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内容
目录

导言

 一 忽视心灵第三层面,很多问题不得其解

 二 重视心灵第三层面,有助于人生再圣化

 三 本书的基本理路:从述史到立论再征实

第一章 先哲对于心灵第三层面的认知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

一 先秦儒家对于心灵的体认

二 先秦道家对于心灵的体认

三 后世学者对于心灵的体认

 第二节 印度传统哲学的认知

一 对于心灵三个层面的体认

二 对于心灵深层两维的觉察

三 对于第三层面性相的描述

 第三节 西方哲学认知的演进

一 古希腊时代的观念奠基

二 康德哲学的系统性集成

三 康德之后的局部性拓展

第二章 现代心理-脑科学的相关探索

 第一节 心理分析学的相关理论

一 弗洛伊德描述的人格系统

二 荣格所描述的人格系统

三 两种系统的差异与融通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 詹姆士等先驱者的理论

二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三 走向超个人心理学的必然

 第三节 脑科学的研究前沿

一 古典脑科学的各种推测

二 艾克尔斯的身心二元论

三 麦克莱恩的脑进化理论

第三章 心灵第三层面的称谓问题

 第一节 康德哲学的Vernunft范畴

一 康德区分理性与理智的重要意义

二 康德论述“理性”的晦涩与紊乱

三 康德思想继承者的修正或扬弃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志”范畴

一 “志”范畴的历史展开

二 “志”范畴的含义解析

三 “志”范畴的现代价值

 第三节 “志性”是较为合适的称谓

一 “灵性”与“智性”表意的局限性

二 汉语的“志性”具有广阔包蕴性

三 面向当代精神建设的优化选择

第四章 志性在心灵结构中的基础地位

 第一节 情、知、志的层次之分

一 从平面划分进到层次之分

二 心灵的三层面与认识活动

三 心灵的三层面与评价活动

 第二节 志性决定心灵两系列的活动

一 先哲对于心灵两系列的相似体认

二 心灵两系列当是天地之道的体现

三 志性决定心灵两系列的基本趋向

 第三节 心灵的结构图式与文化世界

一 心灵的结构图式与真善美的位置

二 真善美三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三 志性是人寻真持善求美的根基

第五章 体认第三层面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中国哲学倡导的方法

一 为道日损的方法

二 反身而诚的方法

三 寂然感通的方法

 第二节 印度哲学倡导的方法

一 从《吠陀》到吠檀多派

二 数论派与瑜伽派的理论与实践

三 佛学的禅定和瑜伽行法

 第三节 西方哲学倡导的方法

一 柏拉图的“回忆”说

二 胡塞尔的“还原”法

三 柏格森的“直觉”说

第六章 心灵第三层面的广泛体现

 第一节 志性在艺术领域的体现

一 艺术思维的立体结构

二 艺术作品的层次秩序

三 艺术接受的最高境地

 第二节 志性在科学与道德领域的体现

一 信念在科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二 志性在科学方法中的基础地位

三 志性是联通道-德-福的枢纽

 第三节 志性在宗教与哲学领域的体现

一 志性在宗教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志性在哲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 志性决定着宗教与哲学的亲缘关系

 结语

附录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关于心灵第三层面的探讨

 一 人类心灵应该存在第三层面

 二 中外哲学家已觉察第三层面

 三 “志性”是第三层面的合适称谓

 四 心灵第三层面的来由与体现

 五 体认第三层面的方法与路径

后记

内容推荐

胡家祥著的《心灵第三层面探究》挖掘和梳理了中、印、欧三大哲学传统的相关认知与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相关成果,竭不了心灵第三层面既能摄又能生的双重势用,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心灵并存向内收敛和向外发散的双向运动,论证了它是个体与天地合德、达成人生再圣化的心理根据,既是科学活动(寻真)的归趋之昕,又是道德活动(持善)的发源之处,更是艺术活动(求美)的升华之域。因此,深入探究心灵第三层面,无论对于个体的人格建构还是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都且肴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胡家祥著的《心灵第三层面探究》力图兼收并蓄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的相关思想遗产,并与现代宇宙学、心理学和脑科学诸领域的前沿成果会通融合,描画出人类心灵的结构图式,尤其致力于揭显其第三层面在精神活动中既能摄又能生的基础地位,旨在促进人生的“再圣化”,造就与天地合德的理想人格,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寻真、持善和求美,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全书视野广阔,理路清晰,新意叠出,对于当代人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家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98843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6254790
中图分类号 B846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