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锋的多重影像
内容
目录

自序:理论的半径与审美

第一辑

 文学的意义生产与接受:六个问题

 文学话语的波长——关于文学研究的访谈

 文学的视角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多维的关系

 论“纯文学”

第二辑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阐释、审美

 审美的重启

 交汇与互动:文学、历史、记忆

 敞开与呼应:文学形式、审美、历史

 文学形式的构成与多边关系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

 研究方法、过度阐释与二元对立

第三辑

 虚构的真实

 经验、理论谱系与新型的可能

 先锋文学的多重影像

 娱乐与大众的两副面孔

 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

第四辑

 压抑和解放:从细节到符号

 文学、大概念与日常纹理

 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

 当代文学、革命与日常生活

第五辑

 散文解读的几个问题

 巨大的文体空间

 文无定法:范式与枷锁

 如今的小说

 虚构的特权

第六辑

 文学理论:本土与开放

 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建:环境与资源

 “寻根文学”的理论后缀

 文学、民族形象与对话

 “关系与结构”中的文学和文化——关于文化问题的访谈

内容推荐

“文学的先锋性”是这本著作的理论焦点,关系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及其隐含的价值转移和博弈,这些问题显示了作者关注的理论半径。从20世纪文学史众多现象的考察出发,作者持续思索社会历史和审美二者之间相互交汇的理论逻辑。相对于社会科学的宏大话语,文学赢得了虚构的特权。虚构是文学介入历史的实践。文学的先锋性恰恰显现为,提炼日常经验内部的历史矿藏,以喜怒哀乐为语言对话社会科学的概念方阵。

文学收缩视野的目的是,让人看到原先无法发现的内容。这是文学拥有的“无名的能量”。在诸多话语系统的博弈之中,审美不再缺席。借助文学的特有方式,审美真正地活跃起来了。

《先锋的多重影像》为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南帆先生的最新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

编辑推荐

《先锋的多重影像》为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南帆先生的最新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由六大部分、三十二篇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论述文学理论的学术文章组成。作者从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拓展出文化、哲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中文学艺术独特的理性发展规律。本书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学评论,而是从文学的本质属性出发,着重区分了本质主义的研究误区,提出文学生存、发展和变化关系主义研究。从关系主义出发,作者从迄今可以历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政治、经济、艺术等等多方面与文学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与限制,对于文学发展与自我创新的未来趋势做了客观的预测。文中区别于一般文学评论作品之处在于注重理性分析,兼顾文学经验,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直接批评和分析较少,多为哲学和数学研究的理性推演分析方式,读来如同参与一场文学的逻辑盛宴,酣畅淋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锋的多重影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54904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06
CIP核字 2016298944
中图分类号 I0-53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