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用生命记录生命--李亚威和她的影像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用生命记录生命——李亚威和她的影像世界》作者文能用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记录了导演李亚威为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奉献!

“……纪录片的魅力就在这里,记录就是只能用你的生命记录另一个生命。”

李亚威是一位用生命记录生命的优秀导演。她以赤子之心完成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美的赞歌。她的电影作品跨越了国界,种族和文化的边界,达到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感情体验。在纪录电影的世界里,李亚威导演辛勤的耕作,勇于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她是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大师。

——大卫·欧文(DAVID IRVING)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终身教授

内容推荐

文能的这本《用生命记录生命——李亚威和她的影像世界》记录的是:一个北方女人,在南国文化舞台上,以多种角色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事业大戏。她将生命托付给艺术事业和民族文化事业,用自己的才艺和爱心,为传播彝族文化尽心竭力。她用执着的追求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更为少数民族同胞送去欢乐和幸福。这是一个生动丰满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形象。

目录

序一:生命绽放的辩证法——读文能的《用生命记录生命》

序二:文化视野中的影像建构

卷一 行在光中

 楔子

卷二 影像如何成为历史

 《深圳故事》:特区生活进行时

 《火之舞》:全球化语境中边缘文化的坚守与回望

 《中国有个暑立里》:一个彝族村庄的现代化寓言

 《腊湾舞者》:民间的优雅与尊严

 《彝乡赛事》:生命对现实的嵌入

附录:李亚威简介及主要作品

试读章节

二○一四年二月一日,甲午年大年初二下午,趁着李亚威百忙中难得的闲暇,我如约前往深圳采访本书的主人公。

接下本书的写作任务后,我就忙着和李亚威联系,可她一直处于一种超忙的工作状态中,约好的通话时间,她经常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活,经常会把通话时间一延再延。有一次,她给我发来短信,说是可以通话了,可当我把电话打过去,居然无人接听,后来才知道,她因为太累,坐着等我电话的几分钟内竟然就睡着了。

这么一个只争朝夕的人,这么一个在十四年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两万多里的彝家山峦河川,频繁地穿梭于深圳与云南两地,颠簸奔忙于滇中高原的莽林群山之间,逶迤深入在楚雄彝地的苍茫雾瘴中,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深深地融入了自己所选择和钟情的事业,拍出了四十一集大型人文风光丛片《火之舞》;连续十一年不间断地跟踪拍摄,荣获十多个中外业界大奖的《中国有个暑立里》;以及《腊湾舞者》《彝乡赛事》等视角独到,好评如潮的片子的著名导演,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付出的有多少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李亚威的家位于深圳福田区新洲南路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春节期间,小区里弥散着一种浓淡相宜的节庆氛围,安谧中透着祥和温煦:几声孩童的欢嘻,几屑鞭炮的残红,数枝暖阳下摇曳舒展的桃花,三两从容漫步的行人……一种你分明感受得到,但你若仔细寻觅却又不着痕迹的亲情瑞庆,氤氲在其间,让人觉得静好祥和。

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楼盘,李家的单元是连着地下一二层的复式公寓,连带着一个约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院,住宅的主人把屋子的结构略微作了一番改造之后,原来的后院变成了人户花园。

推门人院,住宅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品味,便敞敞亮亮地摊在了你眼前:满园青翠中,数株在初春的暖阳中争妍吐卉的花儿兀自绽放着。刚一人户的一小块平地,被主人用青石板铺设成若干格子状,格子的中间嵌入了些许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古朴怀旧的情调中又透出几分现代风情。小院的四周种植了各种花草,几件别具匠心的艺术品点缀其间。靠着院子的最里边,与客厅的连接处,被垫高了几十公分,变成了客厅的户外的自然延伸。紧挨着邻居的栅栏处,一把户外太阳伞下,摆放着一张玻璃钢为材质的四方小桌子和几张休闲椅。可以想见,当初小院的主人在精心地设计和布置这个院子的时候,曾经设想过在工作的闲暇时光,能好好地享受一下自家庭院的闲适与悠然,只是不曾想到,在更多的时候,这个对于一般人是再自然不过的愿望,对于院子的主人来说,却变成了一种一厢情愿的奢望。

甫一进到李家郁郁葱葱栽种着各种花草的小院,两株葳蕤挺拔、恣肆纵横,极具热带风情的散尾葵最先闯入眼帘,似乎暗示着屋子的主人与同样以热带植物著称的云南,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紧接着两只身着花裳,活泼好奇,浑身充溢着年节喜庆的狗狗欢叫着朝我奔了过来,大概闻到了我身上的某种同类的气味,两个小家伙很快就停止了吠叫,并在我脚边翻着肚皮撒起了欢。

因为事先已经约好,虽然李亚威和我之前彼此都没见过面,但当我推门人院的时候,她显然猜到了来人是谁,马上就放下正在手上忙活的事,迎上前来和我打招呼:“估计您快到了,我们正边包着饺子,边等着您呢。”

握手、寒暄,简略但绝非敷衍,没有更多的客套和废话,竟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

这位外表和她的富有男性色彩的名字有着几分相似的女导演,边说着边给我介绍另两位正忙着包饺子的中年女性,一位是李怡,四十出头,中等身段,干练飒爽,肤色不似城市女人那种嫩白,而是浅棕色中透出一种健朗和阳光。她是李亚威这些年在云南楚雄拍片的工作伙伴兼好友,曾任过中共云南楚雄州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云南武定县委书记,现在是楚雄州的政协副主席。

李亚威说:“您这次来得还真巧,李怡同志难得来一趟深圳,还正巧让您赶上了。这些年我在楚雄拍片,李怡是最了解情况的人!要不然你想要采访她,还得跑一趟云南。”说完李亚威又介绍了在场的另一位女性,她也是李的一位多年密友——赵总。

6-8

序言

生命绽放的辩证法

——读文能的《用生命记录生命》

贺绍俊

当我读到文能的《用生命记录生命》时,心情一直处在激动的状态之中。因为文能以饱满的笔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将生命托付给艺术事业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家形象。这位艺术家就是深圳的知名电影导演李亚威。

我相信在深圳人们都知道李亚威的名字。她现在担任着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等职,她的头上戴着许多耀眼的桂冠。比如,她所执导的纪录片先后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亚洲制作奖等众多国家级和国际奖项。如果说这些桂冠是对李亚威艺术成就的最好证明的话,那么,下面的一系列桂冠则让我们看到了李亚威个人品德上的令人敬佩的一面:她先后获得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爱心大使、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广东省道德模范、云南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中华文化人物奖、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最美爱心艺术大使”。“德艺双馨”这个美好的词语用在李亚威身上恰如其分。毫无疑问,李亚威是深圳文艺界的骄傲,也可以毫无愧色地成为深圳文艺的一张名片。李亚威的事迹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报道。我就是通过这些宣传报道对李亚威的事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即使如此,当我这次读到文能的《用生命记录生命》时,不仅再一次受到感动,而且对李亚威的精神品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我要郑重推荐这本书,这是一本真正理解艺术家英模人物的书,也是一本能够精准阐释艺术家英模精神的书。

在书中文能曾这样写道:李亚威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昙华山上拍摄《火之舞》时,由于重感冒,她昏倒在地,浑浑噩噩地对她的助手说“如果我不行了,把我家的房子卖了,帮我把片子做完”,在场的人都哭了……这一段真实描述,正是“用生命记录生命”的具体写照。

文能对于李亚威精神品质的精准把握,就在书名中充分体现了出来:用生命记录生命。这个书名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李亚威的精神价值是与生命相关的,这是关于生命的赞歌。李亚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是把自己的生命能量全部投放到一个民族文化的振兴之中,同时,在这一投放的过程中,她又让自己的艺术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文能从李亚威的身上发现了生命的奇迹,看到了生命之花是如何绽放的。文能不仅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了李亚威的生命之花是如何绽放的,而且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生命绽放就是一种辩证法。李亚威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生命绽放的辩证法。宣传和介绍李亚威感人事迹的文章或书籍已经有了不少,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让人们看到,生命绽放的辩证法是如何在李亚威身上实现的。

文能首先证明了李亚威的成功是生命之花绽放的结果。文能说,李亚威是在“用生命记录生命”,这里包含了两个生命,前面是指李亚威的个体生命,后者是指彝族文化的精神生命。二○○○年李亚威第一次赴彝族地区楚雄拍摄影片,从此她就把自己的生命与彝族文化的精神生命联结在一起。这也是李亚威生命之花绽放得最热烈的一段华彩时光,因此文能也以最浓烈的笔墨描述了李亚威的灵魂与彝族文化相互融汇的历程。李亚威以纪录片的形式挽留住了濒临消失的彝族文化的非物质化形态,彝族文化通过李亚威所拍摄的一部又一部纪录片,得以广泛传播。毫无疑问,在这段经历中,李亚威付出了太多太多,她几乎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在这里也体现了一名严肃艺术家的庄严的艺术观。她认为,作为纪录片,并不是简单地用镜头记录下真实的场景,“记录就是只能用你的生命记录另一个生命”。也就是说,在李亚威看来,只有将自己的生命嵌入到你所拍摄的对象里,你才能让你的拍摄对象在你的镜头里以生命存在的方式活起来。我曾看过李亚威所拍摄的彝族文化的纪录片,彝族文化的独特和神奇的魅力深深打动了我,那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场景展示,而是一个饱含着情感和岁月的生命体在对你诉说。

文能还向我们证明,当用生命记录生命时,得到的是两个生命的共同绽放。因此,当李亚威走进彝族文化时,彝族文化同时也嵌入了她的生命体内。从此两个生命合为一体。文能详细记述了这一情景。比如李亚威一到彝家山寨,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而在深圳面对华灯初上时,就会想起彝族的火把节。彝家山寨的村民们则把李亚威看成是“我们的阿俵妹”。文能告诉我们,正是在彝家山寨,李亚威找到了“后半生生命华彩乐章的各种音符和旋律”。生命在付出的同时也在获取,这是典型的辩证法。也许我们看到李亚威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去记录彝族文化,会受到感动,也会替李亚威感到心疼,感到她的付出太沉重。然而李亚威本人并不这样认为,尽管她的身体为此要遭受很多的痛苦,但她的内心却获得了一种幸福感。因为她觉得她在彝家山寨遇到了生命的知己,于是她将自己的生命和盘托出,生命付出的过程也就是生命之花绽放的过程。而我们从李亚威生命之花的绽放中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从这个意义上说,李亚威最懂得生命绽放的辩证法。掌握了生命绽放辩证法的人,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发出最大的正能量。在这一点上,李亚威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文能在书中多次暗显了我们这个时代多么需要用生命记录生命的艺术家,李亚威就是这个时代的一块稀有金属。李亚威的难能可贵,还在于她艰难地行走在纪录片的路上,拍到哪里就帮到哪里,是素有百姓情怀的艺术家,而她的高超的艺术水准和高尚的人品相呼相应,弥漫在这个时代的深处。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还不能忽视另一个生命的加入,这就是作者文能的生命。我以为文能的书写饱含着生命的热情。显然,他被李亚威的品质和精神所打动,他在采访和书写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生命嵌入其中。于是他找到了一种最适合传达李亚威精神内涵的叙述方式。这是一种复沓式的叙述,这种叙述的句式往往是复合式的,在简单句的基础上不断附加上定语式或状语式的修饰,它不仅加强了文字的抒情性,而且让情感反复咏叹,也让说理层层展开。这样一种复沓式的叙述与李亚威精神内涵的丰富性和深邃性有效地应对,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李亚威的精神世界。另外,文能还将作品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楔子”主要叙述李亚威的经历,第二部分“影像如何成为历史”评述李亚威的艺术作品。这实际上内含着一种生命逻辑,也就是说,文能看到了在李亚威的生命存在中包含着两种生命,一种是她的肉体生命,一种是她的艺术生命;两种生命相互依存,两种生命的能量相互流通。文能在第一部分里是从肉体生命的角度来讲述生命绽放的辩证法是如何实现的,在第二部分里则是从艺术生命的角度来讲述生命绽放的辩证法是如何实现的。两个部分又互相印证。总之,《用生命记录生命》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报告文学作品。

这本书不仅客观地书写了一位艺术家以精品至上的精神,用生命捍卫着艺术的真谛,将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推向全世界的奋斗精神,同时也塑造了一位艺术家中的英模人物。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普照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物质主义和犬儒主义却大行其道。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中是很有问题的。现在我们的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常常为浓烈的雾霾天气所困扰。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社会的精神空间同样也常常笼罩着精神雾霾,物质主义和犬儒主义就是精神雾霾的基本颗粒。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阳光,阳光照射之处,雾霾才会被驱散。不过也得承认,我们过去对于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宣传,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常常把英雄宣传成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日常情感的超人,也对英雄进行了过度的政治诠释,以至于人们一看到宣传英雄人物的书籍就怀有偏见,心生反感。我相信,《用生命记录生命》尽管是一本书写英雄主义的书,广大的读者也一定会喜欢阅读的,因为作者文能非常准确地把握了一个艺术家英雄精神的本质,他发现了英雄精神与生命精神的内在关系,英雄精神就是生命之花绽放的精彩画面。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理解英雄的。“英”这个字是由上面的“草”和下面的“央”组成,“草”泛指草木植物,寓意“英”来自大地上生长的万物;“央”有映照和辉映的意思,表示在草木丛中特别辉映的高光高亮部分,因此“英”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李亚威就是这样一位在草木丛中辉映着自己生命能量的“英”。我们如果也像李亚威那样,掌握了生命绽放的辩证法,也一定会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得到最为绚丽的绽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用生命记录生命--李亚威和她的影像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6135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7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5310092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