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随他的记忆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星形胎记

在有生之年,他有过很多选择。这些选择事后看来大都徒生悲怆。每当此时,他便会希求“重掷一遍骰子”。

除了出身无法选择,选择姓名、情人、工作、朋友时都没有人干涉他,由于耻于开口的出身,他之后的这些选择多了一种义无反顾,好像誓要与过去一刀两断。决定他之后一生命运走向的出身虽然让他多了选择的自由,却也令他丧失了试错的空间。

现在没有人能说清他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不知道他的父母姓甚名谁,他在谈恋爱和填写就职表格时把自己的户籍地和姓氏都有意抹去了。他私自给自己换了个故乡和名字,以一副新生的姿态游走于和他有类似情况的人群中。

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本身不是一个摩登的人,他想要的只是切断过去,让别人无法从他的名字中窥破他有一个糟糕的家乡,同时他也不想用带有异国风情的名字让自己步入另一个极端。

很多和他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喜欢用外国名字掩盖自己的出身,这些名字无疑能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城市混得比较好,但花样繁多的证件往往会让他们露怯,坐在柜台里面的那些工作人员别样的眼光常会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幸好他换过的新名字也很普通,一点都不招摇。他认为这个新名字不属于他本人,他只是暂居在里面的一个旅客,只要时间一到,他就会出来。

他还很年轻,还有很多选择,但最近他一直在思考死亡。在这个当口儿思考死亡,未免有些为时尚早,很多人终此一生头脑里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更不用说在大好年华因为想到死亡而彻夜难眠。他觉得自己终会死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很多时候,他觉得活着就是一个累赘,只不过他有限的体重和身高让他和别人比起来,令这个累赘没有如此沉重。如果他和曾祖父一样高寿,那他这个包袱就会多背负数十年,只有在中途意外死去,才能让自己趁早解脱。他恐惧很多事,唯独对死亡甘之如饴,好像随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这个念头在他改名的时候就有了。

当他下定决心终于要和故乡、姓名告别的时候,幼年时期的惊颤故态复萌,他浑身忍不住哆嗦,灵魂好像被一个大型针头抽走了,徒留无用的躯壳在世上漂泊无依。他的童年并没有和他有类似想法的人那样饱经磨难,甚至称得上幸福美满。看上去幸福美满的童年并未夯实他以后的人生路,让他按照大部分人的轨迹那样有惊无险地走到生命的终点。他没有经历过战争、灾荒,也没有受过老师的自眼,父母也给了他所能提供的一切,真要说有什么让他至今耿耿于怀,还是年少时那堂课上老师脸上无意间流露出的失望神情。

那是他第一次明白让别人失望是一件比死还难受的事。事情很简单,只是因为他没有继续保持优异的成绩。这件事使他很长时间无法释怀,在无数个黑夜想起来时依旧脊背发凉,与其说是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望,不如说别人在他身上押错了宝。这就有点像未尝败绩的赌徒最终输光了一切,别人只会记住他最后的家破人亡,而不会想起他也曾风光无限。那堂课上他始终如芒刺在背,上课的乐趣在同学的交头接耳中、老师面无表情的脸上消失无踪,他第一次想尽快结束这堂课。他全身发痒,好像有无数虫蚁在身体上攀爬,从他的大腿内侧爬到他的脊背上,再从他的脊背上爬到他脸上,他红彤彤的脸颊比那天的夕阳还光亮灿烂。他终于理解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为什么每天都在憧憬下课铃声响起了,铃声就是救命稻草,能把他从令人窒息的坟墓拉回到春暖花开的山坡。他也终于第一次明白了他每年暑假在山上途经的坟墓是何等森严、何等如同桎梏。也是从那天开始,他发现自己在做错事时会脸红,脸红成了他与生俱来的标识,让别人能一眼看穿他的内心所想。再过几年,等到毕业晚会那天,他发现自己喝完酒后也会脸红,虽然别人认为喝酒脸红和酒量好坏成正比,可他没有如是想。事后在其他需要喝酒的场合再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他还是不认为自己的酒量好。不过为此他不安的内心觅到了一个说辞,让他说起谎、做起坏事来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因此饭桌上的酒徒更常灌他酒了。他不是不知道此举得不偿失,但人的一生如此漫长,需要圆的谎如此之多,真的需要借助酒精的力量麻痹自己——

醉也好,清醒也罢,谁能说清酒醉与清醒之间的界限?

P1-3

书评(媒体评论)

林为攀的小说呈现着一种特别的瑰丽,有种夸张的鲜艳和毫无预兆的清冷。这种特质是他区别于他人的辨识度。他用散发着曼妙清香的藤蔓做成火把,在人性的幽暗处执着前进。火光照不亮前路,手中植物却化为洁净的灰烬,他的叙述就是存在着这样纤细的悲剧感。

——笛安

目录

第一章 星形胎记

第二章 无名之地

第三章 莳花荇草

第四章 死亡礼赞

第五章 大地坐标

第六章 不设找赎

第七章 人间喜剧

第八章 落寞长空

第九章 重塑面具

第十章 致献歌者

第十一章 花绳悖论

第十二章 应许之地

序言

——迷宫之城

这几年,我做过许多梦,大都与故乡有关。我的梦里出现了很多故人故事,而且这些人这些事在此之前并未让我挂在心上。没想到离开故乡六年来,这些往昔却光临了我的梦境。这些之前面目模糊的故乡人、家乡事在我的梦里逐渐清晰,有时甚至让我误以为自己正在经历童年。

长此以往,我觉得不光要让他们在梦里相会,还应该用一种能触摸的方式将他们系在一起。就像小时候放牛那样,用一根绳子就可以让一群牛不离视线。我最后真的用这种方式处理了他们,让他们在我的梦境改变之后也能在某些时候顺利记起他们。

这种方式就是书写。

记忆太繁杂了,人物太多了,每个记忆都带有不同的属性,每个人物都长得不一样,要让他们在我的书里和睦相处,我觉得只有“回去”一途,即自己真的回家一趟:拜访健在的故人,倾听还未遗忘的故事。但很可惜,很多当事人不是驾鹤西行,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还有的压根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毕竟在他们漫长的一生中,有太多更重要的事需要记忆了,一无所获的我像被打了一记蒙棍,在自己最熟悉的故乡竟恍若异乡人。

但这也让我顺利找到了书写方式,我决定通过自己这短暂的六年异乡轨迹串起这些梦境。为了让这种怀想或文本更加真实可信,我只好在书里将主人公当成一个弑师者,在他逃亡的路上,在他所躲藏的每个地方,总会遇到似曾相识的人和事,而这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就顺利地让他记起了只在梦里清晰的故乡。就这样,他每逃亡一天,都要经受双重折磨:一重是时刻担心警察破门而入;一重是被理不清的记忆缠绕。久而久之,他变得越来越阴沉,越来越沉默,最后干脆不再开口说话。没想到这个决定此后让他避免了很多麻烦,他是一个南方人,在北方之城只要开口说话,就会被人取笑口音,而在南方正常、在北方稍显矮小的身高更是让他见到人就避之唯恐不及。

口音可以通过沉默掩盖,但身高就像北方冬天的大雪,那么明显,那么刺眼,几乎没有法子将自己藏起来。多么奇怪,矮小的身形居然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从这方面来说,矮难道不是高吗?

直到他来到最后一座城,他决定停止逃亡。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他觉得是时候清理自己的记忆了。在他刚来时,他通过地铁站蛛网般的地铁线路图,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大脑构造,密密麻麻,占据着城市的各个方位。而他的大脑,显而易见,也没了空间储存他多余的记忆。几天以后,他在这座无人认识的城市收到一封陌生人的“讣告”,于是他开始了逃亡以来的第一次精心打扮,穿了一身黑西装,踩了一双高跟皮鞋,以一个北方人模样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葬礼了。

没想到,迷宫般的城市让他迷路了,就像这些年一直让他迷失的记忆一样。最后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了警察局,记忆一下子变得条分缕析,肩头的负荷突然卸下,他的脸上露出一个只有在孩童身上才看得到的笑容。

作为作者,在写完最后一个字的夜晚,我度过了一个无梦之夜。那是一个香甜又温馨的睡眠,就像婴儿的睡眠,那些纠缠我的记忆都有了红绿灯,指挥交警……

我不会再迷路了。

林为攀

2016年9月7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追随他的记忆》是《文艺风赏》常驻作家林为攀首部长篇小说。

小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他高考过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开始讲起;另一部分从他收到讣告去参加葬礼那天开始讲起。回忆与当下皆在一天之内发生。

一个大学生阴差阳错杀害老师、逃亡九年、最后主动自首的故事。在逃亡的最后一年,他在一座城市的无名街上定居下来,继续隐姓埋名。有一天,他收到一个陌生人的讣告,在前去参加葬礼的路上,他开始回忆往事。

编辑推荐

《追随他的记忆》是2016—2017年度备受期待的新浪潮文学代表作。

林为攀的小说整体风格上来说都是迷人的,充满黑色幽默的,给读者的是显现画面感很强。

林为攀是《文艺风赏》常驻人气作者、获得国内多个重量级奖项、被媒体评为新浪潮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这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林为攀文笔透彻明晰,所写的内容非常诗意,像提到(钟乳石是这条暗河的智齿),还有些非常有智慧的、可以咀嚼的话,像(人一开心起来难免失足)而且这些诗意的话并非一味的堆积,而是有节奏感的,有些地方很浓,有些地方就淡一些,但不会特别觉得挤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随他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为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1133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267560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