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色龙/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变色龙》收录了契诃夫的二十四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色龙》《套中人》,以及《胖子和瘦子》《村主任》《猎手》等名篇。这些篇目均取材于日常生活片段,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朴实简练的语言、戏剧性的情节,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表达了契诃夫对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关切,对苦难民众的同情以及对开始觉醒的民众的赞赏。读来引人深思,既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又给人以人生教益。

内容推荐

本书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读者比较熟悉的《变色龙》《套中人》《胖子和瘦子》《小官吏之死》等,另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挖苦了小人物身上十足的奴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奥楚蔑洛夫对官司的判定完全取决于狗是不是将军家的,根据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经历了六次变化。如果狗主人是普通百姓,那么他毫无疑问要弄死小狗,盘剥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人是将军或将军的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他谄媚权贵的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当他不断地自我否定时,是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作者的讽刺是那么辛辣,让人拍案叫绝。

目录

套中人

胖子和瘦子

站长

悲伤

一件艺术品

村主任

未婚妻

农民

睡意蒙咙

瞎琢磨

醋栗

猎手

带阁楼的房子

万卡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

跳来跳去的女人

小官吏之死

乞丐

运气不济

在钉子上

名贵的狗

宝贝儿

第六病室

变色龙

试读章节

套中人

由于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耽误了时间,所以只能在村主任普罗科菲的堆房里过夜了,村主任的堆房在米罗诺西茨科耶村边上。伊万·伊万内奇是一个又高又瘦的老人,留着长长的髭须,他的姓是一个相当古怪的双姓,即奇姆沙一吉马莱斯基,他与这个姓一点儿也不相称,所以全省的人只叫他的本名和父名,也就是伊万·伊万内奇。他一直住在城郊一个养马场里,为了吸收一点儿新鲜空气,才有了这次打猎行动。而猎人中的另一位,也就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倒对这个地区特别熟悉,因为他每年夏天都来n姓伯爵家里做客。

两个猎人都没有睡觉,伊万·伊万内奇坐在门口,吸着烟斗看着外面,明亮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布尔金则躺在房间里的干草上,谁也看不见黑暗中的他。两个人讲起了故事,还提及了村主任的妻子玛芙拉。玛芙拉是个健康、聪明的女人,可是这个可怜的女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村子,也没有见过城市和火车,她只是十年如一日地守着炉灶,偶尔在夜间才出去走走。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布尔金说,“在这个世界上,性情内向、整天像蜗牛一样缩在自己硬壳里的人很多,也许这也有隔代遗传的原因吧,也许这也是人类退化的现象吧,也许这只不过是人类中的一种性格,谁又能明白呢?我又不是博物学家,也没有能力探讨这一类问题。我只是认为玛芙拉这样的人并不稀奇,你看一看别里科夫,这可是一个想不到的例子!

“我的同事别里科夫是一位希腊语教师,两个月前就去世啦。他的名气很大,您可能也听说过。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太阳高照的天气里也会穿上套鞋,带着雨伞出门,而且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一切物件都装在套子里,雨伞装在伞套里,怀表装在麂皮套里,就连削铅笔的那把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小的套子里。让人觉得好笑的是,他的脸好像也装在一个套子里,因为他的脸老是藏在竖起的高高的衣领里面。他常常戴着黑眼镜,穿着绒衣,耳朵还用棉花堵着,他坐出租马车时,喜欢让车夫把车篷支起来。总而言之,别里科夫总是想把自己包裹起来,好像要与世隔绝,他不影响外界,外界也别想影响他。现实的生活让他坐立不安,时时处处刺激他、惊吓他。他总能为自己的做法找到理由,说现在的生活怎么怎么不好,老是称赞过去的事物,甚至称赞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别里科夫的种种行为与他所教的古代语言不无关系,这也使他容易远离现实生活。‘啊,希腊语多么响亮,多么美妙啊!’他总是一副美滋滋的表情。为了证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总是眯着眼睛,竖起一根手指头,念道:‘Anthropos!’

“别里科夫总是极力把自己的思想藏在套子里,只要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写着禁止做什么事,他就会记得一清二楚。如果有告示公布中学生晚上九点以后不许到街上去,或者一篇文章提倡禁止性爱,他的心里就会像明镜一样:这种事是被禁止的。而且每当官方批准或者允许什么事情时,他又总是觉得其中包含着某种隐隐约约、还没说透的成分,甚至包含着让人起疑的成分。每当政府批准在城里成立一个戏剧小组、一个茶馆或者一个阅览室,他总是摇着头、叹着气说:‘这个主意好倒是好,只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虽然好多事看起来都与他毫不相干,但他觉得违背了法令、脱离了常规、不合规矩,使他总是垂头丧气。如果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听说一些顽皮的中学生闹事,或者看见一个女校的女学监很晚还在陪着军官玩耍,他也会觉得心慌意乱,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他在教务会议上的那种慎重、多疑、套子式的论调,把我们压得透不出气。他总是数落青年人的种种恶劣行径,数落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都在教室里吵吵闹闹的。哎呀,只求别把这种事传到上司的耳朵里才好啊!哎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他还要求开除二年级的彼得罗夫和四年级的叶果罗夫,后来其他老师不得已,只得向他(他那张脸像黄鼠狼)让步,降低了波得罗夫和叶果罗夫的品行分数,关他们的禁闭,最后终于开除他们。他还有一种古怪的习惯:常常访问我们的住处。在同事的家里,他坐下来后就一声不响了,就像领导考察,有时他可以一言不发坐上一两个小时才走,还把这种行为美其名日‘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当然,这类呆呆地坐着拜访,对别里科夫来说也很难受,但他不得不来看我们,他认为这是他应尽的责任。学校里的同事都怕他,就连校长也是。您瞧,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头脑、极其正统的人,而且还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然而这个老是穿着套鞋、拿着雨伞的别里科夫却辖制了中学足足十五年!

“可是,仅仅辖制中学不算什么,令人震惊的是,全城的人都在他的辖制之下。城里的太太们在星期六也不敢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知道;到了斋期,教士们不敢吃荤,不敢打牌,也是因为怕他知道。在别里科夫之流的影响下,十年到十五年期间,全城的人已经变得什么都怕,他们不敢发信,不敢高声说话,不敢有亲密的朋友,不敢周济穷人,也不敢看书,不敢教人读书写字……”

听了布尔金的讲述,伊万·伊万内奇咳嗽了两声,似乎想说点儿什么,可是他先点着烟斗,又瞧了瞧月亮,才一板一眼地说:“是啊,为什么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教育的正派人还会向他屈服,容忍他的种种做法……问题在哪儿呢?”

“我和别里科夫住在同一幢楼里,而且是对门邻居,所以我们常常碰面,我自然也对他的生活习惯特别熟悉。”布尔金接着说,“他在家里也是如此一套:睡衣、睡帽、护窗板、门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有一整套名目繁多的禁条和忌讳,‘哎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更是挂在嘴边!他还认为吃素有害健康,可又怕别人说自己吃荤不持斋,所以他就吃用奶油煎的鲈鱼,固然这东西不是素食,可也不能称得上是斋期禁忌的菜。他也不用女仆,因为怕人家说他打女仆的主意,于是就雇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做厨子。

“这个老头子名叫阿法纳西,他以前做过勤务兵,好歹会烧菜,却是一个酒鬼,老是醉醺醺的,神志不清。他还经常把两只胳膊交叉在胸前,站在门口长叹一声,接着嘟哝一句话:‘现在啊,和他一样的人可真是不少啊!’

“别里科夫的卧室小得就像一口箱子,床上挂着一个帐子。只要他一上床,不管房间多闷热、炉子多响、厨房里的叹息声多大……他都会用被子蒙上脑袋。躺在被子里的别里科夫战战兢兢,生怕小偷溜进来,生怕阿法纳西进来杀他,生怕出什么事。睡着的他也不得安生,通宵的噩梦纠缠着他,早晨醒来他还是闷闷不乐,脸色苍白,他满心地害怕和厌恶学校里的人。跟他这样一个性情孤僻的人并排走,显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教室里怎么吵得这么凶。’他说,好像极力找一个理由来摆脱自己的愁闷,‘简直太不像话了。’

P1-3

序言

契诃夫(1860~1904),全名安东·巴浦洛维奇·契诃夫,生于俄国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1860年1月29日,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祖两辈曾为农奴,祖父经过一番努力,当上了地主家的糖厂经理,并积攒了一笔钱,1841年为一家人赎了身。之后父亲经营杂货生意,杂货铺破产后,全家迁往莫斯科,只有契诃夫一人只身留在塔甘罗格。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为中短篇小说和戏剧,其中短篇小说成果尤丰。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契诃夫对小市民的庸俗、保守、空虚、自私和麻木的特性有着刻骨的憎恨。他深刻了解小市民的弱点:既贪婪又好逸恶劳;既向往奢华的生活又胆小怕事。这些小人物对人类、对未来很少关心,只在身边百无聊赖的琐事上寻找刺激。契诃夫的小说善于通过对这些小人物幽默可笑的描写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墨诙谐、寓意深刻。这些作品或嘲弄官场丑态,或调侃人生尴尬,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他一生创作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本书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读者比较熟悉的《变色龙》《套中人》《胖子和瘦子》《小官吏之死》等,另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挖苦了小人物身上十足的奴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奥楚蔑洛夫对官司的判定完全取决于狗是不是将军家的,根据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经历了六次变化。如果狗主人是普通百姓,那么他毫无疑问要弄死小狗,盘剥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人是将军或将军的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他谄媚权贵的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当他不断地自我否定时,是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作者的讽刺是那么辛辣,让人拍案叫绝。

而在《套中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套中人”形象。契诃夫让主人公别里科夫晴天雨天都打着雨伞、戴着墨镜、竖起领子、戴上套子、钻进帐子,成为一个漫画式的人物。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使整个镇上的人“透不出气”。可以说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也是受害者。

从艺术角度说,大量运用讽刺手法是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作者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妙惟肖的漫画,接着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其荒谬绝伦的思想和一本正经的语言构成一种对比,读来使人忍俊不禁。

《胖子和瘦子》是一篇幽默短篇小说,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小人物的猥琐和势利。小说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两幅画面:一幅是瘦子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在火车站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胖子。两人热情拥抱,彼此亲吻。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庭、个人现在的情况,整个画面中的气氛异常亲切。另一幅是胖子说自己已经是三品文官,并且有了两个星章。这使刚当了科长不久的瘦子大吃一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尴尬——惭愧——佩服——奉承。胖子最后只好扭头告别,在瘦子一家毕恭毕敬的目送下离去。整个画面的气氛是紧张、拘泥和冷索的,让人感到阴晦、浑浊而气闷。

作者通过这两幅气氛不同、基调不同、色彩不同的画面,给人们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19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可谓酣畅淋漓,入木三分。

《小官吏之死》写于1883年。小说情节简练,讲述了小官吏打喷嚏之后被将军的一声吼话活吓死的故事。小官吏谨小慎微,胆小愚昧,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作者短短几笔便塑造了一个生活没有安全感的小人物形象,同时对这个小人的懦弱无能表达了同情。

契诃夫在创作小说时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善于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处理,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快节奏、简单、质朴构成了他独特的文风。他高度淡化情节,凭借巧妙的结构设计、对生活和人物做出真实的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此外,诙谐幽默是契诃夫小说的另一大特色,在轻松诙谐的调侃中达到辛辣讽刺的目的。而简练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白是诙谐幽默最有效的载体,他的名言“简练是才能的姐妹”也成了后世许多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尽管他的作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的缩影,但弛绝不会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之中,反而常常将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代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力求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其内心的活动变化。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而多样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及赞扬、对堕落者的否定和厌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现实的抨击。

有人曾这样评价过契诃夫:“他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像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作家在编小说,他是在‘吐’小说、‘流’小说。他不需要编故事,甚至也不需要构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处荡漾。他能从任何角度开篇,又能从任何章节断流,但都是天衣无缝,都是自然胶合。他的人物不请自来,他的情节随手拈来。仿佛只要他拿起笔,就像拧开了的自来水龙头,小说便如清水源源流出。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交错,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高尔基曾说:“只要用一个字就足以创造一个形象和一个句子,就足以写成一部短篇小说,一部使人惊叹的短篇小说,契诃夫是当代艺术家中唯一掌握了‘言简意赅’这种高超艺术的作家,这是一个独特的天才。”

列夫·托尔斯泰也给契诃夫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更为高明!”

人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契诃夫虽不像高尔基表达得那么明晰,但作为一位艺术家,他讲出了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喊出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渴望。他已经不属于一个时代,也不属于一个国家,他的魅力在他离开一个世纪之后,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历久弥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色龙/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契诃夫
译者 莫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5226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6057938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9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