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所理解的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她是闾丘露薇,曾经美的战地玫瑰,如今在人生这条路上有自己新的选择和挑战,

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体会过万千复杂的人心、走过世界上无数国家……

如今的她学会将日渐积累和沉淀的力量,转换成内心的坚定和敏锐,以足够的沉稳和厚重,从容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所理解的世界》是闾丘露薇离开凤凰卫视的回顾之作,也是她人生转型的华丽纪念,更是她职业生涯的“完美总结”。

十年回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内容推荐

《我所理解的世界》是闾丘露薇媒体从业二十年来,重要的一部专栏作品集。书中全面展现了她的人生态度、生活状态、职业热爱和经历,回顾了这些年闾丘露薇个人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她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中,独立的思考,去理解、感受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书中收录的文章,体现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勇敢年轻记者,用其热切、专业、冷静的方式,成长为一名独立成熟的媒体人的心路历程。她知道因为职业的关系,自己所能看到和经历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也正因如此,她觉得,把这些文字记录下来,让读者看到和体会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思想,是她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责。

闾丘露薇用心地给每一篇文章做了新的修订,使得文章现在读来,更完整且具有时代意义。

目录

自序

第一篇:成为生活的勇士

 了不起的少年

 用愤怒,还是用爱?

 另外一种人生

 面对这样一个勇敢的女孩

 想得太多?

 读书的条件

 我这样看你,你那样看我

 城市中历史的痕迹

 关于活熊取胆

 遭遇家暴之后,你该怎么办?

 不要成为自己反对的那种人

 希望

 一个战火中的爱情故事

 我遇到的这些利比亚女性

 这些上海的人,上海的事

 蔡定剑老师,走好

 新农村和水泥路

 新结识的埃及朋友

第二篇:应该活出一股子热爱

 记者和律师

 五花八门的媒体

 和媒体打交道

 所谓的内部消息

 真相距离我们有多远?

 关注抑郁症

 白领民工

 关于儿童权益

 半岛电视台的影响力

 媒体的风险

 负责任地做国际新闻

第三篇:简单的理想生活

 法式幽默?

 他,她,他们

 选择和平共处

 爸妈不在家

 打开自己那扇门

 他才不在乎呢!

 不要去杀死那只知更鸟

 读洛克的《政府论》

 读书的不可替代性

 周末,一本书,一部电影

 两段爱情,一段历史

第四篇:我所理解的人生

 假如心是一个盘子,你会放些什么?

 厨房里藏着家的模样

 生活就是拼和拼?

 谈论勇气

 那个渴望被表扬的孩子

 就事论事

 和孩子在一起

 学习历史的必要性

 为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请学会感伤生命的凋零

 养犬与做人

 那些为了孩子的父母们

 聊聊港大

 我的“第一情结”

 先对自己负责,才能对社会负责

 我的上海

 安全感

 30岁的特区

 为人父母操碎了心

 保留多语言文化的社会

 一些悲伤的感慨

 我们真的和他们不同吗?

 2011年在人大讲座的开场白

第五篇:我想看到的世界

 英国“议事堂”

 以艺术之名捍卫自由的布拉格

 告别克罗地亚

 —个小镇,—个小村

 伊拉克的贪污

 莱比锡,一座容纳梦想的城市

 时势造英雄

 美国打黑英雄的结局

 新加坡归来有感

 在地震海啸之后感受日本

 印度这—本书

 全世界让人头痛的塞车问题

 越南点滴

 旅游,旅行和度假

 我的首尔假期

 那些刻满墙壁的名字

 我的青岛记忆

 上海和孟买的国际化努力

 马德里的努力

 从“巴萨”这支球队开始聊聊西班牙

 我的利马见闻

试读章节

了不起的少年

很多人在和年轻人争论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以此证明自己更有判断力,似乎年轻人一个个不是性格冲动,就是容易受人利用。这样的逻辑其实说不通。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成年人,是否真的就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又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年轻人更见多识广,更有判断能力呢?大家心中自有公论。

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并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其教育程度、视野和见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一对母女:妈妈梅丽莎(Melissa)是美国的退休记者,女儿玛雅(Maya)是她收养的中国弃儿。去年暑假,妈妈带着女儿和另一位同样被收养到美国的被遗弃女孩,来到她们的出生地常州,和一位当地的同龄女孩度过一个暑假。

我一直很好奇,这段经历会让她们有怎样的感想。收到梅丽莎的邮件,附上了玛雅写的大学入学申请论文,讲述的正是她在常州三个礼拜的经历感受。

在这篇不长的文章里,玛雅讲述了自己对这片似曾相识的土地的感觉,也讲述了她观察到的自己和当地同龄女孩之间的区别。她特别提到一点:对“学习”还有“好学生”的理解。反正在中国,她无论如何不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她花太少的时间在学业上,原因在于对方无法理解课外活动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玛雅最终被卫斯理学院(Wellesley)录取。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女校,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始于宋氏姐妹。不过梅丽莎告诉我,玛雅做了个决定:推迟一年入学,用这段时间去做志愿者,帮助城市中的边缘少年。

梅丽莎并没有阻拦女儿的意愿,在她看来,这反而是个很好的机会,能让女儿接触到真实的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完美的地方。在我看来,玛雅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虽然只有17岁,但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在人生中做些什么了。这个决定并不是出于冲动,相反是经过了清晰的思考而做出的。她知道如果现在不去做,未来上了大学,开始工作,也许就不会果断地做这样的决定了。

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一个叫马拉拉的17岁巴基斯坦少女。其实她所做的事情,从她11岁就开始了:写博客,在网络上呼吁给女孩子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结果在15岁时,她遭到塔利班枪击,子弹穿过了她的脑部。

康复之后,马拉拉并没有因为这次遭遇而沉默,而是继续她的目标:“要让所有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遭到枪击前,她已经不断受到死亡的威胁,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写作。

看了马拉拉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谈到她对社交网络的看法。她说为了专注学业,所以没有注册任何社交网站,也没有手机,只会通过 Skype 和朋友聊天。她觉得,在社交网络上传自拍照吸引别人注意,很没有意义;社交网络应该用来让人们关注更值得关注的事,比如阿富汗、印度等地的女孩权利等。

这样的口吻,一点也不像个17岁的少女所言。只是,17岁的少女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世界这么大,就好像成年人,同样的年龄,知识、个性都会千差万别,年轻的他们不也一样吗?

如果一个少年在学业上取得超越同龄人的成果,提前迈入成年人的世界,听到的一般是“天才”的惊呼,被夸奖智商超群、出类拔萃。但如果一个少年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事务的判断超出了成年人,为何却经常招致成年人的批评,甚至被认为一定是被其他成年人所利用呢?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成年人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家人。比如,梅丽莎本身就是一个致力于女性权利的记者,最认同希拉里所说的“女权就是人权”的说法。因此她对女儿被希拉里就读过的学校录取,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而母亲所做的一切自然对女儿有所影响,也让她更加独立。

如果马拉拉的父母也像很多其他父母那样,剥夺了女儿接受教育的权利,马拉拉就感受不到教育带给人的改变;如果在接到各种威胁后,父母不再支持女儿继续发声,那马拉拉也坚持不了那么久;如果在遭到塔利班枪击之后,这个世界没有给予马拉拉如此多的帮助和支持,马拉拉也不会走到今天。

所以,当一个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出现的时候,成年人是不是应该更有责任去爱护和支持他们呢?

P4-7

序言

这是一本杂文集。里面的文章,散落在不同年份的杂志专栏和博客上面,要感谢编辑把它们串了起来。

因为写于不同年份,重读的时候,会有一种历史感,因为记录的很多事情和人,还有感触,都是在那个特定时刻的。而现在,物转星移,世界在变,人在改变,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对事物和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所不同。

尽管不同,这些记录着过去的文字,至少对我自己会是一种提醒:有些地方和事情,越来越糟糕了;有些地方和事情,变得好起来了。至于人,有些越来越成熟,有些却开始越来越不愿意讲道理,为了利益,而抛弃原则。

2015年,离开了媒体,重回校园,文章也越写越少,但是新的知识学习了不少,思考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觉得,至少在目前,不知道从何下笔。大部分问题,它们的前因后果,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在过去的文字和采访还有节目里面,已经谈论了太多,难以再有新意。

这也是我为何选择重返校园的原因,我相信,透过学习,至少可以自我提升,去用一些原先没有能力完成,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的方式,继续自己想做的事情:用文字,分享。

因为职业的关系,走过的地方要比很多人多一些,接触的人也比很多人多一些。正因为这样,我一直努力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希望可以让有兴趣的朋友们,透过文字,和我一起走遍世界,去体会另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和人生。

而这本书,算是一种方式。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喜欢她这样有思想、有眼光和明确价值观的人。她在采访中表现的理性和客观,跟她的积累、反思和不停地纠错有关。她对新事物能保持一个热情、开放的状态,不容易受到干扰,很难得。我觉得她做出什么样的尝试都是值得的。

——崔永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所理解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闾丘露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146229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604701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