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三联精选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历史很短,只有38年,民国的历史却不简单,出过不少大事,做出这些大事的大人物自然也不少。那个时代的人物经历着中西方文化的摩擦,因此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我们熟知的鲁迅、冰心、林徽因、徐志摩……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创造出了灿烂的辉煌。然而,“大人物”也得过小日子,在严肃的历史背后,他们如何度过琐碎的日常生活?

刘仰东编著的这本《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记述了“大人物”们生活的某些侧面、片段或细节,素材大多取自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通过大量个体实例和细节,讲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整体上反映出民国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情。其中有大量名家鲜为人知的奇闻逸事,也不乏对各类人物生活细节或习惯的细致描写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此书内容有趣,没有沉重的历史感,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茶余饭后随便读读,别有滋味。

内容推荐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采用笔记体,为作者刘仰东搜集改写的读书笔记,分门别类一则则列为长编。全书主要涉及1912~1949年间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婚姻恋爱、吃喝玩乐、交际举止等内容。

目录

自序

1.男女

2.饮食

3.穿戴

4.居所

5.出行

6.家境

7.家事

8.癖好

9.做派

10.性格

11.起居

12.习惯

13.聚会

14.交游

15.恩怨

16.年节

17.意趣

18.识见

试读章节

吴昌硕70岁时曾纳一妾,不出两年,妾便跟别人跑了,在与友人闲聊时,吴笑语:“吾情深,她一往。”

王赓和陆小曼结婚时,女傧相有九人,徐志摩是男傧相之一。后来王陆离婚,陆小曼改嫁徐志摩,两人结婚时,王赓又成了男傧相。

毛彦文33岁时,嫁给了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后来成为慈善家的熊希龄,当时熊希龄已66岁。婚礼上悬挂的贺联,多涉及两人的年龄差。毛的一个同学与熊希龄是世交,平素称熊为“世伯”,他送的贺联是:“旧同学成新伯母,老世伯作大姐夫。”报人崔通约的贺联是:“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妇九十九;白发双双红颜对对,白发红颜眉齐眉。”学者沈尹默的对联是:“且舍鱼求熊,大小姐构通孟子;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三年后,熊希龄突发脑溢血去世,毛彦文此后终其一生,一直未再嫁。

1926年,燕京大学从北京城里迁至西郊海淀,与清华相距不远。清华学生有时去燕京大学玩,能看见女生宿舍前贴着男生写的红绿纸条:“我们不欢迎清华学生”,“反对清华学生到处乱窜”。

1923年8月17日,谢冰心和一群年轻人从上海乘船启程赴美留学。此前谢在贝满女中的一个同学来信请谢上船后找她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以便互相有个照应。谢上船的第二天,便让同学许地山去找,结果找来的并非吴卓而是吴文藻。后来问起姓名才知道找错了人。这一错,却成就了一桩脍炙人口的经典姻缘。

冰心和吴文藻结婚后,吴文藻把一张冰心的照片摆在书桌上。冰心问:“你真的是每天要看一眼呢,还只是一件摆设?”吴笑道:“我当然每天要看了。”某日趁吴去上课,冰心把相框里的自己换上阮玲玉,过了几天,吴文藻也没反应。后来还是冰心提醒吴文藻:“你看桌上的相片是谁的?”

艺术史家滕固是地主家长大的少爷,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事情。此期间,他看上了一个漂亮的女医生,守寡不久,独自行医,婆家娘家都是名门大户。女医生家里雇着一个乡下丫头,兼做家务和护士,丑且胖,后来被滕固拿下当了红娘,从中穿针引线,促成两人的情事,眼看要办喜事的当口,被女医生的婆家得悉,又请律师又登报,横加干涉,一时“家丑”外扬。女医生迫于压力,只得知难而退。滕固为此大病一场,也正是这场病,成就了他的一世姻缘。女医生家的丫头一直服侍孤独而患病的滕固,像个贴身的侍婢,在她的悉心调理下,滕固的身体日渐恢复,两人遂产生了爱情,这与蒋百里的经历有些相仿。后来,便有了滕固娶乡下丫头的骇俗之举。滕固的结婚仪式据说贺客寥寥,就连证婚人章太炎也没亲自到场。

清末,南京人陶保骏被两江总督端方委以军务要职,任内贪污了巨额军饷。武昌起义后,陶挟十数万贪款到上海,将钱物寄存在名妓沈秋水处,成了沈的恩客。后陶保骏被沪军都督陈英士设计枪决。陶死后,史量才来找沈秋水。沈担心钱物被当局侦知,正不知所措,便将实情端出,让史量才给拿主意。史听后作若有所思状。沈秋水急了,连连逼问,史量才才正色相对,说了这样一番话:“此事处置不当,确有倾家之祸。现在我为怜惜你起见,也顾不得一切,我来担当风险。以我在上海政、商、学界的地位,可以说得到,做得到。当局既未来查包裹,你尽可放心。我来负责保证你的安全就是。”沈秋水听后不免感激涕零,史量才遂人财两得——沈秋水后来成了史量才夫人;而那笔陶保骏贪污的巨款,则成了史量才日后盘下《申报》的财源。

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潘复,是个见色就搂不住的人。民国初年,潘在财政部当司长。有一次他从天津回北京,在火车过道上遇见一体态妖冶的女郎,便上前吊膀子。该女自称叫张静娟,潘约她次日到东兴楼吃饭。第二天晚上,张果然姗姗而来,饭后张邀潘到家里小坐,潘去后才发现,此女是班子里的红妓。自此两情缱绻,终至互订婚嫁,张成了潘的大姨太太。后来潘又不择手段接二连三地纳妾,十多年后,凑成金钗半打。

P1-5

序言

民国史很短,只有三十八年。民国的历史虽短,却很热闹,出过不少大事。事情是人干的,因而民国时期也出了不少人物。但再大的人物,干再大的事的人物,也得过小日子,正如丘吉尔所言: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大人物”过小日子,有时候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他们留下的故事,往往能让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其实人物不论大小,比起当众亮相,他们不戴面具的私生活显然更容易引起常人的好奇心。

这本书写的就是私生活,或者说是私人生活的某些侧面、片断、细节,用的是“世说”一类的记述方式,素材大多取自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忆者的脑子毕竟不等于录音机和摄像机,当中的某些细节,能否经得起有考据癖的所谓历史学家的推敲,谁也打不了保票。我们所尽力去做的,是让读者读一本好看的书,知道一些好玩的故事,领略一点当年的风情。而故事的背景是真实的,来龙是清楚的,不是捕风捉影的,更不是凭空瞎编的。

这是一本随意翻翻的书——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只依类分了一二十个题目,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页之间,这一段说的是民国元年,下一段也许就到了四十年代末,再下一段没准又回到了民国初年,反正就是这三十几年间的人和事。读者可以从头一页、从最后一页、从任何一页读起。从另一个意思上说,“随意翻翻”是指这本书从表到里都不沉重,是一本解闷的书,可以在大多数私下或公共场合花零碎时间阅读,比如床头、卫生间、厨房、阳台,比如各种交通工具,比如银行、公园、街头、河边、医院、餐厅、咖啡馆、茶楼、户外扎营的帐篷里……

民国的历史已届百年,还能去回忆民国那些事的当事人,已是一天比一天少了。民国史的专著和教科书倒有的是,但多流于说教,很难把读者吸引过来,带到民国去。我们倘能换一个视角,撇开所谓的大事,去看看当年那些“大人物”以及更多的小人物是怎么过日子的,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不等于去了趟民国么?

作者的知识面和阅读量都有限,书中疏漏和缺憾在所难免,这是动笔之前就可以料定的。好在这不是什么“大全”一类的读本,“民国”也不是去一趟就非得转悠个遍的地方。剩下的遗憾,只能再找机会弥补了。

友人王鹤杰先生逐字逐句审阅了原稿,订正了不少错漏,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友人马长虹先生给了作者许多有益的指点,并为此搭进去很多心思和精力;三联书店潘振平副总编、徐国强编辑对书稿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一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刘仰东

2011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三联精选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刘仰东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5125
开本 32开
页数 5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2015212789
中图分类号 D693.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