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雷主编的《桂学研究(第2辑)》以“植根南疆八桂民族土壤,建设新型地域文化之学”为宗旨,主要设置“桂学理论研究”“桂学学术史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广西文学创作与艺术研究”“广西民俗与文化研究”“评论”等栏目。每个栏目下附论文若干篇。本书包含了《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桂学理论视域的民族文化关系思考》、《桂林抗战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等文章。
图书 | 桂学研究(第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大雷主编的《桂学研究(第2辑)》以“植根南疆八桂民族土壤,建设新型地域文化之学”为宗旨,主要设置“桂学理论研究”“桂学学术史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广西文学创作与艺术研究”“广西民俗与文化研究”“评论”等栏目。每个栏目下附论文若干篇。本书包含了《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桂学理论视域的民族文化关系思考》、《桂林抗战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等文章。 目录 桂学理论研究 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胡大雷 桂学大讨论及桂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张利群 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桂学理论视域的民族文化关系思考/莫道才 桂学学术史研究 苏时学的诗歌研究——“广西文学研究史”之二/王德明 况周颐的词学渊源/王娟 清代广西《易》学著作辑考/孙艳庆 谢肇涮《百粤风土记》述略/周娴钟琼吕立忠 石涛“画心”说理论构成及其艺术“心学”意义——石涛《画语录》画学理论体系研究之二/张逸 谢良琦的画论初探/梁树立 桂林文化城研究 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的文学创作/黄伟林 桂林抗战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高 蔚 民族与民生:西南剧展中的中国现代话剧/唐迎欣 广西文学创作与艺术研究 桂林山水文的兴起与唐代桂帅的山水景观开发/殷祝胜 从洪秀全诗歌创作看其思想之矛盾/何宇虹 论秦似的桂剧编创艺术/朱江勇 广西民俗与文化研究 漓湘文化圈与桂林民俗的文化特质/杨树结 广西清代碑刻中的古戏台——“广西碑刻与戏曲研究”之四/阙 真 广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启示/黄桂风 清前广西美术概论/黄国乐 桂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以临桂五通农民画为例/陈雪军 何利娜 评论 曲缅怀乡土的牧歌——评世界首台高山峡谷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王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桂学研究(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胡大雷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678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2015118313 |
中图分类号 | G127.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60 |
宽 | 17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