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桑塔小活佛的故事/雪域童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次仁罗布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如他得以成功的成人小说,有着鲜明的藏族文化底色,同时又具备更为细腻的呵护和体恤,照应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他以他的虔诚之心去发现生活中以及人的心灵深处那些可爱的童真,更加难得的是,从这些可读性很强的藏族儿童故事里,传递出雪域高原信仰中与生俱来的灵慧,令人怦然心动。且配以精美的插图,其文其图,让人仿佛身在其中,尽得青藏高原之天真与灵慧,大美也!

《桑塔小活佛的故事》为次仁罗布的作品之一。《桑塔小活佛的故事》直接描写了一个藏族儿童如何由人成为佛的神奇经历。这在一般人读来或许认为是神话,在西藏却是家喻户晓的真实故事。它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有着亘古不变的强大力量。

内容推荐

“雪域童年”丛书以西藏地区特有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以纯真的儿童视角讲述了藏族儿童在雪域高原上经历的故事,表达了藏族儿童对幸福生活及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集中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将生命的体验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次仁罗布所著的《桑塔小活佛的故事》为丛书之一。在西藏草原的廓部落上,一个年幼的男童是耶巴寺桑塔活佛的“转世”。在老活佛的引领下,小桑塔活佛放弃“小爱”、成就“大爱”,完成了由“为人”到“为佛”的转折。

目录

神秘的预言

寻找灵童

剃度为佛

活佛之路

至圣之光

试读章节

在西藏东部的草原上,有个部落叫廓。

廓部落里有一对中年夫妇,男的叫桑达多吉,女的叫拉吉,他们有三个女儿。拉吉觉得三个女儿对于他们来讲已经足够了,不想再要孩子了。

可是,当拉吉和桑达多吉带着女儿们,赶着牛羊回部落时,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让她很苦恼。桑达多吉想要这个孩子,拉吉却说如果留下这个孩子,家里的生活负担就会加重,她坚决不想要这个孩子。

回到廓部落后,桑达多吉让拉吉选个吉祥的日子,到贡塘寺去找活佛算卦,再做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拉吉也觉得桑达多吉的主意不错,毕竟这是一条生命,不能草率地做决定。于是,拉吉选了个吉日,带着酥油、奶渣等供品去贡塘寺。

她从廓部落骑马出来,面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远方玛尼石堆上飘着五色的风马旗,路旁的一个草坡上有只喜鹊在等她。之后,这只喜鹊一直跟随在她的坐骑旁,还不停地发出让人欣喜的呜叫声。

拉吉骑马来到了贡塘寺的山脚下。喜鹊绕着她飞翔三圈后,丢下拉吉和她的马,独自飞向半山腰上的贡塘寺。贡塘寺白色的墙和金黄色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夺目。

拉吉坐在马背上,看到贡塘寺时,一阵喜悦涌上她的心头。她催着马儿继续攀登那弯弯曲曲的山道。马蹄踩在岩石板上,发出“嚓啦啦”的声音。

拉吉走到贡塘寺大门口,从马背上下来,把缰绳拴在一棵松树下,然后卸下马背上的牛皮褡裢,扛在了肩头。突然,喜鹊又出现在了贡塘寺的大门顶上,冲着拉吉再次开始鸣叫。

拉吉抬头一望,只见喜鹊拍打着翅膀,往寺院里飞去。

拉吉拜完佛,就到活佛那儿准备给肚子里的孩子算一卦。

活佛一见到拉吉就问:“你是为肚子里的孩子算卦吧?不用算了,他会给你们家带来好运的。”

拉吉纳闷活佛是怎么知道她是为肚子里的孩子而来的,却又不敢明着问。她正犹豫的时候,窗外再次传来了喜鹊的叫声。

“听这声音,是吉祥的征兆。”活佛说着从座位上起身,从佛龛里取出两袋松柏捣碎成的桑,交给了拉吉,继续说,“你要保持自身的洁净,不要触碰任何脏东西,也要少去人多的地方。你要早晚用这上等的桑来熏身体和房间,这样会把不洁的东西驱赶走。”

拉吉开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轻声问活佛:“我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

“孩子是个贵人。除了这个,我什么都不知道。”活佛回答她。

拉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怀上贵人,她想也许是活佛弄错了,或者是在跟她开玩笑。

等拉吉从活佛的房间里退出来的时候,活佛背对着她说:“不要有打掉这个孩子的想法,一定要把他生下来。”

拉吉惊讶不已,这才确信自己怀的孩子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骑上马匆匆往廓部落赶去。

一路上,她都在想,这件事绝对不能跟任何人说,要是别人知道她怀的是贵人,就会整天唠叨这件事,这对肚子里孩子的顺利生产是不利的。她一定要把活佛说的话烂在自己的肚子里,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即使桑达多吉问起她,她也要跟他撒个谎,不要让他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个贵人。

P2-7

序言

天真与灵慧

叶梅

(《民族文学》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几年前,藏族作家次仁罗布以他的短篇小说《放生羊》获得鲁迅文学奖。这部作品不失西藏文学先锋印迹,同时深切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苍茫的青藏高原上人的自我救赎、宽容与神性,显得那样悲凉和高贵。

其实在此之前,次仁罗布已经写出了一系列表现藏区人民生活的作品。如短篇小说《杀手》描写了一个为死去的父亲复仇的康巴汉子,在高原流浪多年,一心要杀死仇人,然而就在他接近目标之后,却发现仇人在这些年里日夜朝佛,洗心革面,俨然已经脱胎换骨。他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放下刀潸然而去。另一部小说《阿米日嘎》,写到因为一头种牛的引进,使得一个原本十分平静的村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生活变化,改变了千百年来雪原人隐秘的心理世界。纯朴的民族在时代的动荡中因所受到的冲击而产生异变,呼唤保留更多的善意与包容。

次仁罗布是勤奋的,他的创作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不断有新的突破。以《放生羊》为书名的中短篇小说集被翻译成英文,受到人们热切的关注。另一部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祭语风中》更是以独特的叙述被专家们看好,进入了2015年度全国长篇小说排行榜。次仁罗布以他沉静的文笔,以及精通藏语并深刻理解汉藏文化差异的多年积累,为读者打通了一个阅读西藏及藏族文化的通道,让远在藏区之外的人通过这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的故事,真正了解到青藏高原的精神实质与流动的向度。

前些日,我在北京参会时与次仁罗布相见,他仍然一如往日的谦逊,且稍带腼腆地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出版他的一套作品“雪域童年”,这让人多少有些惊异。后来我读到他发来的部分样张之后,又感觉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成人作家关注儿童文学并写出若干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已大有人在。细想起来,次仁罗布的加盟并不奇怪。他以往的作品中既包含着藏族历史厚重的底蕴,又不时流露出如高原的天空和雪山般的纯净与天真,这恰恰体现出儿童文学内在的重要特征。从他选入这套读本的作品(包括《神奇的十三岁》《奶奶在天堂里望着我》《桑塔小活佛的故事》《乡村假期》)中,看得出他一贯写作风格的延续,也看得出他以儿童的视角进一步反映藏区生活的别样心情。

《神奇的十三岁》讲述的是一个失去父母的牧羊娃亚尔杰因为神的眷顾,而成了伟大史诗《格萨尔王》的传唱人。这个孩子孤独地在草原上躺了两天两夜,感受到冰雪风雨的神奇,逐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神奇的十三岁》刻画了一个藏族儿童的精神成长。《桑塔小活佛的故事》更是直接描写了一个藏族儿童如何由人成为佛的神奇经历。这在一般人读来或许认为是神话,在西藏却是家喻户晓的真实故事。它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有着亘古不变的强大力量。《乡村假期》与《奶奶在天堂里望着我》讲述的是城市中的藏族孩子成长的片段。跟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孩子相同的是,眼下的城市孩子离乡村生活和大自然越来越远,对于亲情也日渐陌生淡薄。次仁罗布有意将这些孩子置身于一个个特殊环境里,让他们体验到多种有益的经历,启发善良友爱的美好品性。

次仁罗布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如他得以成功的成人小说,有着鲜明的藏族文化底色,同时又具、备更为细腻的呵护和体恤,照应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他以他的虔诚之心去发现生活中以及人的心灵深处那些可爱的童真,更为要紧的是,从这些可读性很强的藏族儿童故事里,传递出雪域高原信仰中与生俱来的灵慧,令人怦然心动。且配以精美的插图,其文其图,让人仿佛身在其中,尽得青藏高原之天真与灵慧,大美也!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桑塔小活佛的故事/雪域童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次仁罗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87244
开本 16开
页数 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2016037865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5
16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