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墙深处
内容
编辑推荐

“红色作家”权延赤著作的经典畅销作品图文珍藏版——《红墙深处》。

本书揭秘了红墙深处鲜为人知的领袖生活。

在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多方面刻画了毛泽东日常生活中的形象。

大量珍贵老照片首次披露,立体再现毛泽东生活细节!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主要党和国家领导人住进中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主要党和国家领导人住进中南海。在毛泽东身边,有一批为他的日常工作、生活起居提供服务的人员。

权延赤著作的《红墙深处》正是通过毛泽东的卫士长、保健医生、专列服务员以及与之有接触的文工团演员等八位同志的回忆,揭示了毛泽东红墙内外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到个人情趣,从日常工作到业余爱好,从身居要职的人民领袖,到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普通人。

他身兼领导、同志、丈夫、慈父、长者等多重角色,他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在与不同的人相处的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个血肉丰满的毛泽东形象跃然纸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血肉性格

第二章 盼望挑战

第三章 英雄气,儿女情

第四章 我与毛泽东、江青和李讷

第五章 专列进行曲

第六章 高处不胜寒

第七章 陪领袖跳舞

第八章 红墙内外的生活

试读章节

李讷从小过着动荡的艰苦生活,而且一直生活在革命队伍的集体环境中,所以不认生,很快便和我熟悉了,亲热了。江青显然很满意,解开当作枕头的包袱,送我几件衣物,有夹克航空装、列宁装、裤子和一双红皮鞋。我不肯要,她不依,一定要我收下,并且让我试穿。我从未穿过这种衣服,穿上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江青得意地围绕我转着,上下打量:“很合身嘛!这些衣服我平时都舍不得穿,我要送给你,一定要送给你。李讷也交给你,我相信你会带好她。”

于是,我不好再拒绝了。同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感觉,似乎惶惑:以江青这样身份的人,办事怎么也带了某种社会上常见的习气?但那时,我主要还是从正面理解,看作是她对我的关心,对我表示的热情。

“来吧,现在让我给你理理头发。”江青将一块毛巾围在我脖子上,用剪刀替我理发,一边给我解释什么样的头型理什么样的头发好。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上海,讲到城里姑娘的打扮,讲到舞台和电影演员的现代生活。于是,我又知道了她曾是上海有名的女演员。对于我这个17岁的农村姑娘来说,她讲的一切我都感到那么神秘、新鲜。特别是当她把镜子拿到我面前问:“怎么样,是不是漂亮多了?完全成一个城里姑娘了。”我朝镜子里瞟一眼,脸立刻红了。我承认,她确实会打扮,尽管她有些爱显摆,喜欢表现自己。进城前,一些女同志还是愿意叫她梳剪头发的,她有时也替警卫人员理发。她皮肤白皙、头发又浓又黑,梳成两条大辫子,然后盘成一个髻。她喜欢穿蓝旗袍或列宁装,有时也穿军装,剪裁很合适。军帽稍稍仰起在脑后,走路举止都流露着当过女演员的痕迹。接触多了,我发现她争强好胜,不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去河西,她一路讲述转战陕北的故事,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她说:“在延安,女同志很多,那时环境安定嘛。后来都撤退了,只剩我自己。危险了嘛,天天行军打仗,毛主席不过黄河,我也决不过黄河。现在形势好转了,缓和了,女同志又斩渐多了。那时可是危险的呀,三支队一百多人,屁股后面天天牵着胡宗南的军队,有时牵四五个旅,有时十几个旅。我是不怕的……”

当时,毛泽东正在农村搞调查。我在黄河边的南河底村见到了毛泽东。虽然我在延安也见过毛主席几次,但这次见面我仍然惊讶得目瞪口呆。生活中的毛泽东与公众场合出现的毛泽东是多么不同啊!

“娃娃,我的大娃娃,好娃娃!”毛泽东这样喊着,毫不在意身边有那么多工作人员。抱起李讷亲着,拍打着后背,拍一下喊一声:“大娃娃,乖娃娃,爸爸真想你哟!”

李讷就喊:“小爸爸,乖爸爸,我天天想小爸爸。”她给“小爸爸”表演一段“打渔杀家”。我看到毛泽东眼圈红了,湿漉漉的。(P118-P119)

序言

古往今来,领袖人物的政治生活总是吸引着作家和历史学家,同时也深深吸引着亿万读者。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一场大的社会变革,领袖人物往往会在挑战面前充分显示才华胆魄。这时,人们也容易评论这个领袖人物的品格,衡量他的功过得失。

然而,需要领袖人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去应付挑战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情的缠绕,去应付那种烦人的无休止的挑战。正因其普通,所以不大引人注目。

我在本书中所要记述的就是这种不大引人注目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情趣,从工作学习到吃喝游玩及喜怒哀乐。虽然缺少叱咤风云、惊心动魄,却也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本书各文取第一人称叙述,旨在从我的采访对象中选出曾经生活在毛泽东身边的封耀松、徐涛、尹荆山、韩桂馨、姚淑贤、李连成、王学文、田云玉八位同志,对他们所见所闻作一客观记录。去除那些“个人迷信”之色彩,还其血肉真情,以便人们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和认识毛泽东。

毛泽东曾对他的卫士长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我,我死了之后你们可以写,写出我的真实。”他还对那些生活在他身边的人说:“我和我的亲人见面不多,只有你们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的情况你们最了解。”

这个“你们”,主要包括了四个系统的人:卫士、警卫、医护和秘书。其中以卫士最近,真正是朝夕相处,吃穿住行,不离左右。所以本书以卫士们的叙述为主,也有医生、保育员和专列工作人员的叙述。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了西柏坡,乘吉普车进京。他将此行称为“进京赶考”。一脚车上一脚地下,他扭头望着周恩来:“进京赶考去!”风度潇洒的周恩来微笑点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向东凝视良久,忽然深吸一口气,自信地笑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

3月25日,毛泽东抵达北平,住香山双清别墅。5月,迁入中南海,住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

“翡翠层楼浮树林,芙蓉小殿出波心。”

这是前人对中南海园景的描写。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与北海旧称“三海”,又名“西苑”“太液池”,有800亩土地700亩水域。始建于辽金,历经元、明、清各朝,是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之地。民国时这里曾设立过“总统府”“大元帅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处所。中央人民政府设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也住在这里。那时至今,行人只要路经这里,便忍不住朝那一围高大厚实的红墙凝视,肃然、神秘。且看那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墙深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权延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96730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5259556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