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复调婚姻/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旭东(1956-),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晋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介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三百余万字。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那个冬天的故事》、长篇小说《成长的疼痛》《高三考生》《疯人手记》及话剧剧本《最后的方舟》等。《复调婚姻/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为其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王旭东著的《复调婚姻/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以刘光华现世的一家三代婚姻爱情故事和他死去后在阴间的“一生”这两条为线索,现实生活中的老两口一辈子吵架,以母亲胜利居多。五个孩子的婚姻各有特色。有凑合的,有两厢情愿的,有从前就钟情后来有机会在一起的,但结果也各种各样。第三代人是年轻一代的择偶标准;阴间的刘光华更能表述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是一部有意思、值得一读的婚姻爱情小说。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此刻,我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一切的焦虑不复存在了,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像风一样飘走了,一切虚荣的渴求也都没有了。我又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面,回到那个虽显逼仄但无比安静的世界,物我两忘,恬然宁静,至多由于母亲养分的不足,蹬几下腿脚。

在我的魂魄冉冉上升飘动的时候,我看见了很多人对着我的皮囊我的躯体,无比激动地在赞美,英雄啊英雄,现在像他这种人可真是不多了。很多围观的人流泪了,哽咽着喊道,快打120呀,说不定还能把这个好人救过来呢。已经有人在拨打电话,焦急地报着警。而作为当事人的我,却自始至终有点无动于衷。我从上空俯视那个依旧血淋淋的现场,对他们的赞美已做到了宠爱不惊,十分麻木,就像站在人群之外,目睹着围观人群背影,依然迷茫地咬啮着雪糕的那个小孩。我也没在乎我原先那个皮囊,他已不是原先的那个我,尽管已被热心的路人用餐巾纸擦抹过了,但还是有暴死后的残迹,我现在已游离在外,他身上的血迹,他脸颊上的污迹,还有他飘落在几米之外的廉价皮鞋,我都不太在乎了。

有人会来收拾这个残局,有人会处理我那个显然已成为交通障碍物的遗体,用不了多久,它也会变成一缕轻烟,随我而去,那时,我们会相会的。如果说,我此刻还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就是我从疾驰汽车边救出的那个小孩,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他并无大碍,只是我方才用力稍微大了点,让他撞到了路边的灯柱上,脑门起了个小肉包,开始还哭不叽叽哼了一会,现在接过路人递过来的杧果,立刻破涕为笑,大口大口吃了起来。这我就放心了。

我想离开这里了,场面太杂乱了。交通已经堵塞,喇叭声如洪水般咆哮,还有远处传过来的,一声高过一声的警笛声,一声高过一声的救护车声。我不想看了。我想去找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我已来到父母所在的世界。我记得,灵魂出窍的那一刻,我喊了一句“我的妈呀”,而且我还记得,听到了一声回应,听到了母亲也喊了一声“我的那个儿呀”,但是,我茫然四顾,却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也找不到父亲的踪迹。我清晰地记得,是我和我的兄妹把她俩送到这个世界,还第一次违背了父亲很久以前对我发过的狠誓,“我死以后别把你妈和我埋在一起”,擅作主张,把我的母亲和他合葬在了一起。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记恨我,真不知道,在那个世界吵了一辈子的他们,到了这个世界,现在是否幸福和睦,如果依然日日龃龉,争吵不休,那我就真的无颜见我那善良的父亲了。

就在昨天晚上,我还梦见了我的父亲,好像他又是刚和母亲吵了架,正气恼地蹲在院旮旯里抽闷烟,我喊他,他也不应。

他们现在在哪里呢,从上空俯瞰,这里的世界可是太大了。有高山,有河流,有大片的森林,也有茫茫的农田,就是一时半会儿看不到人影。我漫无目的地飘荡着,喊一声妈,又喊一声爸,却怎么也听不到一声回应了,我又飘荡了很久,陆续看到了一些鸡鸭狗猪,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人,但依旧看不到我那挚爱的双亲,莫不是他们俩都在躲着我,依然在怨怼我将他俩合葬在了一起,重新绑在了一起……

我的那个母亲和父亲哎……

1

我的母亲是我父亲的第三个婆姨,我的父亲则是我母亲的第四任丈夫。不同的是,我的父亲始终是婚姻的遗弃者,而我的母亲却是在男人们还没有厌倦之前,首先抛弃了对方。

在我的母亲认识父亲之前,父亲结过两次婚。父亲的第一次婚姻,在懵懂之中开始又在懵懂之中结束,大概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伤害。那年他只有十六岁。而他的第一个女人当时已经二十一岁。这个女人,我没有见过,当然,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我也不应当有机会一睹她的尊容。但是,我的大哥见过。

我的大哥不是这个女人的产物,他和我一母同胞。我的大哥之所以有这样的幸运,是他返乡插队去我的姑姑家出席了一次喜筵,突然就见到了我父亲的这位前妻。

大哥说,他那天喝多了酒,浑身摇晃,醉目惺忪。但他还是肯定地对我说,这个女人很漂亮,城市人穿着打扮就是不一样。他之所以有缘见到父亲的前妻,也是因为姑姑那天高兴得有点过了头。姑姑大伯子的女儿嫁给了公社书记的儿子,这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代表奶奶出席婚礼的大哥也很兴奋,他终于有了可以招工、上学、返城的敲门砖,至少有了可以“走后门”的得利条件。所以他那天喝的酒就特别多。还划着拳,喝得五迷三道的。

但就在他沉浸在婚礼的陶醉中,高兴得有点张狂的姑姑,突然在侄儿的背上急切地拍了两下,示意大哥跟他走。

大哥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随姑姑走出了大门。大哥舌头发短地问姑姑:“有什么事呢?”姑姑把手指戳向四五米以外的一个女人:“看,那就是你爸的第一个女人。”大哥没搞清楚她的意思。身子摇摇晃晃地荡个不停,姑姑不得不耐心地再次告诉他,那个女人是父亲的第一个婆姨。

大哥后来向我转述的时候说,他当时突然就醒了过来。他那时二十二岁,还处在对女人颇为好奇的年龄,尤其好奇父亲曾经的女人。所以他没有等姑姑往下叙述,就径直朝那个女人颠了过去。P1-3

序言

现代化进程中的山西文学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将面对,难以回避。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也同样如此。这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来转移。综观世界各国,在这种转化的进程中,都有了不同的选择,并表现出各异的特色。但总的来说,还是目前我们称之为“发达国家”的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其成功的转化有诸多原因,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农耕文明的不发达,以及突出的个人奋斗精神、重利思想、实用主义等有极大的关系。而目前世界上的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则在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进程中,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就中国而言,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耕文明得到了充分发展,并达到了最为繁荣的境界。现在的发达国家在转型早期的生存压力等表现得并不明显,从而一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逐渐固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原生性动力并不强大。从某种意义来看,中国实际上进入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发展境界,那就是,依靠劳动来创造财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有剩余的时间来体验人生的乐趣等等。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主要靠外部的强力推动。就是说,因为先发国家对财富、权力、欲望的强烈追求,在吸纳了东方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之后,骤然表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状态。其商业首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依靠对海外市场的分割,使过去形成的传统的世界市场在大航海时代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工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人类的新发明成几何级数增长。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物质生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而与之相应的是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变革。一种能够服务新的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管理系统逐渐建立,并在血与火之中不断完善。在这样的变革转型中,东方古老的中国受到了西方先发国家的强烈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与新发的工业文明之间出现了严重了错位,并引发了控制、占有与反控制、反占有的残酷斗争。中国从农耕文明的辉煌顶峰跌落,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并反思自身文明存在的问题。在外力的冲击下,中国不自觉地开始了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筚路蓝缕、奉献牺牲,前赴后继、求索奋斗,就是要重新找到国家独立、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实现民族的复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人们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为这样一个艰难而宏伟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中国的文学,同样没有疏离民族的历史追求,甚至在许多关键的历史时刻,承担了开启民智、传播思想、激发斗志、重塑文明的历史重任。在这样一个艰难的充满了探索的转型进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自己最大的智慧与韧性。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基本形成了主权统一、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形态,并以超人的勇气与奋斗精神、惊人的创造力与发展速度迈向现代化。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转化进程中,中国虽然经历了失败、屈辱、挫折,但终于创造了他人所没有的成就。而我们的文学,正是这一历史的亲历者、推动者、表现者。就山西文学来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方阵,当然也是这一历史的组成部分。其努力与贡献非常突出。

首先是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大众化,为现代汉语从知识阶层走向普通民众,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器”到“道”的转变。所谓“器”,就是中国人在最初以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器物先进,因而倡导“洋务运动”,开办现代工厂,引进西方设施,等等。这些努力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来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很快证明,仅仅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能解决问题。之后发生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包括推翻清王朝,建立立宪政权,仿效欧美三权分立及选举制度等等。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制度变革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反而使中国成了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的文化。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进行批判;一方面引进国外的思想如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等等。新文化运动成为当时风生水起的社会思潮。从今天来看,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许多过激之言。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就会感到这些批判背后所表露的急切心情及历史合理性。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把中国人使用了数千年的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从文化发展传承的角度来说,以文言文为代表的中国书面语言具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明意义。可以说,文言文的简洁、精炼、典雅,以及其表情达意的丰富性,是世界上任何语言都难以企及的。这也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但是,从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文言文也具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首先是缺乏精确性。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追求整体感、人文感、艺术感,中国的语言缺少对事物的准确表述。这种特点虽然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文色彩,以及超越了具体现象的整体感,但是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中对事物精确性表达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语言的背后体

……等等。不同于“山药蛋派”风格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首先是题材选择表现得更加多样,其次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再次是创作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山西文学终于形成了从一元走向多样的创作态势。那些坚持以农村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作家们也积极地吸纳了其他的表现手法,使农村生活的表现领域大大拓展。另一方面,山西也出现了典型的所谓“现代派”小说。心理结构、借鉴侦探小说手法的“悬念”结构、无情节结构、意象结构、寓言式结构等等次第登场,宏大叙事与个人化叙事并存一体。这些作品有的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山西作家对文学自身进步的积极探索。

从某种角度来看,山西文学似乎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百年变迁史。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广为关注的小说创作之中,同时也更加丰富地表现在文学的其他领域,如诗歌、散文、戏剧,以及逐渐从散文文体中独立出来的报告文学及传记文学之中。当我们追寻这种变迁的历史时,不能割断由山西而表现出来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从远古以来,这一文明代代相传,承续不绝,其中涌现出众多的仁人贤士。作为个人,他们有自己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成长条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们似乎勾勒出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脉络。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价值选择,以及思维模式。对他们进行研究,并用传记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今天的人们了解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闪光的人文价值,不仅对今天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重建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首先使我们看到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影响力,进而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确立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在这些如星光一般闪烁的先人身上,我们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价值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承续山西文学的精神品格,创作出新的能够表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而对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那些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杰才俊进行文学式的描述,也将是我们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努力。因此,组织编辑出版山西文学“双百工程”,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一“工程”包含两个序列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百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分是已经发表出版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现当代小说。通过集中编辑出版,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回顾审视山西文学某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另一部分是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其目的是推动山西长篇小说的不断繁荣。把它们列入这一工程,即是对文学发展的新推动,也可以延续已有的成果,使人们看到山西文学创作的最新成就及更加生动的面貌。二是“百部山西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山西的报告文学近些年来表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不仅参与创作的作家比较多,出现的作品比较多,而且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其中一些作家应该说是中国报告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时山西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对中华文化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英杰先贤。以传记的方式把这些先人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贡献表现出来,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追寻中华文化的精神、操守、品格,并使我们从先人的风采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楷模和动力,激励我们推动中国的改革发展进步。所以,这也就成为我们的一种责任。相信通过这一努力,既将促进山西文学的进一步繁荣,也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责任。重塑我们的文化形象,展示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与智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复调婚姻/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9319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623996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