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毓老师讲学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许仁图著的《毓老师讲学记》主要叙说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启发弟子的讲学方式。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讲学六十年,讲的都是实学。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要与时俱进,学问有用才算学问。

内容推荐

许仁图著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望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绝学,其拯世真文和不传之秘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村。

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教学六十余年,讲的都是实学。毓老之学重实用,实用当然要易知易行,讲学要讲到听者能懂。他说:向学子讲学,不是大师;跟老百姓讲学,才是大师。

毓老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学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讲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历久弥新,而且玉润珠圆。

毓老用其饱经世患的生命,启迪众多学子无尽的智慧。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

目录

我们拥有毓老师的共同记忆/吴序

毓老师,让大家都知道/自序

第一章 读书百年,读出活学问

 讲学六十年,讲的皆实学

第二章 智慧无古今,古为今用

 读古书存智慧,不为古人化妆

第三章 思想是去思去想

 万物的价值就在乎于性

第四章 学宗素王,一棒接一棒

 熊夫子说《原儒》,毓老师讲“熊学”

第五章 独门绝活,不传之密

 洗心退藏,一字一义

第六章 吾道一以贯之

 贯上始是孔子之道

第七章 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

 岂止日月易新悬,必也盘皇另辟天

第八章 进退以时,时至不失

 不传之学:圣时、权权

试读章节

古今学子年届学龄,都要到学堂、学校读书,当学童、学子、学生;启蒙时,“学”这个字很快学得,由于学生启蒙最重要的功课是读书,所以许多学者,注解《论语》本文第一个字“学”,就说是“读书”;注解《论语》较有名的王肃《论语集解》和朱熹《论语集注》注解“学而时习之”是“以时诵习”、“时时习之”,“诵”即读书,将“学”字解读“读书”,两干多年来,似乎没有不同说法。

《论语》首篇《学而篇》,参照第二篇《为政篇》,“学而”可以说是“为学”,而“为学”不等同“读书”,两者有广狭义和先后之分:先读书而后为学。这个说法,可能有很多专家学者批评为个人知见,究其实是《论语》的记载。

《论语·先进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费邑,是鲁国的县邑,子贡派同门师弟子羔去当费邑县的县长。子路曾当过季氏的家宰,季氏应该很信任子路,鲁国并没有几个县邑,季氏听从子路举荐子羔去当费邑的县长,当然是器重子羔。但老师孔子老脸不高兴,骂子路害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家儿子。孔子的意思是子羔还年轻,学力不足,应该多读一些书,再出来为学做事。子路辩解说:“费县有官员、老百姓,也有代表国家的土地和五谷之神,为什么一定要先读好书,然后再为学做事呢?”孔子因而说了重话:“我就是讨厌犟嘴利舌的人。”

我们细思这章文意,子路派子羔为费邑县的县长,老师孔子不会只骂子路一句话:“贼夫人之子。”应该还说了一些话,其中包括说子羔应该“先读书,然后为学”,子路才辩解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我们再研究文中所谓的“为学”即“为政”,“为政”也包括在“为学”之中,《左传》说:“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政学,先政后学)。若果行此,必有所害。”毓老师也说:“必先学到一个程度,才能从政。”(毓老师认为子路乱期许子羔,把自己的抱负期待子羔实现,那是害了子羔。)

“学”若是不能解读为“读书”,那么,接下来的“时习之”的“习”也就不能解读为“温习”了(毓老师说:“习”是亲自检验生命,实际印证,能够因时治时,乐在其中矣,故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难免有许多学人会怀疑子路虽说过“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就可以将“读书”和“为学”分开吗?何况“学”只是单字,和“为学”二字或有不同。

古书的“学”和“读书”字义不同,也出现在《周礼》。《周礼·地官司徒》说:“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用乡学的三项教学内容教导百姓,并用对待宾客礼仪,敬待贤能的人):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因此,古时教万民的“六艺”即是万民之学。“六艺”包括“书艺”,即读书,而古人之学,还包括学礼仪、弹奏乐器、骑马、射箭、算数等。《论语》有孔子谈射、御的文章,射、御也是学的一种。

《子罕篇》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达巷党人称赞孔子“博学”,而孔子回说“执射”、“执御”,可知孔子时代的“学”字非只读书,“执射”、“执御”皆为学。

《子罕篇》另有一章,大宰问子贡说:“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毓老师讲解“多能”是“学有所得,而能任事”,个人以为,孔子时代以“六艺”为学,琴牢引用孔子的“吾不试,故艺”,“试”是用,“不试”即不为世用。“故艺”,不是故而多学了种种技艺小事。“艺”是“六艺”,“故艺”是故而多学六艺之能。

毓老师讲解《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毓老师说,由这章可知“学”不是“读书”,如果“学”是读书,那么孔子应该回说颜渊读了什么书,不会回说颜渊“不迁怒,不贰过”。当然,就事实而言,哀公想了解孔门弟子的是治世之学,不会想知道弟子读了什么书。P3-5

序言

我们拥有毓老师的共同记忆

凭窗远眺,山物朦胧,思慕的心田泛起难以排遣的苦涩,一路沉重。2011年3月20日早上,我从台南独自搭乘高铁北上,恭送毓老师归返道山,就是如此心情。

两个人追忆一个开启智慧之窗的熟悉老师,有了共同的话题,沉重会分担,三十多年的往事历历依依,有时苦涩也会掺些甜味:2011年3月20日下午,我从台北搭乘高铁回台南,跟从高雄北上悼念毓老师的师兄许仁图同车,一路谈说毓老师,就是这般感触。

许师兄在1971年进入“天德黉舍”,成为毓老师的弟子,我在1977年进入“天德黉舍”读经。毓老师百年读书、四十二年讲学,教诲了百余班万余名弟子,年岁有了差异,多数互不熟悉,甚至未曾见过彼此,我和许师兄竟然在毓老师的最后人间之日首度相逢,毓老师似乎将从事文字写作的许师兄和经营汽车零件业的我牵连一起。往后至今四年,我们两人北上参加奉元学会的会议、活动,都会相约同车,缀拾一些彼此不知的毓老师旧情趣事,并研商如何和奉元书院师兄姐发展毓老师的理念和学问,接下毓老师殷殷期盼的棒子。

毓老师往生后的四年来,我规划出未来在我曾求学的五甲小学、台南一中,能够成立讲经、读经班,许师兄倾力推动。

毓老师不仅威仪且威严,我的孙子看到毓老师的遗像,就很自然地鞠躬。毓老师即之也温,启迪弟子不遗余力,饱经世患的生命中,蕴涵无尽的悲悯关怀。

毓老师讲的学问都是活学问,我在社会常常想起,受用无穷。《论语·子罕篇》孔子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毓老师讲《论语》,讲到孔子不为酒困,露出难得的笑意,说:“古人喝酒,男女老少都喝,孔子也喝酒,他自己得意地说‘不为酒困何有哉’。喝酒要有酒胆,还要有酒量。我年轻一点,可以喝一瓶高粱酒,且喝完还能正常办事!”

毓老师启发弟子的讲学方式,当然不是只自许“不为酒困”,而是接下的话:“喝酒要有自知之明,要有识,有胆,还要有量。一个人成事有智慧还不够,要有识,能识时知机,识当务之急,得先机而行;要有胆,才能将军做,担当大责任,做中流砥柱;要有量,量即是容,有容才有量,能容天下之量才能成大英雄。,’

毓老师重视人性,认为性是父母给的最好本钱,不要浪费人性,成为奴性子。许师兄跟我说,毓老师谈小孩还不懂是非、没有分别,手上拿一把糖球,你要他一颗,他整个给你了,等到他懂了,你要分一颗,他转过头去。

关庙盛产凤梨,驰名台湾,我成立了一家生产凤梨酥的公司。关庙有一个公园,矗立了一个立体大凤梨雕塑。我的孙子一看到说:“阿公,那个比我们家的大!”不久,小孙子告诉我:“阿公,我告诉你哦!那个大凤梨是假的!”许师兄听后说:“你的孙子的话,正是赤子心的最好说明。”我没想到许师兄新作,其中说性童节,把这段写了进去,并且说:“我们在高铁上谈了四年的毓老师,你也写一段做纪念。”

怀念师恩,2014年8月,我特别到长白山天池。长白山是大清帝国的发源地,毓老师九十二岁修了永陵,九十七岁创建了满族研究院,并遗命将骨灰洒布天池。我不知道毓老师的骨灰洒于何处,只能面向闪烁银白光芒的天池合掌膜拜。

《孟子·尽心篇》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毓老师当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之乐,而我和许师兄以及奉元书院的同门兄姐,当以拥有毓老师的共同记忆为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毓老师讲学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仁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7084
开本 32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6240144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