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创客陈名乔
内容
编辑推荐

傅中星编著的《中国创客陈名乔》详细介绍了著名企业家和发明家陈名乔的创业经历和艰苦的创业过程,对他在书刊印刷中敢于打破传通印刷,采用新科技3D打印的方式,实现了印刷业的突破,进行了全面评述,本书还对目前国际领域3D打印的现状和产品进行了介绍,本书不涉及政治敏感内容,可以出版。

内容推荐

傅中星编著的《中国创客陈名乔》是一部“非虚构文学”,首先以平等视点浓缩了一位中国草根创客的自我奋斗生活印迹;让读者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七有人物”:其一,有志气。陈名乔从小就有志气,尽管他的童年很不幸,是个失去父母的“野伢子”,但他不堕青云之志,这是做人难得的品质。其二,有才气。作者把传主的才气写得令人信服;其三,有道德。陈名乔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被“二战老兵”外公调教,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年轻人;其四,有情义。通过一段段人生故事,陈名乔对朋友,对亲人,对合作伙伴,有情有义,跃然纸上;其五,有趣味。作品语言幽默风趣,事件取舍吐槽适当,人物对话机智有趣;其六,有毛病。毛泽东说“人有病,天知否”。文章写出陈名乔的“童年阴影”、不谙世故等等,更彰显这个“非虚构”人物,有血有肉,可爱可亲;其七,有境界。王国维评诗:“有境界,方能成高格。”这本书也是一部有境界的作品,传播正能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一个九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不进体制,连一个专业技术职称都没有评上,一心只想创造,给他冠以“当代毕升”、“中国的乔布斯”,都是不成立的,他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中国草根创客”。

目录

第一辑 人物特写

 中国创客陈名乔

 1、从“野伢子”到“乔师傅”

 2、从单色调到彩色谱

 3、从二维平面到3D立体

第二辑 技术探索

 1、三亚思海EFDM大型3D打印机介绍

第三辑 理念创新

 1、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3D打印产业

 2、3D产业的战略思?

第四辑 营销策划

 1、国家3D打印产业示范园计划书

 2、将“3D城”作为三亚营销品牌的构想

 3、三亚3D打印创意体验公园项目建议书

 4、给中国石化的一封信

第五辑 创意构思

 1、九龙梦溪3D打印公园创意设计

 2、三亚瓦当3D打印文化综合体创意计

 3、走进西藏3D打印高原驿站创意设计

跋 中国创客是怎样“养”成的?

试读章节

第一辑人物特写

还是说说这个野伢子的少年轶事。

陈名乔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通读了竖版的《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十分向往。

至今最令陈名乔津津乐道的还是少年时的“智造”仿真手枪行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从十年文革中爬出来,中国孩子们的玩具主要就是泥巴、木头枪、纸片之类。陈名乔没有好好读书,整天在外野,少不了与人争执打架。打架光靠拳头是不行的,除非你真有功夫或者力气大。功夫外祖父真有,但他从来不教小名乔。小名乔也多次看到过外祖比划着,也偷偷跟着比划,但总归没有得到真传,在打架场管不了用。后来他问外祖父为什么不教他功夫,外祖父说,我的真功夫只有一招致敌,教你你也活不成。这话在陈名乔后来的闯荡世界生活中的确应验,那时若真是用上一招致敌的功夫,恐怕自己不死也得坐牢。

没有真功夫,那就得有枪。

电影《小兵张嘎》是看过无数次的。那首歌:“没有枪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造”也耳熟能详。他把歌词给改了:“没有枪没有炮,老子自己造!”

在陈名乔六、七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小军工”。

那个时代,像陈名乔这样的“造枪小军工”,还的确不少。大家比较普遍造的手枪叫做“针头火柴枪”,有响声,也有筷子头制成的子弹飞出两三米远,只要不是对准人的眼睛等特别要害部位,“杀伤力”非常有限。真若打架,根本派不上用场。那就是男伢子的玩具而己,所以大人们也不以为意,当时什么公安局、武装部也没把这当成“非法制造军械”。

当时,还处在“备战备荒为人民”时代氛围之中,全民皆兵。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还是每年农闲时节进行民兵训练,有实弹射击科目。所以散落在民间的子弹壳子弹头很多,有的人还用它们粘成坦克、飞机、大炮模型玩具。

陈名乔却开动脑筋,想用子弹壳造仿真子弹枪,那威力岂不更牛?

怎么造?他先把子弹壳给研究透了。知道了子弹壳的“膛”内是要装火药才行,而且要装满。火药从哪来?从过年过节人们放的鞭炮烟花那儿来呀。捡来的烟花炮仗,忍住不放,给它拆了,把那黑火药攒着,留着装子弹。子弹壳的底部有一个凹,那是被真枪顶针击发造成的。把那个铜片挖出来,就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孔与“膛”相通,原来那是发火用的,用于引发膛内火药爆炸的。怎么还原?用牙膏壳片,剪成小圆片,嵌上去。用什么当底火?小名乔还是从小伢子们玩的“摔炮”上,悟出了原理。那摔炮一摔就炸,拆开一看,原来火药不同于烟花和鞭炮的,不是黑色而是橙红色的,这就是只需撞击就会炸的火硝。只要一点点,装入子弹底孑L,再盖上牙膏片片即可;然后给子弹膛内装上黑火药,再用从自行车轴承中扣出来的钢珠堵住子弹壳的口,同时也作为“子弹头”了,于一个“仿真”子弹就造成了。然后把它安装在木头枪上,用橡皮筋带动撞针,击发牙膏片底火,仿真子弹“手枪”就可以开枪了!

那枪声大得吓人,像真枪一样响,那可不?本来就是用真子弹壳装回的火药量嘛。那弹头是轴承钢珠,飞得老远,威力大得很。只是因为没有枪管,飞出去的子弹是没有准头的……更加可怕的是,弄不好,火药填得太实,开枪时会炸“膛”的……

直到有一日,当小名乔神气活现地挥舞着仿真子弹手枪,追赶着比他还大个“敌人”满天飞的时候,终于被那个“疯子”外祖父发现了。

疯子外祖父说:“拿给我玩玩!”

小名乔把枪藏在庇股后面:“不给。厉害得很,这回他们都怕我……”

疯子外祖父神情不屑地说:“不给我,就不给书你看。”

小名乔说:“给。是我自己造的,厉害得很呢……”

外祖父接过仿真子弹手枪,只看了几眼就还给了小名乔。第二天,小名乔的宝贝儿就不翼而飞了。而且,从那以后,所有制造子弹枪的零件材料和工具,总是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小名乔隐隐约约觉得是“疯子”干的,但从小有点怕他,也不敢跟疯子外公闹。P10-12

后记

中国创客是怎样“养”成的

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中国创客陈名乔》打印样稿,摆在案头,书不厚,几万字,工作之余,我一口气读完,作者嘱我写序,不合适吧,那就写篇读后感吧!

这一部“非虚构文学”,相当于一部中篇小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是以创作非虚构文学著称的白俄罗斯女记者,所以,这本书先就以“非虚构”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陈名乔,真名真姓。我们见过面,并不深入了解。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七有人物”。

其一,有志气。陈名乔从小就有志气,尽管他的童年很不幸,是个失去父母的“野伢子”,但他不堕青云之志,这是做人最难得的品质。其二,有才气。作者把传主的才气写得令人信服,这一点,勿用赘述。其三,有道德。陈名乔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被“二战老兵”外公调教,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年轻人。其四,有情义。通过一段段人生故事,陈名乔对朋友,对亲人,对合作伙伴,有情有义,跃然纸上。其五,有趣味。一个无趣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客”。作品语言幽默风趣,事件取舍吐槽适当,人物对话机智有趣,更显传主有趣。其六,有毛病。毛泽东说“人有病,天知否”。文章轻描淡写,写出陈名乔的“童年阴影”、不谙世故等等,则更彰显这个“非虚构”的人物,有血有肉,可爱可亲。其七,有境界。王国维评诗:“有境界,方能成高格”。这是一部有境界的作品,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真实写照。一个九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不进体制内,连一个专业技术职称都没有评上,一心只想创造,给他冠以“当代毕升”、“中国的乔布斯”,都是不成立的。他真的就是一个中国“草根创客”!

掩上书稿,我细细思之,细细品味,油然想起少年时代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产主义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脑海。我就想,创客又是怎样“养”成的呢?

我不用“炼”字而用“养”字,是有原因的。人们知道,海南岛是养生的好地方,三亚更是。众所周知,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用市委书记张琦同志的话说:三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里:四季如春夏,花开瓜果香,天然氧气足,养脑胜天堂。

养生重在养脑。年轻人养脑,更加聪明智慧,前途更远大;中年人养脑,胸襟更博大,事业更辉煌;老年人养脑,又会怎么样呢?不会老年痴呆啊。

令我最感自豪和欣慰的是,陈名乔是被我们三亚的伯乐和九方皋发现的,这个中国创客是在三亚养成的!

袁隆平在三亚种杂交水稻,一呆就是十多年,一边用脑,一边养脑,他成功了。书中说他也是“中国创客”,我信。还有许多从三亚,从海南岛走向北京、上海、深圳,走向全国的成功人士,都曾经在这里“养”过大脑。故尔,他们才拥有“最强大脑”。

一个创客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是大脑!无脑,必定一事无成。这本书令人“脑洞大开”,还在于全书的布局谋篇,分成五辑,把非虚构文学人物与专业技术解读、纯逻辑思维的理念阐述及营销和创意,如此“无缝对接”融汇于一体,让读者可以轻松而不失兴趣地阅读全书,既“解闷”,又“解惑”,更“解馋”!当然,您必须是一个也有许多“想法”的人(创客)。这样的“集思广益”,如果没有敢于“跨界”的胆略和才思,我觉得恐怕有点为难。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创客陈名乔》值得读读。

2015年11月30日于三亚

(作者系中共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创客陈名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中星编
译者
编者 傅中星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21806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5282990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