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资权威曹仁超,赤贫出身赚亿万之财,以“趋势投资法”掌握股市起伏,首度与内地读者分享他的“趁势创富路”。《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由胡舒立,孙明春,张志雄联手推荐,香港投资权威曹仁超:“2010年中国A股将进入大牛市!”全书层层讲“势”,分析角度道辛辣而叙述又不失“曹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让读者在风高浪急的股市中学会审时度势,自如进退,从而掌握可以改变一生的致富浪潮。
图书 |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香港投资权威曹仁超,赤贫出身赚亿万之财,以“趋势投资法”掌握股市起伏,首度与内地读者分享他的“趁势创富路”。《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由胡舒立,孙明春,张志雄联手推荐,香港投资权威曹仁超:“2010年中国A股将进入大牛市!”全书层层讲“势”,分析角度道辛辣而叙述又不失“曹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让读者在风高浪急的股市中学会审时度势,自如进退,从而掌握可以改变一生的致富浪潮。 内容推荐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中,曹仁超先生首次将致富心法与内地读者分享。他融会中国的太极阴阳、西方的经济时钟及长波周期理论,从评论全球宏观大势开始,再谈中国经济雄起的前景,并断言沪深A股将于2010年10月以前踏上大牛市,重回上升轨道!香港股坛权威曹仁超纵横股坛四十年,历尽牛熊起跌,结合学术理论与实战经验,创立一套“趋势投资法”。曹先生凭此心法,改变了自己家境贫困的命运;如今身家过亿,却不忘回馈社会,致力扶助农家女并参与其他教育与慈善活动。 目录 序胡舒立序 张志雄序 吴青序 前言 我的趁势创富路 第一章 势之为重 五百年河东五百年河西 第五次工来革命 顺势者昌逆势者广 价值难定趋势易明 时间旅行鉴占知今 中国雄起 第二章 势在东方 美国衰落之路 金融海啸第二波 G20取代G8 重新出发还看金砖四国 第三章 纵观中国大时势 A股稳定还需时日 奥运后效应 经济转型的障碍 中产阶层是未来主人翁 第四章 行业趋势起伏 百业之母跻身国际 房地产“钱景”较远 火热概念赚钱亮点 投资民企须格外小心 第五章 留意形势定买卖策略 滚雪球不合时宜 止损不止赚加涨不加跌 炒二线股小小注大大声 股份数日六只为限 三种方法避免自我毁灭 第六章 选股还看中长期趋势 投资“三W” 把握行业低潮回升的一刻 优质股五大特征 发掘明日之星 巧用KISS理论 第七章 图表走势决定买卖时机 技术与基础分析互补长短 随机指数捕捉短期方向 平均线捕捉趋势转变 多空角力投资情绪定升跌 第八章 投资须自问身“势” 致富之路不在储蓄在理财 30岁前学会投资策略 中年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到中年不能-无所有 老来不依恋大城市 第九章 人生在“势”富在心 有限时间赚无限财富 超级大户如狮似虎 妨碍你发达的理由 富爸爸也要当笑爸爸 试读章节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降雨量周期,因而形成各地不同的地产周期。例如苏格兰最大都市格拉斯哥的降雨30年为一个周期,楼价也是30年一个循环;伦敦的降雨25年为一个周期,楼价亦然。 楼价与股市不同,股市会随着经济环球化而渐趋同一方向(converge)。例如2007年10月美股下跌,拖垮伦敦、东京股市,中国A股也难逃一跌。然而,各地楼价却很少同步。例如1990年东京楼价见顶、1993年台北楼价见顶、1997年香港楼价见顶、2006年美国楼价见顶、2007年英国楼价见顶等。东京楼价见顶的日子,与伦敦楼价见顶的日子相距达17年。 气候对楼价的影响力甚至大于政府的“有形之手”。例如纽约和芝加哥楼价的韵律差距不大,但与相距较远的其他美国大城市却大不相同,证明政府干预力量不及当地降雨量。除7年降雨量的小循环周期、18.3年中循环周期外,另有44年及90年气温循环周期及80年至120年降雨量大循环周期,形成一个大城市兴起到楼价高潮通常需时91.5年(5个18.3年循环周期)至109.8年(6个18.3年循环周期):1900年起伦敦,1990年起东京,1997年香港,2006年起纽约和芝加哥也同样进入回落期(其间虽然有起有落,但大方向是向下)。 这样的百年循环再推演下去,加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便因此产生了510年东、510年西的经济大循环。 公元第一个500年,是东方兴起、西方衰落的时代。罗马帝国经历了文化高峰,然后王朝由极盛走向灭亡;其时土耳其、鞑靼(Tartars,西方人对亚洲北方诸族之统称)、匈族(Huns)却在东方建立一个又一个强大帝国。 公元5至10世纪,是属于欧洲的。东方在政治上日渐衰落,如中国由隋唐鼎盛走向四分五裂,而西方则见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和查理曼大帝(charlemange)统治下的查理曼帝国的兴起。 到了公元10至15世纪,又势在东方了。蒙古各大汗、塞尔柱王朝的土耳其人(Seljuk Turks)。以及后来帖木儿(Tamerlane)先后建立起版图辽阔的超级大国。过去人类的行为,只是不断地重复又重复这510年的周期和东盛西衰、西方兴盛东方没落的历史。 西方三个111循环 及至15至20世纪,又回到西方雄霸世界的时代。惠勒认为,这510年可分为三个长达170年的中循环期。 15世纪50年代左右,西方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如出现“地圆”学说挑战罗马天主教势力的“地方”理论;然后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发现新大陆,令西班牙国力上升;再到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完成环球航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天文发现支持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tlS)的日心说、牛顿(Isaac Newton)阐释了万有引力的定律等,完成西方经济兴起的第一个170年上升循环周期。 其后荷兰人的航海技术超越西班牙,为发展贸易而出现“银行”、“股票交易所”等现代社会的基石;此后却因郁金香投机热潮,令荷兰鹿特丹的金融地位一落千丈。19世纪20年代,英伦银行的出现,使英国凭着金融优势,渐渐取代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地位,继而建立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帝国。 此后,因贸易而引发工业革命,先后发明蒸气机和内燃机,西方经济正式进入第三个循环周期。 风物长宜放眼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走向下坡,西方经济繁荣的责任由美国接力,然后进入电子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开始出现。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历史及经济循环?因为股市也有周期,短至5至6星期、然后是9至10星期。再长一点是18至22星期、然后是9个月、12个月、18个月、9年、56年、170年、510年……其中,短期趋势会受中期趋势影响,中期趋势又会受长期趋势影响。 如果你相信过去两千年的东西方循环理论,那么公元2000年便是西方经济繁荣的极限,然后开始走下坡。2003年美国通过信贷膨胀的刺激,令道琼斯指数在2007年10月创出新高,从而结束长达510年的超级大趋势。反之,最东方的国家却逐一冒起,进入长达510年的上升大循环。首先是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东南亚等工业国,最后中国、印度也相继加入。(关于东起西落的趋势将在第三章继续深入讨论。) 回首看来,惠勒的理论实为真知灼见,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意,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外国人如欲分杯羹,最好从今天开始教会子孙说汉语,因为50年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系,将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 今天投资中国者纵有不愉快经验,也是一时之事;情况有如两百多年前投资美国一样,其时美国独立不久,只适宜进取的投资者。当一切渐上轨道,则不可同日而语。 P23-P25 序言 像多数人一样,我和仁超先生相识,始于读他的《信报》专栏文章。当时,我在香港工作,不懂广东话,学习方法便是每天读先生官白专栏,凡有方言僻字一概标出,有如学习外文。后来,因为香港人普通话日益精进,我的广东话进步极有限,虽然渐次有了机会与仁超先生常谋面,却始终不能痛畅交流,引为憾事,但先生的文章我总是可以读了,而且,读后总是获益匪浅。 仁超先生写专栏不同于一般新闻人,持的是“投资人身份”。不过,这个投资人又大异于一般投资人,因为他重在以散户身份著文、投资。自1973年至今,近四十载而不断,著文心诚意实,有谋有思,始终以普通人的心思作文章,赢得读者的信任与认可。 据信,仁超先生每日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沉浸在浩如烟海的财经资讯、数据报表之中。投资与投机之辨,数十年来业界聚讼纷纭,其实,证以仁超先生之文、之行,便可了然。其对经济基本面所下愿力,岂是一般摇笔鼓舌之股评家、骤多骤空之投机客所能望其项背? 读仁超先生之文,不难品出“此中有真意”,既可感受到他的细致、敏锐,更可感受到一种眼界的阔大。他密切关注数据,巨细无遗,却并未“见木不见林”。他也谈技术、谈投资理论,却并不胶柱鼓瑟;他常将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却未流于玄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 当前,金融危机还在恶化,真应了巴菲特名言:“退潮之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市场是公正而严酷的,甘苦心得与欺世大言高下立判。 本书作为《论势》、《论战》、《论性》三部曲之一,可视为作者多年观察与思考之沉淀、结晶。对于多年喜读仁超先生专栏文章的读者来说,更可系统了解作者的见解,潜心阅读,可取得认知上的升华。亲切有味、幽默浅白,也许在仁超先生为文章余事,但是,对财经媒体同仁来说,却足资借鉴,在专业与通俗上求得平衡。 此书为适应内地读者阅读需要,内容上有所调整。同理,内地读者也应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书中的经验之谈,毕竟香港与内地市场的成熟程度、法治环境、投资文化是极不相同的。在萧条经济下,内地股市却常冒“虚火”,令人诧异。马上。创业板又要推出。读者诸君须时时牢记仁超先生警示:切莫“想也不想就信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仁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05192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2009049237 |
中图分类号 | F830.5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