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奇才主编的《洮州记忆》大多都是挖掘历史、享受自然、感受生活、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激励人生的大美之作。
近年来,临潭县委、县政府从“文教兴县”战略和打造大美洮州的高度出发,以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为号召,着力推进临潭文化的繁荣发展。《洮州记忆》的出版,彰显了临潭文化大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了临潭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图书 | 洮州记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敏奇才主编的《洮州记忆》大多都是挖掘历史、享受自然、感受生活、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激励人生的大美之作。 近年来,临潭县委、县政府从“文教兴县”战略和打造大美洮州的高度出发,以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为号召,着力推进临潭文化的繁荣发展。《洮州记忆》的出版,彰显了临潭文化大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了临潭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内容推荐 敏奇才主编的《洮州记忆》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录三十多位甘肃临潭籍作家发表在临潭《洮州文艺》杂志上的文章几十篇。文集作者以临潭独有的历史文化、众多的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创作源泉,深入阐述了洮州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深厚底蕴。书稿集中展示了临潭县文学创作的成果,为临潭县文学创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目录 大赋洮州 大赋洮州 临潭赋 洮州日记 新城寻古 夕阳下的洮州卫城 一首洮州的歌(外一篇) 回望洮州烟云中 苍烟掠过古城(组章) 走近洮州第一堡 秦腔 乱世英雄(外一篇) 洮州亲情 前定里的怒江 万千感慨说娘亲 铜灯盏 洮州娘娘 红尘往事 母亲的眼泪 通向母亲的路(外一篇) 二姨 洮州山水 马莲滩 诗情画意鹿儿沟 幽谷中,渡你!渡我! 冶力关赋 洮州·洮州(外两篇) 烟雨西崆峒 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 梦洮河(外一篇) 洮州寄语 庙山记忆 冶木西峡风光奇 梦回冶力关 盘桓冶力关 忐忑冶力关 洮州和江淮人家 诗意冶力关 看不透的“潭”读不完的“关 烟雨蒙蒙冶力关 如诗如画冶力关 幽谷 我与冶海湖 冶力关的秋 俯瞰冶力关 莲花山 春游鹿儿沟 诗意洮州 冶力关之夏 临潭 小镇上(组诗) 最后的黄昏(外一首) 割麦 莲花之歌 阿妈的洮州 我的临潭 洮州(组诗) 炊烟(外三首) 洮州记事(组诗) 感受洮州(组诗) 诗情冶力关 冶力关诗稿(组诗) 诗情冶力关(六章) 关于冶力关的一些词语 赤壁幽谷(组诗) 冶力关兼给某人(组诗) 临潭(组诗) 冶力关(组诗) 冶力关诗抄 诗二首 冶力关茶语 洮州文化 洮州城及端午节迎神庙会 洮州龙神会 洮州万人扯绳闹元宵 洮州卫城:青藏边地多元文化遗存 洮州旧事——扯绳 临潭的立房习俗 洮州古城与江南遗风 东明山的记忆 洮州婚俗 古代诗歌中的临潭 洮州“尕娘娘”服饰 附录:洮州廉政花儿集锦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赋洮州 杨重琦 离开兰州,我沿着唐蕃古道,走进羌人的故乡,走进文成公主的传说,走进哥舒翰的视野,走进草原江淮人家的故事,走进牧马秋风。 6月上旬,洮州正值端午节,天朗气爽,四野碧绿,山泉流水,莺歌燕舞,这里完全没有了兰州式的黄土高原的苍凉单调,大地仿佛拉开了一层隔离的轻纱,眼前的一切魔术般的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蓦然间像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站在你的面前。 洮州——一个与凉州齐名的边塞古城,曾留下许许多多遐思和历史回味。我在街道上行走,脑海里不断跳出诗意的信息。周、秦、汉、南北朝、隋、唐、明、清两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金戈铁马,狼烟四起,分分合合,上演过无数战争的史剧。文人们更对它大加礼赞,“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千百年来,呤咏洮州的诗歌很多,朱庆余咏:“玉门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如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读来令人悲怆;大书法家黄庭坚对洮州相爱有加:“旧地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还有“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可见他把洮砚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友人。更多具有边塞风格的诗在描述洮州:“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番雏人,看郎称觞都护来。”游师雄有:“且喜将门还出将,槛车生致鬼章来。”张耒:“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丁澎有:“百战洮河西备羌。”这些绝唱让人荡气回肠。至于李白和杜甫虽未亲临洮州却也写过咏歌洮州的诗句。诗人们的洮州情结,成了匹夫有责的释怀,成了缅怀历史的意象。 洮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洮州也是融合之地,一次次的战争,腥风血雨,尸骨遍野。洮州是忠诚的卫士,在护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洮州也是友谊的使者,架起了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桥梁。综观洮州的每个片断都联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统一。洮州古为羌地,羌人以游牧为生,依水草而居。炎帝发轫于昆仑山一带,羌族应为炎帝之后。洮州相传炎族的一个酋长就姓姜。姜和羌文字相像,羌人只是炎帝的一个分支,史前时代羌族雄踞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后因匈奴崛起,羌族逐渐从河西走廊撤出,回到了他们的故乡洮州。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吐谷浑壮大,从此洮州陷入战乱。隋朝废郡置州,其间洮州仍是分分合合,直到唐朝时洮州才真正置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大唐帝国国力强盛,身居长安的唐王朝时时感到吐谷浑的强大威胁,因而发起了收复洮州的战役,大将哥舒翰率大军征战数年,打下洮州。从此洮州偏安一隅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宋王朝继承了唐王朝的治国经略,打击与安抚两手并用,也曾使洮州安宁了一阵子,但是整个宋王朝软弱无能,对洮州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在吐谷浑手中。宋代值得一提的是熙河之役。宋朝部队对吐谷浑作战大获全胜,《宋史‘游师雄传》曾记载:“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熙)帅刘舜卿……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千百级。” 朱元璋立国之初,便把目光投向了洮州,在朱元璋眼中洮州是战略要地,朱元璋对洮州的关注是所有皇帝中最具远见的。朱元璋认为中国要安定首先是西北要安定,西北要安定首先是洮州要安定。当沐英等大将军打下洮州之后,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 两千多年间,洮州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战争使洮州成了军事要塞,也成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口岸,一段历史是一段昭示。历史上洮州处处充满了战争的阴云和背井离乡的愁绪。这种意境愁绪造就了独特的洮州文化,成为洮州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 风静月暗。我躺在洮州卫城的招待所,翻看《临潭县志》。招待所依城而建,回首北望夜色中的城垛像一个个雄狮蹲在那里,我仿佛看见士兵在城墙上游动。这座城就是当年明军的前敌指挥部,城里显得很安静,街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你很难想像出在几百年前这里是军事禁地,历史烽烟侵蚀着城堡,有些城墙已经坍塌。4个城门中3个荡然无存而城池风骨仍在,街边的青石路依稀可见车轮碾过的痕迹。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士兵们走来的脚步声和思乡的叹息声。 洮州卫城方圆几十公里内有许多关隘、闇门、堡子和烽墩。卫城是月亮,它们是星星,它们像卫兵一样护卫着自己的主人。临潭境内有12关,冶力关是其中之一。有6处隘口,有6处闇门,有37座小城堡,有上百个烽墩。洮州卫城被紧紧地包围在中央,这样立体的防御体系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洮州卫城是一个孤岛,是明王朝插入吐谷浑势力的一把尖刀。它像一个钉子牢牢地钉在那里,有数十万军民组成的人体防御体系维护着大明王朝的安全,从汉代赵充国在河西屯兵戍边到洮河卫城筑城护国,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飞跃。今天这些城堡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每一个关隘、城墩背后都是一幅战争的画卷。 我走在洮州卫城的大街小巷,也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有着梦幻般的感觉,眼前总是雾化般的显现出明朝时期的风貌。从那街边小巷里,那洞开的城门里,从那不大的小院里,走出了一个个明代的大将军,他们饱经风霜,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却显得淡定坦然……那不是沐英将军吗?他三十出头,雄姿英发,步伐坚定,他在做什么呢?是在部署新的作战方略?还是在思考守护洮州长久之策?沐英年幼丧父母,8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18岁被授予帐前都尉。1370年,被授予镇国将军,掌管天下兵马。1376年,朱元璋命沐英统兵三路进军甘青地区。次年,被授予征西将军。大战土门关,击破吐谷浑防线,取得了洮州战役的重大胜利。沐英是朱元璋的爱将,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如果没有沐英,就没有今天的洮州历史。P1-3 序言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祖国大西北甘肃南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是一个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从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西晋置洮阳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为临潭县。临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处“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之要冲。是陇右地区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既经历了烽火迭起、兵戎相见、金戈铁马、建置多变的纷繁岁月;又创造了民族融合,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茶马互市的独特历史;更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保留了绝版的江淮遗风和纯朴的民俗风情。 临潭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磨沟仰韶文化遗址,是目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发现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址。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遗址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名胜古迹方面,有西晋吐谷浑所筑古战牛头城遗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独具特色的宋金时期的古墓藏;著名的伊斯兰汉学派西道堂及42处伊斯兰教清真寺及古老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寺院。 临潭县既有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也有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黄捻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以及赤壁幽谷、天池冶海、冶木峡、中国第一卧佛和鹿儿沟自然风景区等景观。此外,还有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城堡——“洮州卫城”,已载人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元宵节“万人拔河”活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潭“花儿”,闻名遐迩的“洮州八景”,遍布临潭各地的“龙神庙会文化”、洮州李氏家姓文化和遗留的诸多古堡寨、烽墩和边墙及源远流长的江淮遗风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洮州民俗风情。 临潭既有丰富厚重的地域文化,也有辉煌灿烂的文学奇葩。有先民从江淮带来的先进农耕文化,先后出现了赵维仁、陈钟秀、马景山、陡剑民等一批诗词书画名家。曾创作了令人称诵至今的诗词,他们的诗词立意深远,大气磅礴。进而催生出了灿烂的文学奇葩,孕育了一大批现当代作家、诗人和书画家,可以说,临潭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学底蕴的沃土,也是有着广阔的文学发展前景的地域。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贴进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乡土,享受自然,感受生活,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激励人生,以此来创作出大美之作,用纸上华章见证时代风流人物,歌唱临潭的山水美景。近年来,临潭的文艺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一大批文艺青年崭露头角,他们用激情和浓彩的笔,把临潭纯朴独特的民俗风情、独有的历史文化、众多的人文景观、绝版的江淮遗风、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等作为创作源泉,以此来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及其他体裁的文艺作品3000多篇(首),有多人加人了国家级和省级协会,并获得了省级以上文学大奖,填补了临潭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文学艺术带来了繁荣的春天。文学正越来越紧切地牵动着人们的美好想象。文学给人以享受、以启迪、以陶冶、以激励。她的意义告诉人类:除了物欲以外,还有一座精神家园,那里有真实世界之外的花草树木、风花雪月、山川河流以及阳光空气。而文学艺术担当的,便是去装饰那个世界,从而看到精神世界之美好。文学将清新、典雅的作品奉献给社会,把人的生活、情感,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让文字的光泽始终和读者目光相对,和心灵相通相融,从而得到精神指引,得到灵魂涤荡。 因此上,临潭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为号召,挖掘和宣传临潭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和旅游文化,着力推进临潭文化的繁荣发展,特编辑出版了这部颂唱临潭的《洮州记忆》。 是为序。 后记 从临潭县文联成立后就想出这样一本书,并且在2008年县文联换届后,把办《洮州文学》杂志和出版《洮州记忆》一书列为了县文联的主要工作目标,以此来彰显临潭文化大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016年,中共临潭县委、临潭县人民政府从“文教兴县”战略和打造大美洮州的高度出发,以“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为号召,着力推进临潭文化的繁荣发展,决定编辑出版《洮州记忆》,为在今年举办的2016“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洮州拔河节献礼。 本书共录80位作家、诗人及本地作者的118篇(首)作品,基本上汇集了州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及本地作者讴歌和吟诵临潭的佳作。它们大多都是挖掘历史、享受自然、感受生活、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激励人生的大美之作。 本书的编辑从2016年初开始至2016年4月底结束,由于时间十分仓促,再加之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遗珠之憾,敬请社会各界谅解和批评指正。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在《洮州文学》杂志上以描写颂唱临潭的文章为主,其次也阅读搜集了有关书籍和报刊,摘录有关描写和诵吟临潭的文稿,编辑此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临潭县纪委、县委宣传部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甘南州文联主席王永久,甘南州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凌宏,中共临潭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羽,中共临潭县常委、宣传部部长山梅兰等人对编辑出版工作也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临潭勤劳、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各族人民!献给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发展和繁荣临潭各项社会事业的省内外朋友们!献给临潭“大美”的山山水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洮州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敏奇才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6049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9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8 |
CIP核字 | 2016172906 |
中图分类号 | I218.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