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河沿日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北河沿日记》作者苏民生南人北居,入乡随俗,但好像并没有什么水土不服,反倒是他对北京的观察更为深入,更为细腻。他能将"室中灰尘满积,使人神志颓丧"的消极转化为积极的北国风光,"北方大陆常为黄尘所充斥,以佐其雄浑鸿蒙之气象,试登西山遥望永定河一带,当知吾言之不谬"(《榆树馆日记》)。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番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

《北河沿日记》收入的十多篇文章,均选自民国时期的《舆论周刊》、《艺文杂志》、《中国文艺》、《朔风》等杂志。《艺文杂志》乃周作人主编,水平之高自不在话下,它里面有三部日记,其中一部便是本书收录的《北河沿日记》。此外,除《舆论周刊》出版于1937年3月外,其他三种均为日本占领北平(今北京)后所出文艺刊物,而艺术家辞典里没有提及苏民生沦陷时期的任何一篇文章,这也正是出版此书的意义之一。

内容推荐

《北河沿日记》收录了苏民生的日记、散文、诗书画评论等十余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他的日记、散文,有许多关于老北京风情人物的记叙,其中提到的一些地方,至今仍然存在,譬如榆树馆,就在今天的西直门附近。也有一些地名已经发生了变化,譬如骆驼庄,应是罗道庄的旧称,现如今不光名称变了,文章中所描绘的村落景象亦不复存在,今昔对比,颇有些感慨在其中。

苏民生年少时便对绘画发生了兴趣,后入日本京都大学专攻美术和美术史,从此与书画便有了一生的缘分。苏民生颇擅长中国书画的鉴赏,本书亦收录了一部分他对于诗书画的评论文章,譬如《游居鉴赏录》、《故宫书画略评》等,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对于一些我们耳熟能详或未曾耳闻目睹的作品一番不同的解读。

书中还有一些苏民生所记的日常小事,颇有意趣。譬如他有一大段文字评说各地厕所的异同,说日本的厕所清洁“而稍嫌局促”,“洋式厕所虽干净而发闷”,“江南马桶虽便利而放置房中,不得其所”,“当以北京天津厕所为佳。……其厕所整洁宽敞,通风防臭俱颇完备。堆石灰于坑旁,……故无臭气熏人”。这一番对于所谓“五谷巡回之所”所发之宏论,读来让人不禁莞尔。

目录

榆树馆日记

国画的现状及其将来

西郊杂记

故宫书画略评

论《巢经巢诗钞》

无心集

燕京漫笔

游居鉴古录

北河沿日记

保定纪行

秋明录

过去的新年的回忆

癸丑纪夏

试读章节

快要到年关了,家人就忙着往街上买东西。过年的糖果以花喜狮子糖为大宗,是用炒米和糖汁做成狮子及绣球。染上彩色。狮子由许多层片状的狮子,合成立体的狮子,形如宫殿或寺观前的狮子,下有台座。此种糖果由别处运来,售主大半为乡间妇女,以巨形筐篓装盛,背到我们家乡。在市集上贩卖。肉类以猪头为主,腌为腊味,全由家中妇女一手做成。将近年底,家中大行扫除,挂字画,写春联,贴春联。清末最讲究撰对联,盛极一时。大概左右均齐的美在中国最为发达。文字的对仗也只有中文发挥尽致。中国文化每逢极盛时代,必有一番均齐美的高度表现。汉代的赋,六朝与唐的骈文。明代的八股,清代的楹联,都蔚为大观。这种均齐美想必是大农业国大平原文化的象征,予人以齐庄中正之感,永恒安定之感,也可以说正大光明,中正和平,或中庸之感。大伯父喜撰对联,每次新年,家中各处满换新句,无一重复,信手拈来,清新剀切,为人所乐诵。宣统初年新年门联云家国盈虚皆有数朝廷统绪又从新。因三伯逝世未久,故出此感慨之言。后来写春联的工作派到我身上。堂兄湛恩笑我人未老而字如老人所写。那时的塾师段先生年逾耳顺,他的枯瘦的书法不免影响于我,挂画第一须挂祖考妣影相于堂屋。正中壁上。都是纸地墨画加彩,裱成卷轴,其情形还历历如在目前。左右墙壁上悬挂字画,为四条或八条屏幅不等。有一次挂出外祖父替三祖父画的纸本水墨渔樵耕读图。对面为当时某著名画家的着色花鸟。父亲特意指点我,并且说他的画无人能及,但只欠学问修养而已。尊重士大夫画的传统思想是很普遍而且深刻的。我又画了两张花卉分贴在左右的两房门上。本来应该贴吉祥的木版年画。祖先影相前面供桌上摆着狮子花喜糖和麦苗的盆景,以及其他供物。点着红烛,烧着炉香。供桌正面挂着绣花桌围。地板上撒上松针,铺好拜垫。松针撒地,据说贵州也有这样风俗。我们家乡不止新年如此,就是平常办婚丧大事或在寺庙里办什么会也常用松针铺地,以代垫席。酒菜都摆在地上,席地而坐。尤其是上坟时候,这样用饭,耳听松涛,眼看风景,别有风味。庭中必临时植松树以壮观瞻,也可以悬挂爆竹。过完年再拔掉。是由乡下人从山上斫下运到城里来卖。是一种赤松。门楣上贴人胜,在长方形的红纸上錾出透漏的人物花文和吉祥语。最难忘怀的是惠风和畅的匾额和人胜的因风飘动。所谓"人胜参差剪,玉钗头上风"是也。门神也令人憧憬。城里所贴的有富贵气,乡间所见的有野逸味。猪圈门上也粘贴木版印刷的猴像。在肮脏龌龊的渊薮里,居然放出异彩。送灶王爷上天的那几天,用饴糖分给小孩吃,藉此封口,不许胡言乱语,以免灶神上奏玉帝。除夕守岁。大人们在厨房里预备吃食,几乎彻夜工作。老人和小孩在房里围着炭火盆谈笑。火盆用铁铸成,浅如洗脸盆,大小不一,安置在方形的木架上。大家坐在高凳或椅子上,脚搭在火盆架上边烤火。单人多用手提火钵,钵为瓦质,置竹篮内。生火用扇子打风或用口吹,或提住火钵往左右来回摇摆,打起风来。立刻就会看见炭火呼呼地燃烧。年青人胆大把火钵提着在空中画圈子,也不会脱落。大家还拿来比赛,看谁打的圈子多而且快。可是一到过年,天气渐次暖和,火钵多半收藏起来,这种现象就不大见了。除夕封大门开大门都有一定的时间和仪式,并且还要燃放鞭炮。家家如此。所谓"爆竹一声除旧"是也。一阵一阵,前后继起的爆竹的声音打破深夜的沉寂。真有"以前种种从此死,以后种种从此生"的气象。爆竹的红色有一种朝气,使人兴奋,火药的气味能辟除邪气。空气中荡漾着青烟和清新的气味。确实可以使人多少变化气质。黎明以前祭天地,祭祖先。拜年,然后煮吃江米酒耳块。耳块似年糕,系用米捣成,常泡水中以防干裂。鹤庆所出最佳,质皙白缜密,江南有此物。进餐以前,把筷子齐好放在碗上,两手捧碗齐眉,口念供,然后使用。这种仪礼平常吃饭也不可缺少。汉梁鸿孟光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可见此礼由来已久。至于案是碗呢还是如同日本所用的几案的托盘呢,颇值得研究。新年穿新衣,出门拜年。在街上到处听见恭喜恭喜的声音。街道和人家庭院在除夕就打扫得非常干净。元旦不许用刀切菜或往地上倒泼洗脸水,所以元旦真有一种沆瀣之气,清新太平的气象。挨门傍户参观春联也很快乐。在家中老幼男女齐集庭中用大碗放地上执骰子,呼红唤顺,腰缠钱贯。有的一手包揽,有的孤注一掷。运气之赌,一年一度,不伤和雅而大有神气。执骰子的大碗的锵琅琅的声音很清脆,有引人的魔力。可惜我有点弱不好弄,浪博得"少年老成"的虚名,遇事总是静观的时候多,老怕明镜止水般的心境因风起皱。所以新年的那些大热闹场也殊少参加。印象顶深的事情还是跟父母兄弟姊妹们上外祖母家拜年。一出门外,就对着漪漪的一丛绿竹,旁边竖着一枝桅杆,高逾数丈,上挂红色天灯。这灯每晚放下来添油点火,再拉上去,通宵不灭,也是黑夜的一种标帜。竹林东方是一株槐树,北方靠着节孝祠的一带白墙。竹林南方下边横着小河。解冰以后,春水从西方农场流来。水源地是老君山的一些龙潭。水入城向四处分散,沿街过巷,清浅可爱,颇似山东济南。新年看春水如油,源源而来,从门前流去。顺着水边,经过许多街巷。尤其是水寨,水特别多,汇为深潭,可以濯衣洗菜。河畔植柳,相映成趣。傍城根而行不久即出东城门。取小径就穿过一些村落和稻田。走大路便是石板道,遇着卖饴糖和其他芝麻糖,云片糕的小摊,就不免买点解馋,新年初吃什么都有原始开初的意味。越往东走,地方越开旷,空气越清新,走到一条河边,再顺水南行。河岸为沙土,树木夹岸,水极清浅。迂回曲折,一望无尽。走一会才远远看见一座石桥在密树林中。石桥这边在路西横亘着一所院落,就是外祖家。门前非常清净。院子很宽大。房屋系新筑,不加油饰。窒全高朗,素朴整洁。我们向外祖母和舅父母拜过新年就往外跑,作种种游戏,我最喜欢在大门外远眺东北方的大雪山,日光照耀,皑白如银。新年聚餐以前,先上二楼进香上供磕头。神龛中央为天地君亲师牌位。设备极其简朴,和城内的人家两样。外祖母也是慈祥和蔼勤俭素朴,喜欢清静整洁,是大自然中的天然的女性,没有一点尘俗气。我由己酉到辛亥在家过了三次新年。回想起来,与新年相关联,大雪山和外祖母给我印象最深。现在年近知命,趁此新年将十七八岁以前过去的一些新年的记忆唤醒,也不为无益。但愿如同鄂滋萼土(Wordsworth)所说,永远不失其赤子之心,庶几无愧于天乎。

P138-144

序言

“海豚书馆”缘起

沈昌文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河沿日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民生
译者
编者 谢其章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29065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9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15295098
中图分类号 I266.1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9
12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