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人的繁华两个人的寂寞(张爱玲时光地图)
内容
试读章节

忽略张爱玲与南京的关系不意味着她和它疏离而松散,不意味着她只是南京的一个曾经的过客,不意味着南京于她只是一个小说人物的生存空间。相反,探寻张爱玲何以成为张爱玲的人生点滴、研究她作品构思的来源、考量她的文化根基,南京都是绕不过去的地方。她坦言她的上海话“本来是半途出家,不是从小会说的”,而她的“母语,是被北边话与安徽话的影响冲淡了的南京话”。“北边话”,来自于祖父张佩纶(祖籍河北);“安徽话”,来自于祖母李菊耦(李鸿章之女,祖籍安徽)。

追溯张爱玲与南京的渊源,不能不提到位于四条巷的李鸿章祠堂。这座始建于1901年的李公祠是李鸿章病逝后,慈禧拨银万两、历时一年修成的。它占地近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四进大殿、两堵照壁、24间主房、24间厢房、一块御碑,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历经战事、火灾、人为破坏,如今,这个庞大的建筑群早已不出意料地衰败、破落,仅剩的一座正殿不可避免地挪作了他用,只有对面的一堵照壁依旧立在那里,倔强地向川流不息的行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显贵。

小时候,张爱玲从家里佣人那里了解了显赫的家世。《私语》中,她给帮佣的丫头起绰号“疤丫丫”,男仆被她唤作“毛物”,毛物的两个弟弟就是“二毛物”“三毛物”,毛物的妻子是“毛物新娘子”,简称“毛娘”。疤丫丫后来嫁给了三毛物,很受“非常可爱的然而心计很深的”毛娘的欺负。在儿时的张爱玲眼里,“他们是可爱的一家”。又因为他们是南京人,所以,张爱玲说她“对南京的小户人家一直有一种与事实不符的明丽丰足的感觉”。

在张爱玲的脑海里,时常跳跃出一幅与南京有关的滑稽的画面:革命党打到南京,一个老男人坐着箩筐从城墙上“缒下去”。这是家里的一个年轻佣人悄悄笑着告诉张爱玲的故事。这个男人是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张爱玲唤作“二大爷”。她一直记得张人骏每次见她都要问她认了多少字,都要让她背诗,听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就流泪。他的南京话“有什么吃哒”,说得很南京,想必张爱玲也是会说的。

除了家族因素以外,在南京也有家、又在南京汪伪政府为官的胡兰成,自然也成了张爱玲与南京的纽带。南京因为有个“他”,所以张爱玲对南京又多了份别样情怀。张爱玲曾在南京的胡兰成寓所住过,这一说法来自20世纪50年代台湾知名作家秦家洪(笔名古之红)。他在《往事哪堪回首》中回忆,1944年秋天,他由高中同学、胡兰成的侄儿胡绍锺带着去见新婚不久的胡兰成和张爱玲。当时,胡、张二人刚刚打了网球,正在歇息。在他眼里,胡兰成“约莫四十来岁,气宇轩昂,眉目之间英气焕发”,而张爱玲“年龄略轻,面容娟秀,显露出一股青春钟灵的活力”。

董桥在《张爱玲在胡兰成家里》一文中对胡家作了一番描述:“在南京市区一条巷子,房子一派南欧风格,进门一片碧茵,整排小花圃栽几丛玫瑰和凤仙,两株玉立的腊梅散发幽香……那草坪中央是网球场。”他或许不知道,这巷子有一个别致的名字——石婆婆巷,一条宽不过丈的小巷子。

P4-P5

目录

一、南京

 1.李鸿章祠堂(李公祠):今“白下区四条巷77 号”

 2.绣花楼(又称“小姐楼”):今“白下路273 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内”

 3.军门提督府:今“朱状元巷14 号”,原址已不存

二、上海(一)

 老宅:康定东路87 弄

三、天津

 故居: 一说,法租界32 号路61 号 今“赤峰道”;一说,英租界

 31 号路61 号 今“睦南道”

四、上海(二)

 1.石库门房子:今“武定路一条里弄里”,无确址宝隆花园:今“陕西南路上”,无确址

 2.黄氏小学:赫德路60 号,今“常德路”,原址已不存

 3.康乐村10 号:今“延安中路740 弄10 号”

 4.白尔登公寓:今“陕西南路213 号”

 5.圣玛利亚女校:白利南路,原址在今“长宁路1187 号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处女作《不幸的她》 “豆瓣”性格调查

 6.开纳公寓:今“武定西路1375 号”

五、香港(一)

 香港大学:今“香港岛薄扶林道”

六、上海(三)

 1.圣约翰大学:原校址在今“万航渡路1575 号,华东政法大学”

 2.爱丁顿公寓:赫德路,今“常德路195 号 常德公寓”

 3.《万象》编辑部:四马路昼锦里,今“山西南路、九江路至福州路

 一带”,原址已不存

 4.美丽园:大西路,今“延安西路379 弄28 号”

七、诸暨

 斯宅:今“绍兴市诸暨东白湖镇斯宅村 ‘小洋房’”

八、温州

 徐家台门:今“温州市九山河畔胜昔桥(原名‘窦妇桥’)32 号”

九、上海(四)

 1.华懋公寓: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59 号,锦江饭店锦北楼”

 2.重华公寓:今“南京西路1081 号,重华新邨”,原址已不存

 《色,戒》 郑苹如和王佳芝

 3.卡尔登公寓:今“黄河路65 号,长江公寓301 室”

十、香港(二)

 1.香港大学:今“香港岛薄扶林道”,渣华街62 号3 楼

 2.香港美国新闻处(USIS- Hong Kong)

十一、纽约

 纽约救世军(Salvatiln Army)职业女子宿舍

十二、彼得堡—纽约—彼得堡(新罕布什尔州)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基金会文艺营(彼得堡)

 文艺营营友公寓:西第99 街(纽约)

 罗素旅馆:萨拉托卡泉镇(纽约)

 西奈医院(纽约)

 松树街25 号(彼得堡)

十三、洛杉矶—旧金山

 亨亭屯?哈特福基金会文艺营(洛杉矶)

 布什街645 号公寓(旧金山)

十四、台北—花莲—台北

 麦卡锡别墅:阳明山公园附近(台北)

 日式旅馆:阳明山上(台北)

 王祯和家(花莲)

十五、香港(三)

 宋淇公寓:九龙加多利山嘉道理道46 号山景大楼

 出租屋:宋宅附近一公寓

十六、华盛顿

 Regal Court( 皇家苑) :Apt.207,105 6th St.,S.E.,

 Washington,D.C.20003(东南区第6 街第105 号207 室)

 Kentucky Court(肯塔基院):Apt.22,1315 C St.,S.E.,

 Washington,D.C.20003 (东南区C 街第1315 号22 室)

十七、牛津(俄亥俄州)

 Miami University in Oxford,Ohio(俄亥俄州牛津迈阿密大学)

十八、康桥 ( 马萨诸塞州)

 Radcliffe Institute for Independent Study( 瑞德克里夫学院研究所)

 83 Brattle St.Apt.45 Cambridge,Mass.02138( 布拉图街83 号45 室)

十九、柏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Shattuck Avenue(沙特克街)

 2025 Durant Avenue.Apt.307 Berkeley,Calif,94704(杜兰街

 公寓2025 号307 室)

二十、洛杉矶

 1825N.Kingsley Drive,Apt.305,Hollywood,CA90025,

 汽车旅馆

 245 SO.Reno St.,Apt.#9,Los Angeles,CA90057

 433 S.Lake St.,Apt.#322,Los Angeles

 10911 Rochester Ave.,#206,Los Angeles

序言

张爱玲在美国时,身边有一只母亲留给她的宝物箱,里面有一些古董,张爱玲于生活拮据中,时不时取件宝贝换钱。这在鲁迅所谓“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眼里或许会看作浪漫与好玩,而在当事人心里当然就只有辛酸了。在张爱玲身后,仿佛也留了一只宝物箱,里面是她的一些未曾发表的作品——这只箱子,似乎早在她初登文坛时就存在,她不是写过一篇《存稿》的么?于是读者每隔几年,就会读到她仿佛冰箱保鲜的作品,《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访边城》《小团圆》《雷峰塔》《易经》一部接一部。张爱玲逝世迄今虽已长达二十年,却因此而给读者留下徘徊不去的感觉。

两个月前,张爱玲箧中藏了五十年的又一部旧作《少帅》在台湾出版了,大陆版尚需时日,故而托了朋友的朋友,信鸽一般飞越海峡捎了来,以求先睹之快。

《少帅》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那场旷世之恋为蓝本,但视角是女主角的,所以似乎取名“少帅的女人”更恰切些。既写恋爱,性自然是少不了的。早年张爱玲与苏青一同被人称作“大胆女作家”,但实际上那时她写性,比苏青要隐晦得多,不比苏青那么心直口快。要说同样是感官刺激,苏青取直接,张爱玲则求软性。而《少帅》的张爱玲写起性来,显然相较于以往要“大胆”得多了,这也许是入乡随俗,也许是用英文写作顾忌较少,就像中国人说I love you永远比“我爱你”更容易说出口一样。

当年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洛阳纸贵,张爱玲还说:

“许多人,对于文艺本来不感到兴趣的,也要买一本《结婚十年》看看里面可有大段的性生活描写。我想他们多少有一点失望,但仍然也可以找到一些笑骂的资料。”《少帅》里的性描写占了不小比重,只不过今天的读者见多识广,感官敏感度早已钝化,不会像看见短袖子都会联想到私生子的鲁迅时代那么容易受刺激了,所以“对于文艺本来不感兴趣”而来买《少帅》的人恐怕不会多吧。

张爱玲写《少帅》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她去美国已有八年,与美国人结婚成家也已七年,不短的时光似乎并没有形成她的异域生活积累,她还是想或是只能写故国故事给英文读者看,为此甚至决然地抛下沉疴中的丈夫、从本即十分羞涩的阮囊中抠出飞机票钱飞到台湾去——尽管此举使我们为她描绘的人生地图多了几道引人入胜的弧线,但也多了些令人唏嘘的情节,这些或许也可以表明她是一位地域性的作家。

张爱玲生在上海,在上海写作成名。她的那些描写十里洋场十丈红尘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还有她对那些虽不是描写上海却也宣称是为上海人写的作品比如写香港的《传奇》,她说她写《传奇》时“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看香港”;还有她对上海读者所做的表白诸如“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等等,可谓“倾心吐胆”。

尽管张爱玲对上海寄予了无限深情,她也罕见地说过如此深情的话:“要是我就舍不得中国——还没离开家已经想家了。”但到底她不是一个像她所形容的胡适那样的“粘土脚”,一旦天地气候发生变化,她可以做到决绝地飘然远引,而且一去不回。不像苏青那样顾虑三四、脚欲行而踟躇。当然也正因如此,她的人生轨迹由圆点变成曲线了。

内容推荐

王一心所著的《一个人的繁华两个人的寂寞(张爱玲时光地图)》,以张爱玲一生足迹所至的十六个城市为纲,用她的情感、思想与这些城市乘除,展现张爱玲人生和性格的多重侧面,与她进行一场跨时空的神交。

编辑推荐

世人说她才女,她也有小女子的笨拙和执迷。

世人说她痴情,她却明了男欢女爱且舞且斗下的冷清和凋零。

世人说她孤傲,她也有独守生活磨砺的柔韧。

刹那繁华,再回首,不过一季盛开。

王一心所著的《一个人的繁华两个人的寂寞(张爱玲时光地图)》用薄薄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寂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人的繁华两个人的寂寞(张爱玲时光地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一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30235
开本 16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4292363
中图分类号 K825.6=7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