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从未公开的灵异纪实档案!
豆瓣、晋江原创网超人气小说,累积点击破十亿!五千万读者翘首待读!
人格分裂VS鬼魂附体多重臆想VS亡魂托梦濒死体验VS借尸还魂
首度曝光心理诊疗过程中的超自然案例!
恐惧,源自真实!
凤仪著的《怪诞实录(心理诊疗过程中的灵异事件全记录)》是年度火爆纪实小说!心理医生告诉你从未接触过的奇异病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诡异事件
图书 | 怪诞实录(心理诊疗过程中的灵异事件全记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心理医生从未公开的灵异纪实档案! 豆瓣、晋江原创网超人气小说,累积点击破十亿!五千万读者翘首待读! 人格分裂VS鬼魂附体多重臆想VS亡魂托梦濒死体验VS借尸还魂 首度曝光心理诊疗过程中的超自然案例! 恐惧,源自真实! 凤仪著的《怪诞实录(心理诊疗过程中的灵异事件全记录)》是年度火爆纪实小说!心理医生告诉你从未接触过的奇异病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诡异事件 内容推荐 花季少女一夜之间性情大变,行为异常,经常被噩梦惊醒。在他人的引导下,少女终于承认自己曾与同伴玩过一个“拍肩膀”的灵异四角游戏,事后,她总感觉背后有人跟着她,睡觉都不安稳; 2岁半的小宝宝,突然间出现口鼻歪斜、口吐白沫的症状,医生检查过后,发现孩子的身体并没有异样。按古老的说法,孩子这是闹“撞客”,身体被不知名的东西侵占,需要“收魂”才能保住性命; 女大学生在回家路上被水泥管砸中头部,医生也表示无力回天。意外的是,她竟然奇迹般康复,而且清醒后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记忆也跟原来大相径庭。女孩的父母认为,女儿的身体里“似乎住着另外一个人的灵魂”; 一位老板在接受颅骨环钻术之后,声称自己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并坚信自己有感知未来的能力…… 这些怪诞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作为心理医生,如何抽丝剥茧,找出患者的“刺激源”,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化险为夷? 凤仪著的《怪诞实录(心理诊疗过程中的灵异事件全记录)》是年度火爆纪实小说!心理医生告诉你从未接触过的奇异病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诡异事件! 真实!震撼!惊悚!颠覆! 目录 附身 剪布条的女人 四角游戏 催眠音频 颅骨环钻术 古曼童 灵台 贵妃镯 濒死体验 连续梦 平行世界 气 凹凸 对象 守护 我是谁 爸爸 母亲 预知梦 蛊 表现 红雾 鼠祸 红色的妈妈 疑病患者 试读章节 灵台 在我很小的时候,从长辈们那里得到一个认知: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灵魂主宰着肉体。当肉体死亡,灵魂依然存在。没有肉体的灵魂,我们称之为鬼;没有灵魂的肉体,则是植物人或是白痴。 长大以后,我从书本上获悉,掌控着人情绪、情感的,并不是心而是脑,人的一切思维活动经由大脑产生,当大脑死亡,即便躯体依然存在,也如同植物,将不再有意识和思维,也没有情绪、情感。换句话说,人的灵魂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一旦死亡,灵魂也随之消亡,更不可能有鬼这种东西存在。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灵魂寄宿于肉体,还是肉体制造了灵魂?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大脑活动使人产生了意识、思维,有了意识、思维、情绪、情感,才算有了灵魂。至于鬼,即便它真的存在,也不过是躯体死亡后残存的能量或者说是脑电波,这种能量自然不可能有意识和思维,更谈不上感情。 我知道下面这件事,正是在一次下班后的同事聚会上。 2010年的时候,具体几月份我记不太清楚了,当时我们这个市里发生了一起高空坠物致3人死亡、10多人受伤的事故。这件事发生在上午8点多钟,正好是上班时间,路边建筑工地上的吊车吊了三根巨大的水泥管,因为捆绑的钢索断了,三根水泥管从20多米的高空坠下。两名建筑工人被当场被砸死,一位上班族被砸断了下半身,用双手爬行了10多米后死亡,还有一位师范大学的女学生被弹飞起来的水泥管残片砸中头部,满脸是血地倒在地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被弹飞的碎片擦伤、砸伤,只是伤势并不算很严重。 那位被弹飞起来的水泥管残片砸中头部的师大学生,后来被救护车送到第二人民医院,当时接治她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张岳平与我们中心的衣副主任关系很好,经常会介绍一些病人过来,也时不时会和我们一块儿吃吃饭、唱唱歌。 张主任说,受伤的那位姑娘才19岁,本地人,在师范大学读大一。她被送进医院时,前叶脑损伤、脑水肿。一看这种情况,张主任就知道,这人就算医好了也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精神失常的废人,于是便叫家属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因为前叶脑主管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人的情绪情感就是在这个地方产生并且传送到神经中枢,脑神经细胞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不一样,一旦死亡,不可再生,脑神经损伤造成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正如张主任所预料的,那位姑娘经过了手术保住了性命,但她清醒过来之后,智力、思维能力、肢体的活动能力以及听觉、视力等等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她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发疯、发狂,有时候却又十分安静和冷漠。面对没日没夜照料她、为她担心寝食难安的亲人,这姑娘说她一点感觉都没有,看着她的家人悲痛、难过、哭泣,她感到莫名其妙,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女孩儿的家属无数次追问张主任,他们女儿的情况还有没有恢复的可能。张主任表示,以他从医20年的经验来说,脑损伤引发的狂躁和记忆丧失可能是暂时性的,经过调养可以得到恢复,但这得花多少时间、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他也说不准。而这个女孩儿的情感丧失的症状,很可能是永久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后遗症,比如说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感叹,大脑是高精密度的器官,一旦受损,可能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比如我小时候几次摔到后脑勺儿,而大脑的枕叶掌管人的视觉,所以这可能就是导致我现在变成高度近视患者并且动态视觉很差的一个原因。 张主任说,那个女孩儿在医院住了21天,外伤基本痊愈,准备出院回家修养。就在这个时候,女孩儿却忽然对自己的事有了记忆。她说,她脑子里开始出现一些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以“闪回”的方式在她的脑子浮现。这个消息让女孩儿的家人以及医护人员都十分惊喜。 然而,这种惊喜却没有持续多久。当天晚上,张主任刚下班回家就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说,女孩儿的家属很着急要找张主任,值班医生告诉张主任,这个女孩儿的记忆在逐渐恢复当中,据女孩儿自己讲述,越来越多的生活片段在她脑子里浮现,比如一些街道、建筑物,一些人的面孔,还有各种生活的场景。比如她跟几个人在一个球场里踢球、与一帮朋友在酒吧喝酒,还有她跟她的家人、女朋友在一起的画面等等。 一开始,张主任还觉得这是个好现象,正准备嘱咐值班医生让家属不要着急,可能现在记忆还有一些混乱,但稍后就会恢复正常。 然而,在听的过程中,张主任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他问值班医生:“女朋友?这个女生是同性恋?”P40-42 序言 2010年,由于个人兴趣以及工作需要,我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课程。报名培训课程的学员,绝大多数从事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工作。比如我的同桌,她是一位放射科医生,而我,则是一名从事幼儿美术培训的画画老师。 当时,不论是我还是我的同桌,对于心理学的认识,仅仅来源于一些犯罪推理小说和电视剧。我们抱着猎奇的心态走近这门学科,然后发现心理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玩’,“离奇”或者“怪诞”,相反,通过心理学的分析推理,我们在生活中遭遇过的某些奇怪的事情,产生过某些奇怪的行为和想法,会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心理学家曾对超自然现象开展了大规模科学调查,结论是,世界上并没有“鬼”或者超自然现象,但它们也并不都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环境造成的。那些自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其实,它们都是大脑对真实现象的解读。 比如在某个幼儿心理问题的案例里,2岁半的小宝宝目睹父母激烈争吵后突然出现口鼻歪斜的症状,由于器官正常,并无病变,医生无法处理,全家急成一团。用古老的说法,这是孩子受到惊吓掉了魂魄。而用科学来解释,其实是孩子受到惊吓刺激后产生的肌肉反射。只要家长后期细心呵护,孩子能慢慢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会逐渐恢复如常。 《怪诞实录》收录了各种各样诸如此类的小故事,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抱有猎奇心态的非专业人士在四处挖取猎奇故事素材之后,交出的一份案例分析答卷。 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去写它,正如同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大脑为什么要活动一样。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你会思考你愿意思考的。 凤仪 书评(媒体评论) 巫蛊/古曼童/灵异游戏/濒死体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正的恐怖,在我看来,不是什么鲜血淋漓的场面,而是人本身对未知事物的认知。看完这个小说,我深深觉得,对这个世界,我们所了解的还是太少。 ——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怪诞实录(心理诊疗过程中的灵异事件全记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凤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0993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2015256993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