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费孝通域外随笔(精)/民盟智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社会学家观察世界的光,一部思量对照中西文化细节的研究范本。阅读费孝通著的《费孝通域外随笔(精)/民盟智库》,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内容推荐

1926年至2000年的70多年间,费孝通在学术研究之外写作了大量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在其所写文字中撷取精粹,整理成书。

从费孝通著的《费孝通域外随笔(精)/民盟智库》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世界多国的种种风情:历史与现代、政治与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琳琅满目,犹如万花筒。这是一个社会学家眼中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

目录

我们没有分别

西行杂写

旅美寄言

雾里英伦

自由应无垠

初访美国

重访英伦

传统在英国

留英记

赴美访学观感点滴

访美掠影

访加巡回讲学纪要

访澳杂记

英伦杂感

脚勤

访日杂咏

港行漫笔

能登三日记

英伦曲

访日记吃

清水人形

席间谈絮所引起的

红场小记

试读章节

我们内地的都市,在战时非常的局面下,实在发展得太快了一点。要很多满带着乡土、家庭等传统观念的人;要很多不明白公民义务,不尊重别人权利的人;要很多只想不劳而获,因循苟且,没有创造兴趣和能力的人,合作起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生活集团,其困难是早就可以预料得到的。从社会方面说,我们必然会见到,中古封主在最时髦的西式沙发上发挥他违反人权的威力;我们必然会见到,鱼贯似的摩托车在血汗所筑成的大道上为一二私人累积财富;我们必然会见到,巴黎的舞鞋套上骨节弯曲的小脚;我们也必然会见到,嘴上挂满了新名词的青年在火车上直脚躺着享受他少爷式的体会。这一切,不过是时代的错杂,在中世纪的躯体上穿上现代的时装。

在这种时代错杂中过日子的人,无论他是华屋的主人,或是街头的乞丐,心头永远被各种各样的矛盾占据着。有了威力失去了爱戴,有了财富失去了名誉,有了肉体失去了灵魂。他们一旦在传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没养成自己管束自己的能力,觉得可以任性所为,以致无法无天,社会制裁失去了效力。一时固然觉得痛快,但是人和人一同生活,终不能永远容忍少数人的作威作福,何况在一个人和人联系得如此密切的都市中。在历史上有无数的暴民从都市中发生。时代错杂,人心惶惑,行动失当,个人的不安造成了社会的骚扰,我们可能是在火山口上讨生活!

现代化其实就是都市化,培养都市习惯和态度是现代化的初步工作。现代知识给了我们伟大的动力,微妙的机器,人的确得到了空前的能力,这能力可以生人,亦可以杀人。我们需要对于这种能力加以指导,觅取适当的用途。

为都市中人民做一些生活指导的工作,是目前极迫切的课题。有些人觉得现在社会上所以有种种不满意的事发生是单纯的政治问题,政治改革是万应丹。我不否认政治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我是个念文化人类学的人,总觉得现代政治决不能单独得来,因为它只是现代生活习惯中的一部分。现代生活是多方面的,而且是要逐渐养成的。我们短短几十年中政治上的变动并不能说少,而实际上,变来变去,有多少改革,谁也不敢估计得太高。我们是不是应当反躬自问,这是什么原因?若是我们把现中国的基本问题看成一个文化的转变问题,而把文化看成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也许就可以扩大一些我们应当努力的对象。我们得多注意一些生活的各方面,多养成一些现代生活中做人处世所必需的观念和态度。这样或比整天高呼政治改革更基本些和更切实些,至少也是互相为辅的。

因为我看到这一层,所以对于你们的导报抱着很大的希望,而且愿意尽我的一点微弱的能力帮助你们。我记得在你们的导报发行不久,曾引起一种攻击,说这是表示后方“文化下流”的趋势,更其指责在大学里执教的人不该在小报上发表文章。我当然感激他们把我们的身分看得过高,但是把“下流”二字来形容这种趋势,我觉得是不正确的。“文化”常被许多人看做是文人们的专利,是一个民族的装饰品。但在文化人类学中却刚刚相反,文化是指人民的生活习惯。一种行为方式或是一种生活态度,没有被社会上一般人所接受时决不能看成这民族的文化。文化中的“化”字就包含普遍性的意思。倘若“下流”是指一种行为方式或一种生活态度之从一部分人传到另一部分人,而并不包含坏的意思,则文化本身不下流是不成的。何况大学里执教的人所负的责任,就在把一种从少数人所得到的知识传给多数人,至于被传的人是否只应限于有资格领贷金坐在教室里的,那是另一问题。在我,至少认为这个限制在任何方面都讲不过去的。

我本来可以不必再把旧事重提,因为经你们的努力,我几个月内确已获得社会上读者的爱护。你们发行额的增加,已证明在新兴都市中生活的大众,需要这种报道。(P2-3)

序言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识”,“写的文章也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难懂的名词和句子”;他还说,“我和文学无缘,我是圈外人物……至今实质上尚在文学的圈外,未敢探头越墙相望”。

其实费孝通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曹聚仁在《文坛五十年》里有这样一段话:“王昆仑(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冯友兰的《新世训》,费孝通的《民主、宪法、人权》,从内容说,这都是传世之作……费氏的散文‘深入浅出,意远言简,匠心别见,趣味盎然’。都是其他作家所不能及,虽说他们都不以文艺作家见称。”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在学术耕耘之外,费孝通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结集出版。

从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书评(媒体评论)

大约三十年前,我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外交官有缘在访问欧洲途中向可敬可爱的老学长费孝通大师请教一些难题。我永远难忘:他对祖国的忠诚那么真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尊自信,把外国文化学得广博、严谨,而对中国农民和乡村发展的惦念那么像一个“双脚沾满泥水”的“最美”村委会主任或乡政府发言人。

——李肇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费孝通域外随笔(精)/民盟智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费孝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8907
开本 16开
页数 4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4
CIP核字 201629782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