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宗是禅宗具有特色和重要意义的宗派之一。在江左南朝佛教的浸润之下,牛头宗呈现出浓厚的般若化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其与老庄玄学关联紧密,而般若化、老庄玄学化皆是禅宗后期的发展特色,因此牛头禅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禅宗后期的发展方向。洪燕妮编著的这本《牛头禅研究》不仅是对牛头禅本身具体面貌的呈现,更可以牛头禅作为切面对整个佛教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联和交融状态进行审视。
图书 | 牛头禅研究/牛首山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牛头宗是禅宗具有特色和重要意义的宗派之一。在江左南朝佛教的浸润之下,牛头宗呈现出浓厚的般若化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其与老庄玄学关联紧密,而般若化、老庄玄学化皆是禅宗后期的发展特色,因此牛头禅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禅宗后期的发展方向。洪燕妮编著的这本《牛头禅研究》不仅是对牛头禅本身具体面貌的呈现,更可以牛头禅作为切面对整个佛教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联和交融状态进行审视。 内容推荐 洪燕妮编著的这本《牛头禅研究》以牛头禅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现存的牛头禅相关史料,对牛头禅的思想渊源、牛头宗的宗派传承、牛头宗僧人的著述、思想、观法以及牛头禅的历史价值定位等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对牛头禅全面、综合地进行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历史图景与渊源钩沉:牛头禅的思想背景概述 第一节 南朝江左佛学两种思想理路之遗绪 第二节 隋唐佛教两个角度思想开展之承续 第三节 唐代禅宗发展三个阶段特征之呈现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历史叙述与虚构隐义:牛头宗的传承与著述 第一节 牛头宗的法脉传承及流变 第二节 牛头宗的传承关系考辨 第三节 牛头宗的相关著作考辨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思想陈述与理论澄清:牛头禅的思想内涵与特质 第一节 牛头禅的禅学思想观念 第二节 牛头禅的般若思想核心 第三节 牛头禅思想的老庄玄学特质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修持理论与具体实践:牛头禅的“绝观”观法研究 第一节 佛教“观”与“观心”的基本义 第二节 牛头禅的“绝观”观法 第三节 牛头禅的“绝观”与其他观法 第四节 永明延寿对“绝观”观法的诠释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思想关联与价值评判:牛头禅的价值意义论析 第一节 牛头禅与佛教诸宗派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第二节 牛头禅与禅宗诸宗派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第三节 牛头禅与唐代士大夫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第四节 历代诸僧德诠释、评介中的牛头禅思想价值呈现 第五节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牛头禅僧的法语及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牛头禅研究/牛首山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燕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839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7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4 |
CIP核字 | 2015200555 |
中图分类号 | B9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