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瑟·黑利所著的《最后诊断》是作者早期的作品,现实性非常强,但预测性不足,甚至没有对医疗行业的深入揭露,也没有提出问题,只是一部现实性的医疗作品,适合拍成医疗剧。
当然作为现实性的作品,丑恶面还是有的,不过似乎不涉及体制性问题,只是观念性,即老年的医生们固步自封,结果害死了患者。但是又有着无可奈何,毕竟医生行业过于专业,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经验,如何新陈代谢怕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整体来说不如作者的其他作品。
图书 | 最后诊断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阿瑟·黑利所著的《最后诊断》是作者早期的作品,现实性非常强,但预测性不足,甚至没有对医疗行业的深入揭露,也没有提出问题,只是一部现实性的医疗作品,适合拍成医疗剧。 当然作为现实性的作品,丑恶面还是有的,不过似乎不涉及体制性问题,只是观念性,即老年的医生们固步自封,结果害死了患者。但是又有着无可奈何,毕竟医生行业过于专业,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经验,如何新陈代谢怕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整体来说不如作者的其他作品。 内容推荐 由阿瑟·黑利所著的《最后诊断》是一部情节跌宕、悬念迭起的讲述美国社会医疗行业状况的长篇小说,小说主线是三郡医院的各科医生与行政人员努力经营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艰辛过程。其中病理科的皮尔逊医生作为保守力量的代表,以其资历和顽固的性格给医院发展带来了不少麻烦,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革新与守旧力量的斗争中,小说穿插叙述了几个典型病例和人情故事,道尽了医疗行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在主楼的另一头,门诊候诊室已经坐满了病人。他们比住院部里热到难忍的工作人员要幸运一些,因为被叫到号以后,他们将走进和候诊室连通的6个有空调的诊室当中的一个。在门诊部工作的6位专科医生都在市中心漂亮的写字楼里独立开业行医,但由于私人诊费比较昂贵,因此付不起或不愿花那么多钱看病的病人在三郡医院便可享受到免费医疗。 在耳鼻喉专科的麦克尤恩医生清凉的诊室里,鲁迪·赫尔曼老人正舒舒服服地倚坐在检查椅上。他平日里做零工,只是在家里逼着他工作的时候才出去找点儿事做。老先生近几年来耳朵越发不灵光,可是他自己倒不怎么在意。有时候,听不见也自有其好处,特别是监工给他布置工作,或者催促他手脚快点儿的时候。不过他的大儿子坚持让他来检查耳朵的病变,于是他就来了。 麦克尤恩医生焦躁地从老人的耳朵里把耳镜取出来,挖苦道:“你要是能把耳屎清理干净点儿,可能就能听清了。” 其实,麦克尤恩医生很少对病人表现出不悦。昨天晚上他和妻子为日常开销的事发生了争执,今天早起吃饭的时候,妻子竞然还哕唆个没完,他心下烦躁不安,以至于他在从车库把新车倒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汽车的后挡板给撞弯了。 鲁迪讨好般地抬起头问:“您说什么?” “我说你要是……唉,算了,没什么。”麦克尤恩正在琢磨着这位老人耳聋到底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耳内长了小肿瘤。这是一个很难鉴别的病例,因而立刻激发了他的专业兴趣。先前的烦躁情绪一扫而光。 “我没听清。”老人又在问。 麦克尤恩提高声音说:“没事!我是说没什么!”此刻他倒是庆幸老人耳朵聋了,有些后悔自己刚才发了脾气。 在内科的综合诊室里,体态肥胖的内科医生汤因比用刚吸剩的烟屁股点燃了另一根烟,仔细观察着桌子对面的那个病人。在他分析病情的时候,觉得自己腹部有点儿不适,他暗想这一两个星期是不能吃中餐了。不过,这个星期已约好了两个饭局,下星期二又将在美食家俱乐部聚餐,他觉得不会太委屈自己。判定病况之后,他就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对病人说:“你的体重超标了,要节食。还有,你最好把烟也戒掉。” 距离门诊室大约二三十米处,三郡医院病案室负责人米尔里德小姐正汗流浃背地在人来人往的楼道快步穿过。她一眼看见自己正在找的那位医生就在前边,转个弯消失在了拐角处,于是顾不得辛苦,连忙小跑几步追上去。 “皮尔逊医生!皮尔逊医生!” 一位上了年纪的病理科医生停下脚步,他把含在嘴里的粗大雪茄挪到了嘴角,不耐烦地说:“怎么了,你有什么事?” 娇小的米尔里德小姐,穿上她最高的高跟鞋才刚够一米五,她在皮尔逊医生尚未发火前脚就已经软了。但是对于一个52岁的未婚女人来说,病历、表格、档案就是她的整个人生。最终,她还是鼓起勇气说:“这里有些尸检报告要您签字,皮尔逊医生,市卫生局需要副本。” “我正忙,下次吧。”真是不巧,她正赶上乔·皮尔逊脾气最坏的时候。 米尔里德小姐坚持道:“医生,麻烦您签了吧!很快就完事的,我找了您三天了。” 皮尔逊勉强答应了。米尔里德小姐递过了报告单和圆珠笔,皮尔逊拿过来走到一张桌子旁边,一边草草签上字,一边嘟囔:“我连签的内容是些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谁的?” P(4-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最后诊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阿瑟·黑利 |
译者 | 夏冰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636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6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2016134463 |
中图分类号 | I71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4 |
宽 | 15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