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的北斗--盲人优秀散文集(大字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盲人协会编著的《心灵的北斗--盲人优秀散文集(大字版)》是中国部盲人优秀散文集,收录了五十五位盲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创作的散文,凝结着五十五位盲人对生活深挚的情感和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它是对中国盲人文学创作的一次巡礼,集中展示了盲人作家在心灵的北斗的指引下,发挥卓绝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累累硕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五十五篇作品按照内容分为心灵物语篇、记事感怀篇和岁月有痕篇,描绘了盲人作者童年的小河,故乡的炊烟,辽阔的天空和深情的大地,展现出一幅幅至真至美的画卷。

内容推荐

中国盲人协会编著的《心灵的北斗--盲人优秀散文集(大字版)》中五十五篇散文凝结着五十五位盲人作者对生活深挚的情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一篇篇文字就像一束束心灵的烛光,在黑暗中探照着前行的道路;字里行间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向北、向北——那是北斗星的方向,那是不灭的星光。

目录

序 不灭的星光(张海迪)

序 心灯,永不磨灭(周明)

第一部分心灵物语篇

 春天,我的春天(史光柱)

 待到樱花烂漫时(朱祥生)

 老柳树情思(朱雅俐)

 阳台那盆三角梅(廖燕)

 人生如花(彭锦)

 错过中的黑暗与寻找(史军昌)

 丹顶鹤(温振元)

 番瓜(刘丽波)

 故乡的那棵老槐树(尚景田)

 花开花落心不惊,云卷云舒笑依然(王颖)

 梦非梦(庄大军)

 鸟鸣、女孩、良知(杨占领)

 暖暖的篝火(马序坤)

 石兰(江小海)

 听虫鸣(陈光炅)

 许生命一片如雪的纯洁(马景华)

 与一朵花的对话(徐学文)

 煮字疗疾(董玉明)

第二部分记事感怀篇

 桂花香,游子归(江建军)

 世间有我一条路(裴矫健)

 叫声“爸爸”有多难(万兴华)

 知己如针(刘芳)

 挂灯笼(王忠礼)

 瓦罐饭(陈佳勇)

 疗疾(翁志刚)

 龙眼树(何荣生)

 盲人爸爸与女儿(孟凡嘉)

 那盏心灯 不会熄灭(吴丽)

 我的梦之旅(于安萍)

 西山钓鱼欢乐行(陆舒昊)

 养花之乐(何若松)

 永不凋谢的美丽(张淑萍)

 雨夜(潘建锋)

 走进“书香北京”,与著名作家心灵对话(李珍)

 “棋”思妙想(赵文应)

 每首歌里都藏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滕红雨)

第三部分 岁月有痕篇

 北方——我的那些伙伴们(滕伟民)

 怀念一条河(李东辉)

 故乡(陈娟)

 我的“红蜻蜓”(李晶)

 爱如洞庭水(高慧书)

 不朽的古运河(汪志成)

 阳光四重奏(何川)

 唱响同一首歌(袁明晞)

 春雨潇潇话曹娥(陶伟明)

 登泰山记(王福德)

 烽火台前的遐想(李喜玉)

 故乡的小巷(齐飞)

 家乡的山(李杰)

 丽江,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郭晓玮)

 蓼叶沟(杜江玲)

 日暮游天坛(林英)

 四季观人生(刘聪)

 苕溪拾题(许波银)

 筑起我们心中的长城(朱晨玮)

 后记(李伟洪)

试读章节

待到樱花烂漫时

朱祥生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万枝吐绿。这正是顾村公园里的樱花怒放的季节。每年三月,她们在徐徐的微风里展开自己柔软的身体,满树的樱花远远望去像穿着素衣的仙子,那美丽的花瓣成了唯美的纱衣,一棵棵充满活力的樱花树都绽放开了美丽的花朵,让顾村公园顿时变得生机勃勃。而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市民往往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来到顾村公园观赏樱花。我和几个曾经共事的好友也如约来到顾村公园,尽情享受着这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曾经在脑海中无数次地想象过樱花盛开的样子,曾经用无数个唯美的词眼去描绘樱花的美丽,比薰衣草的花田更唯美?抑或是比油菜花田更动人心弦?然而当面对真正的樱花时,才蓦然发现一切的词汇都是那么的苍白。远远望去,满树的花朵如水晶雕砌般剔透,朵朵花瓣簇拥着,偎依着,缀满整个枝头,那随风微颤的花枝,那暗香扶风的芳瓣,何须笔墨的雅缀,已然是诗意醇酣。秀影粉嫩,絮雪穿盈,眼前的美景就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滴墨入水,幻化成缕缕墨烟,浓淡相宜,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典雅却不清淡,高贵却不雍容。

科学家们曾经发现,在出土的一千五百年前的古籍中,就有樱花的记载。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白居易曾有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以及“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这也就证明了虽然日本樱花最多,且拿它当国花,但樱花的祖籍在中国,中国才是它真正的家!

漫步顾村公园,这里简直成了樱花的世界、樱花的海洋。一阵阵樱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满心欢喜,那些苦恼和压抑不知不觉地消失殆尽,我的眼中只有樱花,周围始终只有樱花淡淡的香气……我尽情地呼吸着樱花那清淡的香味,徜徉在花海。我一直期望能尽情地赏阅樱花之美,可当身在樱花之中时,却不知该看什么,因为一切都是美的,眼前是满树的樱花,周围萦绕着樱花淡雅的清香。面对如此的美景,或许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樱花在春意盎然的阳光下,花朵异常美丽,那雪白的花瓣上略带丝丝粉红,金灿灿的花蕊像金丝般簇拥在一起,朵朵都是那么娇嫩,在微风中绽开可爱的小脸,显得那么活泼。真是叫人流连忘返。有的樱花是五片单花瓣,而有的樱花只有铜钱般大小。有些樱花挺立枝头、含苞待放;而有的樱花则笑逐颜开,开心地迎接春光的到来。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拉近了几朵樱花,仔细观赏起来,只见,有的樱花的花骨朵含羞待放,粉红色的花瓣似少女羞红的脸颊,真让人急切地期盼她的华丽绽放。我真想在这樱花的世界里哼唱一首日本民歌《樱花》:“阳春三月晴空下,一望无际是樱花。如霞似云花烂漫,芳香飘荡美如画……”

樱花乃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之所以对樱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樱花寄托了“物哀之美”。他们习惯在残缺中欣赏樱花的美,在落英缤纷中感伤生命的脆弱与青春的短暂,正如日本一首歌曲所唱的:“光阴似水奈何去,怅然度流年。赏花痛感良辰短,春去悠然。”悲剧的妙处,就在于将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我喜欢樱花,喜欢她的美,一番言语无法尽数表达的美!美丽绰约的身姿,散发着迷人的气质,让人情不自禁被她的美所折服。樱花的生命非常短暂,当它长出饱满的花朵时,整个树上像下了雪,而这种美丽也是短暂的。

当一阵微风吹过,满树的樱花随风摇曳,如层层花浪,激荡起阵阵涟漪。花香也随风回荡着,忽近忽远,忽浓忽淡。淡黄色的花蕊,让这些绝美的花顿时有了灵性。也许她们太想展现自己的美了,片片花瓣随风而舞,如一支绝美的舞,白的花瓣在风中竟是如此的曼妙;如一场醉人的樱花雨,花中带着香,香中带着白色的花瓣,让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捧住她们,去凝望她们最美的花颜,去留住她们清幽的花香,去珍藏她们的绝世风华……她们从枝头飘落的瞬问,似乎有片刻的迟疑,然后了无牵挂,悠然地在空中飞舞,最后缓缓地落下,无声无息。望着这漫天飞舞的樱花,我已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任凭风吹过我的面颊……樱花,如雪,却比雪还要美,樱花,似云,却比云还要纯洁。真没想到,顷刻间,樱花不再辉煌如旧,而是凄惨地躺在了地上。她们纵身一跃,离开了树枝,用尽了最后的一点生命。樱花在飘落之前,那么的轰轰烈烈,回肠荡气,辉煌不已。即使是飘落了,也要给人留下那一段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我不禁黯然神伤……我一直以为,朴素淡雅的樱花应该是柔柔弱弱的,但看了樱花的生命历程,我改变了看法。没想到,樱花居然有这样的生命力。尽管生命短暂,也要活出精彩!

一个人的生命和樱花同样短暂,但不一定都能和樱花一样精彩。我们要用笑面对生活,面对严寒,即使是满路荆棘——我们也要快乐前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要呵护,要尽所有的可能和力量让它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但是,一个人也不可为了生命而违背道义,放弃一切思想的精髓。做人就要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问心无愧,清白一生。我们要用笑面对死亡,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无畏地高唱最动听的生命之歌……

夕阳西下,我告别了顾村公园,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了樱花。待到明年樱花烂漫时,让我再一次静静地走进你——樱花,细细地品味那满树的芬芳……P7-10

序言

序心灯,永不磨灭

收到残联寄来的盲人优秀散文集,心下一震,想着盲人看不到是如何写作的?居然有那么多盲人喜欢写作,还能出成散文集,实在令我非常意外和感慨。

连忙翻阅,第一篇,史光柱的文笔如此活跃而老练,有趣而深情,再次震动了我。

这些盲人作者,写身边小事,写生活中的一花一木,写熟悉或陌生的动物,写走过的祖国山川,写听过的音乐故事,写故乡,写爱情,写乡村的宁静与都市的繁华,写记忆深处的痛苦与常人无法体会的喜悦。

他们的文字,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凝练深刻,有的充满童趣,有的温婉随和,有的铿锵有力。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的生活,看到他们拄着盲杖点击着路面,听到盲杖与地面敲击的声响,看到他们或伟岸或娇小的身影在家人、同事、好友的陪伴带领下,登长城泰山,临江河湖海,体会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境界。

与盲人朋友打过一些交道,我发现他们的感知能力非常强,替代他们眼睛功能的,一是听觉,二是触觉,三是方位感。

听觉上,他们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还能通过听感受到你是否长得英俊漂亮,甚至能说出你是不是大眼睛,这一点令我非常惊讶。

盲人的手有着替代眼睛的功能,他们靠“摸”能办理许多事情,手指的敏感程度也是我们远远不及的。

盲人的方位感很强,好像他们的身体里有一个自动定位系统,能够准确辨别方位和海拔高度,这一点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性格也有着我们所不了解的开朗和热情,他们谈笑风生、妙语连珠的时候,你既为他的智慧赞叹,又为他的残缺感到深深惋惜。这样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人有着难言的痛楚。

对于他们,我从不了解到略微了解之后,态度马上由之前的惋惜、怜悯变成了尊敬、敬仰、敬佩,其中滋味很难用文字表达到位。他们或完全看不到,或只能见到隐约光影,无论怎样,都完全无法阻止他们对阳光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一切美一切好的热爱。这样的热情深深感染着我,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基于这些敏锐的感知和无法阻挡的热情,他们把内心的感受变成指尖下的一个个文字,一篇篇文章,凝结成一部散文集,我相信还会有下一部、再下一部!那灵动的语言,那鲜活的场景,那深邃的思想,那健全人触及不到的灵魂深处的体验,都在一张张白纸上扑面而来,令人读之兴奋,读之感慨。

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有这样一个群体,这样一个靠着顽强毅力拼搏的群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他们有视力障碍,但是有一盏不灭的心灯在燃烧,在引领他们前行。

周明

二○一五年深秋,北京

后记

读完最后一篇文稿,已是子夜时分,我长长出了一口气,仿佛了却了一桩心愿,又似得了某种慰藉。同时,与这几十篇稿子有关的往事也从记忆的深处一点点浮现出来。

2003年秋,我被中国残联五代会选为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次年七月,正式到中国残联工作。此前,我供职于盲文出版社,朴方主席曾对我说:“盲人工作要着重抓好两点,一是按摩,解决盲人就业问题;二是盲文出版,推进盲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正是因了此中缘故,我一直想在活跃盲人文化生活、培养盲人文学作者方面做点事情。到中国盲协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全国盲人文学创作队伍情况,谋划着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举办一个笔会。我曾想过,盲人文学创作状况不会有多乐观,但也没想到从事文学写作的盲人竟然如此之少,说是寥若晨星,一点都不过分,直到2007年夏天,总算搜集到17位盲人作者的信息。8月,我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盲人文学爱好者笔会。17位盲人作者欢聚井冈山,他们那份喜悦、激动、兴奋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读着他们饱含真情、质朴无华的文字,我暗下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把盲人文学事业发展起来,一定要让盲人文学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接下来的日子,我小心地呵护着盲人文学这株幼苗。不仅仅因为那份责任,确乎还有一份情感时时激励着我。有人说,文学是社会的良知,那么,盲人文学便是这个特殊群体在漫漫长夜里为自己点亮的火把,是他们爱世界、爱生活的诗性表达。命运把他们抛进了黑暗的角落,然而,他们依然以人的姿态站立着,他们看不见世界,却虔诚地歌颂着光明;他们无法跟命运讨回公道,却依然含笑面对春秋的更替,岁月的轮回;他们常被磕绊得伤痕累累,却依然相信着美好与善良;他们被无形的锁链套牢,却在梦里尽情地舞蹈歌唱……作为他们的同路人,叫带头人也行,我愿意尽己所能,为这株幼苗浇一点水,施一点肥。

2008年,我们举办了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为主题的征文活动;2009年,我们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盲人嘉年华活动,9名盲人作家出版的文学作品在首届全国盲人优秀文学作品评选中脱颖而出,受到表彰和奖励。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盲人文学爱好者聆听了周明、雷抒雁等文学名家的专题讲座,他们以“读海"为题,即兴写出了文采飞扬的美文华章;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组织了“触摸世博会,用心看世界"盲人文学作者参观采访活动,他们以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感知,自己的表达方式为世博会平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2011年,三十几名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的盲人作者二上江西,来到革命摇篮瑞金,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更加坚定了人生的信念。

就这样,五六年的光景一路走过来,我惊喜地发现,盲人文学这方园地,已不再落寞荒芜,不再寂静无声,这里已是草木葱茏,繁花点点,再用“文学爱好者"笼而统之的称呼他们已不公平,他们中间有的成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的成了省级作协会员,至于地市级或县级作协会员更是遍地开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顶级报刊上有了他们的作品,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类专业奖中,他们的名字赫然在列,有的甚至在有数千名专业作家参与的文学大赛中力拔头筹,被“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们评为第一名。在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舞台上,我们的盲人作家凭着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席之地。

古人说:“顺势而为,应运而生。”成立盲人文学组织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了。在海迪主席的关心下,2013年11月,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海迪主席亲自出席了大会,并担任了联谊会的名誉会长,她说:“文学是对生命的品味,写作是对精神的补偿。对于盲人朋友,文学也许就像心灵的北斗,总在黑夜里闪着光。"那些日子里,我是兴奋的,喜悦的,激动的,不为别的,只为了我们的盲人文学创作队伍不再是散兵游勇,不再是山贼草寇。我们有了自己的组织,我们有了自己的旗号,我们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组成部分。

光阴荏苒。又是两年过去了,期间,我们举办了“放飞心中的梦想"征文、第二届盲人优秀文学作品评选、首届全国盲人散文大赛、盲人演讲比赛等活动,在网上开办了盲人文学大讲堂。在优秀文学作品评选过程中,我们收到全国盲人文学作家参评作品25部,涵盖了小说、传记文学、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经过中国作协散文协会会长周明、名誉会长王宗仁、《诗刊》社原编辑部主任朱先树等专家及求真出版社编辑严格审评,最终有14位盲人作家获得第二届盲人优秀文学作品奖。我们的散文大赛征集到的几百篇作品,更是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好评。他们为盲人作者写出思想性、艺术性如此之高,如此之好的作品而惊喜、而感叹、而高兴。《心灵的北斗》这本散文集就是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

就在这篇后记完稿前不久,2015年11月5至8日,我们又在湖北宜昌举行了第二届盲人文学嘉年华活动,表彰获奖作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盲人作家、文学爱好者代表欢聚三峡名城,共赴盲人文学盛会。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评委叶梅女士,诗歌理论家朱先树先生,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专家管恩森教授为盲人作家、文学爱好者做了精彩的讲座。同时,我们还以“走进三峡"为题组织了采风创作活动。这无疑将为盲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盲人文学事业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窗外,万籁俱寂,北京安详地睡着,轻轻关闭电脑,然而思想与情感的潮水还在涌动不息,浮想联翩间,忽就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那篇题为《金蔷薇》的札记。如果说,这本《心灵的北斗》是一朵朴素、美丽的金蔷薇,那么,谁又是那个终日在夜半时分从尘土中筛选金粉的法国老兵呢?无论如何,都要感谢这几十篇美文的盲人作者,感谢为这本书作序的海迪主席、周明会长,感谢为编辑这本书付出辛劳的江建军、李东辉以及出版社的领导、编辑!感谢诸位,感谢生活!我期待着今后还有盲人优秀小说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的问世。

李伟洪于2015年11月16日夜

书评(媒体评论)

有人说,文学是社会的良知,那么,盲人文学便是这个特殊群体在漫漫长夜里为自己点亮的火把,是他们爱世界、爱生活的诗性表达。命运把他们抛进了黑暗的角落,然而,他们依然以人的姿态站立着,他们看不见世界,却虔诚地歌颂着光明;他们无法跟命运讨回公道,却依然含笑面对春秋的更替,岁月的轮回;他们常被磕绊得伤痕累累,却依然相信美好与善良;他们被无形的锁链套牢,却在梦里尽情地舞蹈歌唱……

——李伟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的北斗--盲人优秀散文集(大字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国盲人协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66419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201528805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