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灯草花儿黄/毛泽东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灯草花儿黄》是中短篇小说选集。作者恨铁出生于乡村,就职于县级新闻媒体。这样的环境,让其作品选材大多来自于乡村。农村小媳妇儿、乡村基层干部、留守老人、走出乡村进城谋生的“问题”女人……书稿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民俗乡风,有令人扼腕的情感纠葛,有出其不意的“小智慧”……

内容推荐

《灯草花儿黄》记述的也是一群“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从恍若灯草火光的旧时农村小媳妇儿,到云彩一样进城打工者,凄切与悲怜,挣扎与幡然,女性依然是作者的怜悯者;从“左眼跳右眼缩”的纠结,到“七个老人八颗牙”的空村,直至“三月毛毛”的喧嚣,则是作者对养育他的那片厚土的隐隐阵痛,以及丝丝期许。

作者恨铁想为自己的故乡竖起“好大一块碑”吗?说不清,跟你说不清白,跟谁也说不清白……

目录

迷失的云彩

灯草花儿黄

七个老人八颗牙

三月毛毛不过年

左眼跳右眼缩

好大一块碑

后记

试读章节

迷失的云彩

我没法否定,干我们这行的就像外面人想象的那么无耻下贱。我承认我们或许已经没了廉耻,可那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真的,第一次接完客时,没一个人不哭的,就像小时候在深山里迷了夜路那样又急又怕,就哭了。当然,这时会有人来安慰你,没事没事,有了第一次就没事了,这就是道理。我们就是在这种道理中一步一步朝前走,就像小时候坐梭梭板,城里人叫滑梯,只要坐上去你就根本无法停下来。……

我不想说我的第一次了,好在现在我不是那时的我,我已经是这个行当里出色的人物。

我怕什么呢?我已经定好了目标:赚足20万元就不干了。我想好了,赚足20万之后,我就回老家去嫁人,没人知道的。我真名叫二妹,在这里我叫心仪。没人知道我曾干了什么。我才不会再回那个山村去呢!父母不在世了,哥嫂从来就不值得我牵挂,14岁我出来打工,本身就是哥嫂的主意。我还回去干啥?我会在县城买套房子,10万元足够了,然后找个自己满意的男人嫁过去。不信你等着瞧吧!那么,现在我还担心什么?我唯一担心的是生意不好。

眼镜男人出现在春节临近的一个烦人的日子。准确地说,是2002年腊月二十四的中午。你们也许不清楚,干我们这行的最怕过节,每到过节,我们的生意便要差许多。按文人的说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我想有个更重要原因就是过节单位放了假,放了假,那些男人们大都被老婆关在家里了。还有,每到节日前夕,公安部门便一窝蜂地行动了,好几个警察还找过我,让我给他提供线索,……于是,过节时的生意再差也只好干着急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姐妹干脆回家度假去了。可我不想回去,回去有什么意思?除了可爱的小侄子,家里没一个人可让我牵挂的,所以我怕过节。前几年盼过节,那是因为收入再多没自己的份,现在不一样了。姐妹们大都走了,我真希望也能找一个地方,像她们一样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就因为这样,当老板娘叫我过去,说有个男人想带我去过春节,我马上爽快地答应了。尽管他出的价钱并不高,一星期才1000元,当然,他得包吃包住包行,还能不能再加点?

他说:“我……”他的神态跟以往的客人都不一样,说了个“我”字便半天没下文了,然后一个劲地推眼镜,其实再用一点劲,把眼镜推上去后往里按一按,眼镜就不用再推了。可是他就那样一次一次不断地推,推上去了又让它滑下来,然后又推,脸都推红了。

我想,这么个连话都不敢说的窝囊家伙也来找小姐?还要带一个星期?我忍不住笑了。我想他大概在考虑价格。才1000元,老板娘还要拿210元,我能高兴得起来?不想去了,可谁让是这该死的春节呢?一连三天,我才接了两个客人,……眼镜终于从眼镜里推出一句话:“只要你扮几天我女朋友就行,不要……”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但我没多想。我想他肯定是不好意思,或者想以此作为条件讨价还价。我一面后悔自己不该这么爽快地答应,一面马上给他施加了压力:“那当然啦!这只能算台费,要特殊服务的话得另外再给小费的。”

他扭头望向门外,声音像蚊子呢喃:“好吧。”

为了不至于受骗,我还跟他签了一份文字协议。我想好了,跟我签了协议,如果他违约,我就把这协议复印几百份,有老婆孩子的送他老婆孩子,有单位的送他单位领导,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送给纪委,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就算是外企老板,纪律约束不了他,我也会送给他所有的同事朋友,我看他脸面有多厚?再不行送到新闻部门。

不信你就试试,看我敢不敢。我怕什么?我一个早就不要脸面的人怕什么?你看现在,当我提出签协议时,“眼镜”不就磨磨蹭蹭不太愿意?当然,我知道他不愿意的原因绝不是想毁约,而是怕这事传出去不那么光彩。

我说:“只要到时候你不违约,结束时我会将协议归还给你。”P1-3

后记

恨铁:阳光照耀风雨兼程

(后记)

小时候在农村,恨铁吃过很多苦:6岁上山砍柴,因为中暑险些没命;每到初春青黄不接的季节,天天把当地叫“瓢儿菜”的一种菜梗当饭吃,一吃就是一个多月。在许多人把红薯当作上等食品的今天,他依然不愿吃哪怕一次,他说那是小时候吃得太多,现在看到就伤心。读小学的时候,为了赚工分,哪怕小孩一天才3分工,每10分工才2毛多3毛钱,但他每到假日都要拼命去干。17岁那年,他中考以全县第十三名考入重点中学,因父亲病重被迫休学回家一年。一年里,他想自己赚足学费再复学,跑到石灰场卖苦力,为了一担矿石可以挣到2毛钱,他把目标定到250斤(每百斤8分工资)……想不到第二年,父亲撒手而去,恨铁又是家中四兄妹的老大,他只得彻底放弃学业,撑起那个贫瘠的家。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他先后烧过木炭、学过篾匠、干过锯木匠,就不用说栽田打土块了。

这种日子实在是太苦了,凡是人都想改变,恨铁也不想就这么过一辈子。19岁那年(1984年),乡文化站招聘辅导员,经过层层筛选,没有任何背景且连高中都没有上过的恨铁,竟然赛过几名高中生,成了一名依然是农村户口,但可以留在政府机关谋日子的临时工。就是这次转机,让恨铁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没有其他更好的路,恨铁便选择了写作——因为当时县里有文件规定:只要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3篇文学作品,就可以转为国家干部!

恨铁选择文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童年和少年,以及青年时代的苦难,使恨铁懂得只有文字才是他倾诉的工具。多年前,他已经悄悄地拿起了笔。他用笔,诉说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他的父亲和母亲,还有周围的父老乡亲们在穷困中挣扎的生活。这种自觉的文字的倾诉,使恨铁痛楚的心灵得到了些许安慰。

可是,恨铁毕竟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尽管他写了又写,寄了再寄,一连许多年里却始终没有发表哪怕一篇作品,但是,恨铁始终没有放弃,1985年到1989年问,他年年同时参加《春风》杂志、《湖南文学》杂志的文学函授学习,在老师们的指点下,恨铁慢慢地进步了。其中的艰苦,只有恨铁本人才知道。

1993年上半年,恨铁终于发表了处女作,而且是在国家级刊物《青年文学》发表的。恨铁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短篇小说《走出浪漫》。不久,恨铁的散文《电影回到俺们村》,又在《湖南文化报》上发表了,散文《新米饭陈米饭》也发表在《常德日报》上,还有诗歌《想你》,在《湖南广播电视报》发表。短短一年里,恨铁写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都发表了。但遗憾的是,凭文学作品转干的政策这时已经不再有效。  好在机会从来不会忘记有准备之人。1993年年底,当地县报《石门晚报》创刊,尽管只招聘一人,尽管文凭要求“大专以上”,但只有初中文凭的恨铁被破格录用。恨铁被破格录用进《石门晚报》,再次证明:一个人只要努力,只要时刻准备着,总会有机会,实际上,是阳光一路照耀着恨铁前进。

恨铁进到报社后,几年里,文学作品写得少了。

到报社不久,报社领导先是为他解决非农业户口,然后还让他妻子和孩子由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恨铁明白:领导很重视自己。恨铁得对得起领导,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抱着感恩的心态,恨铁把所有精力放到了工作岗位上。一晃就是5年,恨铁几乎跑遍了石门的山山水水,写遍了石门的人和事。家乡的小人物和平凡事,常常撞击恨铁敏感的心灵。实际上,这5年的时间,不仅累积了恨铁的生活,也磨炼了恨铁的心灵,为恨铁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恨铁与《青年文学》原主编李师东老师见了一面。李老师是恨铁小说处女作的责任编辑,并接连编辑编了恨铁两个短篇。尽管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李师东老师见到恨铁的第一句话就是:“恨铁你怎么停笔了?”问过这句,李师东又指指随行的湖南作家肖仁福(长篇小说《官运》的作者),说:“你看肖仁福,1997年才在《青年文学》上发小说,现在马上要出长篇了。你真是可惜啊。”

就是这次会面,恨铁重新开始文学创作。

从1999年起,恨铁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写了再写,投了再投。1999年至今的16年里,恨铁先后在《北京文学》《上海小说》《啄木鸟》《星火》《湖南文学》《广西文学》《清明》《芳草小说月刊》《黄河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40多部(篇),散文、诗歌若干。大概因为恨铁出身低微,他的不少作品也总是与“低微”相关,写小姐,写小偷,写混混……更难得的是,他总是用平视的眼光,用一腔真情看待我们平常人眼中的“边缘”阶层。他说他记得一句不知道出处的话:我在悄悄地下贱,你在高贵地无耻。我想,这想必就是恨铁之所以怜悯那些“边缘人”的动力吧。

恨铁再次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正是文学市场不景气之际。但恨铁的行动告诉我们,他的文学路再也不会停止。发了,写;不发,还写。这时候的恨铁,已经是用整个身心来爱着文学了。

作者系著名作家、《北京文学》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灯草花儿黄/毛泽东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恨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9793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523105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8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