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为程光炜、孟繁华和陈晓明三位学者各自对当代文学史的描述与建构。程光炜采用在政治史框架里描述当代文学的传统方法,侧重于以作家或作家群体为线索,在与中国不同时期政治气候的对照中呈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孟繁华抽取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典型案例,提纲挈领地勾连其标志性变化,以此探究和概括不同时期的民族心理,将当代文学纳入民族心史的整体叙述中;陈晓明在反思当代文学曲折历程的同时,强调中国当代文学在现代性进程中的独特经验,以思想史贯穿文学史,追溯和还原其发展变化的逻辑线索。

内容推荐

孟繁华、程光炜、陈晓明三人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杰出学者。《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中,面对“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这一共同研究对象,他们三人基于各自不同的经验、视野,而各有不同的辨识、描述、洞见。孟繁华侧重于提取典型案例,勾连起当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变化,探究民族心史;程光炜侧重于以作家或作家群体为线索,依托社会语境变迁,呈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陈晓明则以思想史贯穿文学史,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在现代性进程中的独特经验。

目录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孟繁华

 引言

 上编 红色年代:社会主义的文学实践

一 文化领导权的确立

二 海峡两岸的“文学战线”

三 初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实践与“试错”

四 从“乡土文学”到“农村题材”

五 “红色经典”的确立

六 “青春写作”与《青春之歌》

七 激进时期的“边缘”文学

八 戏剧的“现代化”

九 “一阵风雷惊世界”:“文革”时期的文学

 中编 激情岁月:新时期文学的变革

一 1978年与新时期文学

二 人道主义的话语实践

三 现代主义与东方化

四 “归来者”的文学

五 潮流之外

六 先锋文学及其终结

七 分化的文学

 下编 千座高原:新世纪文学的狂欢

一 世纪之交的文学景观

二 女性文学的崛起

三 政治文化与“官场小说”

四 乡村中国的多重历史

五 被复兴的“传统”

六 中篇小说

七 网络文学与80后、90后文学

八 文学与公共事务

当代文学六十年程 光炜

 绪论

 上编 当代文学“前三十年”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的概述

 第二章 进入前沿的“解放区作家”

一 赵树理的小说

二 柳青的《创业史》

三 郭小川、贺敬之、何其芳等作家

 第三章 衰落或转型的“国统区作家”

一 郭沫若、茅盾的生活和写作

二 巴金、老舍、曹禺的生活和写作

三 沈从文的命运

四 臧克家的成功“转型”

 第四章 “红色经典”的缔造

一 梁斌与《红旗谱》

二 罗广斌、杨益言与《红岩》

三 杨沫与《青春之歌》

 第五章 崛起的工农兵作者

一 李准和《李双双小传》

二 浩然和《艳阳天》

三 蒋子龙和《机电局长的一天》

 第六章 “百花时代”青年作家

一 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二 宗璞和《红豆》

 第七章 孙犁等其他作家

一 孙犁的小说

二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第八章 “文革”文学的展开方式

 下编 当代文学“后三十年”

 第九章 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

一 从“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

二 “中国作协”和“社科院文学所”

三 “文学运动”的式微

四 外国文学翻译与先锋文学思潮

 第十章 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

一 “《废都》批判”与90年代文学

二 “人文精神”讨论

 第十一章 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文学

一 “伤痕文学”一代

二 “争鸣作品”及其作家

 第十二章 “1985”后文学的多种实验

一 “寻根小说”一代

二 “先锋文学”一代

三 “新写实小说”一代

 第十三章 90年代和新世纪文学

 第十四章 “后三十年”的重要作家

一 贾平凹的小说

二 王安忆的小说

三 莫言的小说

四 余华的小说

五 路遥小说的“边缘化”

壮怀激烈: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陈晓明

 引言

 上篇 开创与清除:“新中国”文学的披荆之路

一 革命文学方向的确立与主体建构

二 开创与清除:文学的建制化与文化领导权

三 革命与快感:农村阶级斗争的文学图谱

四 宏大的建构:革命历史叙事的展开

五 边缘处的遗漏:历史之外的个人情感

六 历史中的个体:具体化的革命史及其传奇化

七 超我与小我:共和国的抒情主人公

八 历史化的极限:“文革”时期的文学

 中篇 恢复与变革:新时期的文学

一 伤痕的展示:拨乱反正后的历史反思

二 朦胧诗:从地下到新的时代的号角

三 重建主体的理想主义:改革文学与知青文学

四 假想的超越:现代派与寻根派

 下篇 转型与多元:后新时期之后的文学流向

一 形式的突破:先锋派小说及其后现代性

二 中心的解体:从新写实到晚生代

三 语词的乌托邦:90年代的诗歌

四 女性主义写作表征的文化与美学意向

五 自在写作的边缘空间

六 乡土叙事的转型与汉语文学的可能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繁华//程光炜//陈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64553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259119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