

第七章 老米狡狯

第八章 步上天梯

尾声 魂归故里

附录一 米芾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后记 在米家云山里行走

试读章节

综合了以上诸种说法,可以总结出米芾的籍贯大致是:祖居太原,后迁襄阳,定居润州。润州位于江南,属吴地。

能够确定的只有:皇祜三年,公元一。五一年,米芾出生。

但是,米芾准确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太原,襄阳,还是润州?却是难以判定的。

对于天才,人们一般都会以传统的观点去看待,会认为他的成功是家庭血缘的承续,会认为家庭的濡染和熏陶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清代大书法家、大儒翁方纲是米芾的忠实崇拜者,铁杆的“米粉”,他在经过严缜的考据之后,撰写了一部《米海岳年谱》。他提出:米芾的五世高祖是宋初的开国功勋米信,他的父亲米佐也是位将军,也就是说,从米芾以上,世代都是武将。如果按照“将门出虎子”的传统,米芾也应该习武从军,练得一手好枪棒,然而,他却终其一生都是个文人。

这似乎是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确实如此。

米信是位武将,在宋初,他威名赫赫,战功累累。《宋史》中有传,把他与曹彬、李继勋、石守信等人并列为开国元勋之一。

米信原名海进,以勇猛凶悍、善于骑射而闻名,原在契丹为将,五代后周的时候,海进就归顺了周世宗,成为他的左右护卫,御林军的头领。海进跟随着周世宗北征山西,在高平一战中多有战功,因此得到升迁,被任命为龙捷散都头一职。这时后周的禁军总头领、武装部队总司令是赵匡胤,是海进的顶头上司。看到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便让他归于自己的麾下,成为直接的心腹战将。赵匡胤对他非常信任,把他改名为米信,这一升擢和改名肯定了他的忠诚。

注意这一细节:也就是说,米家的姓是赵匡胤改的,而不是世传的谱系,米信原来叫海进。如果此说可以确信,那米芾以后关于自己祖先的光荣历史都是他编造和杜撰的。而后人关于他身世的一切考证也都可以推翻。

以后,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身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赵匡胤在北伐的过程中,被三军将士黄袍加身,拥戴为皇帝,并回兵东京,取代后周的寡妇孤儿,当上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一兵变劝进的过程中,米信在其中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于史无载。《宋史》中只记载了石守信和高怀义等六位将领的名字,但身为御林军高级军官的米信,不可能不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自己上级的忠诚,或许跪下拥戴的人群或是取来黄袍的人中就有他?总之,这场不流血的政变结束之后,大宋王朝建立,赵匡胤分赏众臣,米信也得到了自己的一杯羹,他被宋太祖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保卫皇帝的御林军司令,让他掌管在宫内值日保卫的重任,足见对其信任,这也足以证明他在“陈桥兵变”中是立了功的。从保卫后周皇帝转而保卫大宋皇帝,这一重要职务不是绝对的亲信是不能担任的。

纵观五代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晚唐,出现的无数纷乱无一不是由拥兵自重的武将们造成的。悍勇难制的武将们一旦手握兵权,就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从而拥兵向中央政权叫板,要求独立。甚至随时可能朝秦暮楚,纵横捭阖,推翻政权,改朝换代,即使赵匡胤亦然。

米信起先是在为契丹效命,后来投奔后周,后又归顺宋朝,从情义来看,这是一叛而再叛,已无异于“三姓家奴”的吕布。但对于后周来说,赵匡胤也是个叛臣,他看中的是米信的虽改归属然而未改忠心的为人,把他收服在自己的麾下,让他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杆枪,用他的忠勇为自己效力打江山。

因此,米信受到的待遇就非轻了。他感恩戴德,以死来报。

米信在历次战役中都表现出过人的英勇,这英勇表现在骑射上。他是游牧民族出身,自小弓马娴熟,身手不凡,功夫了得。在跟随周世宗征南唐的战斗中,米信表现得特别英勇。平扬州时,他手执弓箭守卫在世宗左右,突然有游骑杀来,眼看着就要接近御驾,他搭箭引弓,只一箭就射毙了敌人,军中都称他是神射手,他也因此役而得升为内殿直指挥使,成为皇帝的贴身侍卫。以后,在跟随宋太祖赵匡胤的历次战斗中,他也表现出同样的英勇。

P5-P6

序言

引子

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一一〇八年。

三月里的一天晚上,位于镇江南郊黄鹤山下的鹤林寺里,和尚们已经沉睡,突然听到寺里钟鼓齐鸣,乐声大作,他们被这声音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都急急跳起披衣,到处察看。

钟楼和鼓楼里都寂无一人,然而钟鼓却兀自在鸣,一下一下地,发出悠然的响声,仿佛冥冥之中有人在敲击。

今晚有一场小雨,不大,正是江南春天里常有的那种杏花雨,微微的,像雾又像水汽,如一阵凉风刮过,沁人心脾,檐间到现在还在淅淅沥沥地滴着水。夜空里,夹在雨丝中的,有若隐若现的乐曲声。

大家来到寺前的伽蓝殿,这才发现,殿里的那尊伽蓝神像突然倒塌了!

昨天晚课结束的时候,寺里的小和尚还在伽蓝像前的灯盏里添了油,插了香,它还雄赳赳地站在那儿。可刚才一开门,小和尚就发现,这尊有三丈多高的伽蓝像竟然倒塌在地上,变成了一堆泥土!像里面的骨架断了,原来放在像肚子里的金心银胆也露了出来,泥块在殿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包。

大家惊呆了,急急去告诉寺里的方丈聪禅师。

鹤林寺创建于六朝,刘宋时有一位高人隐士戴颙曾在这山中隐居,去世后他的女儿就舍宅为寺,自己也在寺里出家为尼。戴颙是位雕塑家,也是位音乐家,寺里的那尊巨型伽蓝像就是他亲手塑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了。伽蓝是佛的护法神,一般都立在正殿之前的伽蓝殿上。这尊像造型比例匀称,高大威猛,虽然身上原先的色彩已经斑驳陆离,但仍不失古雅,它是历代来此的文人雅士赞赏不绝的艺术品,为此而留下了许多的题咏。

可怎么突然一下子,它就倒塌了?

聪禅师闻讯也大惊,急急来到伽蓝殿。

伽蓝像确实是倒了,没有任何前兆地倒了。

聪禅师知道,这尊神像虽然年代久远,但由于经常维护,除了外表掉落一些泥片之外,结构并没有大问题,也没有出现倾倒或歪斜。他带着小和尚围着那一堆泥土,前前后后地察看,想发现一点征兆,可是,屋顶不漏雨,墙壁不渗水,地基也没倾斜,怎么一下子就倒了呢?而且一下子倒得这么彻底?

聪禅师走出屋,背着手,围着伽蓝殿打转。猛一抬头,看到了悬在寺门口的那块匾额,看到了被灯笼照亮了的四个大字:“城市山林”。他猛然醒悟,倒抽一口凉气,脱口而出:“米大相公,莫非你魂归故里了?”

他急急回到方丈室,叫跟随着他的小和尚,到江北的淮阳军去走一趟。

小和尚不解。

老方丈说:“你有所不知,那位檀越米大相公,多年来爱这里的山林幽静,经常来寺里盘桓,写字作画,那‘城市山林’的匾额就是他题的。当年他不是说过,若是他死了,会化成伽蓝神,永护此寺?现在这尊伽蓝无故倒塌,莫不是就应了此话?”

还没等小和尚出发,淮阳军就已经传来了消息:淮阳军守米芾确实刚刚去世了。

第二年(1109)六月,米芾的灵柩由长子米友仁扶持,运回丹徒安葬。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十二本书,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费力的书。

对米芾的关注,早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当时我工作的地方就位于南山鹤林寺的对面,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米芾的墓。那座墓在“文革”中被造反派们砸烂了,只剩下两根半截的牌坊石柱倒在荒山衰草之中,从没有人去看一看。那时我偶然在书店里买到了一本《米芾墨迹三种》,精印的八开本,只要一元多钱,里面印着《虹县诗》《研山铭》和《多景楼诗》这三通米芾的大字帖,每个字都是原大,极度精彩。我每天都要写标语,都是手执一支题刻着“秋云半壁米家山”的旧毛笔,在旁边翻开这本帖,在整张红纸上进行临写,把米字变成革命的口号。这样的工作进行了七八年,我已把米芾的那三通名帖写得烂熟,这本珍贵的书帖一直陪伴我到现在。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里考虑要修复米芾墓,还想建米公祠,那时我正忝列市政府专家组的成员,有关方面组织我和另一位古典园林建筑师去襄阳考察,在那里,我得到了非常丰富的米芾字体的拓本,这下资料非常充足了。后来中央电视台在多次采访镇江的节目中,凡是有关米芾的介绍,都是由我来讲述。在我所著的《千古江山》一书中,有关米芾的部分占了很大的篇幅。

本世纪以来,我在米芾最后一任淮阳军的所在地睢宁县,为他设计了一根《米芾司所》的浮雕柱,这是为他造像的开始。以后又先后在镇江市内多处大型壁画中为他画了肖像。三年前,丹徒区开始在长山建设“米芾国际书法公园”,邀我去创作了三幅巨幅的壁画,一幅是《敝居帖》,一幅是《丹徒古城图》,另一幅是《米公故居图》,每幅的面积都近五十平米,以后又陆续有一些较小的设计。我自认为,无论是在硬件的创作上,还是在米芾资料的搜集上,我都已经足够丰富。

凭着这一份自信,在写《米芾传》的时候,我自认为应该有把握的了。

没想到,具体写作时,很多的问题都接踵而至。因为米芾这个人,一生都是谜,不仅他的生卒年代、籍贯父母,就是他的经历和作品也时有讹误,要想厘清相当费力。这一切,使得我面对着大量的资料,就如同面对着氤氲朦胧的米家云山一样,真幻莫辨,时近时远。

这本书花了我一年半的时间,我几乎走遍了米芾一生中曾经任职过的地方,以及一些与他有关的地方,南到广州,中到开封,北到北京,东及台湾,搜集了无数资料,其中还包括一些以前所没有发现过的佚文、佚作,有着许多全新的发现,以及若干对以往结论的颠覆。在与那些地方的文史学者交流的过程中,我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我知道但他们没有的资料,甚至还有一些“副产品”,那些资料可以供我写另外的一些文章或书使用。  在中国的文化界,米芾素以癫而名世,他的癫,其实并不是疯狂,而是一种痴绝,一种入迷,一种不合时宜的迂阔,一种无限投入时的忘我,一种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执着。他的性格是复杂的,是可以分为两半的,这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绝妙的素材,可以塑造出一个艺术形象丰富饱满的人物。要想写好他,仅仅掌握有丰富的资料还不够,还需要有对他性格的深切理解,需要对古代文人独特心态的准确把握。

传主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创作时对于书法艺术的了解也非常重要,虽然不能把这部传记写成评论,然而夹杂在传记当中的那些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米芾是书法家,是画家,是艺术评鉴家,也是个诗人,他诸方面的修养和成就都为本书制造了写作上的难度。

宋朝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没有那个时代,就不可能有米芾这个人。

凡此一切,都促使我在写作时战战兢兢,小心对付,对每一处都要进行仔细考证,反复推敲,在具体的细节上,我不能让他走出宋朝,但在文化的成就上,我要让他走出宋朝,站到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前。

米芾不是个完人,也不是个伟人,他不像苏东坡那样让人充满了称颂,充满了景仰,他的某些做法甚至可以令人莞尔、令人嗤笑,甚至令人不屑,然而也正是这样,他才是个彩色的人,立体的人,复杂的人和完全的人。

我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南山行走一圈,经过黄鹤山下的米芾墓,走进幽深的山林之中,聆听黄鹂的啭鸣,观看如画的云山。那是米芾笔下的云山,浅淡然而深邃,纯粹然而绚烂,简单然而复杂,宁静然而勃动,如果你不进入它,就不会得知它的真谛。

但愿我的读者能随着我一起,在米家云山里行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癫书狂画(米芾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7033
开本 16开
页数 4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6
CIP核字 2016001669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2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