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扬之水所著的《物中看画》收录扬之水名物研究文章十二篇,作者在本书中集中关注绘画、雕塑样式和工艺品图案,一一考证这些图像描摹的人物身份、图像样式的来历,由此进出中国古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讨论中国古代若干家居布置、使用器具等,同时作者通过对图像中人物身份的讨论揭示了绘画对铜镜、石刻、盘盏等工艺品图案样式的影响。
图书 | 物中看画(精)/棔柿楼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扬之水所著的《物中看画》收录扬之水名物研究文章十二篇,作者在本书中集中关注绘画、雕塑样式和工艺品图案,一一考证这些图像描摹的人物身份、图像样式的来历,由此进出中国古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讨论中国古代若干家居布置、使用器具等,同时作者通过对图像中人物身份的讨论揭示了绘画对铜镜、石刻、盘盏等工艺品图案样式的影响。 内容推荐 由扬之水所著的《物中看画》中讲到中国的艺术,自古以来是生活的艺术,早期的“裁道”,其道,为礼乐制度。而初刨时期的扎乐制度本身即是一种合于生活节奏、食于人情冷暖的艺术,贴近生活,自然也贴近人情。在今人所渭“狞掰”的造型与纹饰中,其实有很多温暖,乃至温柔的东西,漫溢予《雅》《颂))的虔敬与自省恐怕与它是一致的。雨彼时礼与人情的贴近亦即礼的日常化生活化,便最足令人向慕。观“物”所追踪的古人之日常,也每每使人感到琐碎中有着谐美和秩序。 目录 工艺品中的人物故事图 宫牧变尽尚娉婷——毛女故事图考 雷峰塔地宫出土光流素月镜线刻画考 “千舂永如是日” …泸州宋墓石刻中的生活故事 附:交椅与栲栳样交椅 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散记 从《闸口盘车图》到《山溪水磨图》 有美一人——历代美人图散记 《李煦四季行乐图》丛考 乾隆趣味 ——宁寿宫花园玉粹轩明问西壁通景画的解读 附:“二我图”与《平安舂信图》 物中看画——袁旃新作精品展散记 索引 后记 附:初刊之篇名以及期刊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物中看画(精)/棔柿楼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扬之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751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2 |
CIP核字 | 2016178459 |
中图分类号 | K879.4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6 |
宽 | 17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