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的人,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热血的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
魏子编著的《家在北京》讲述的是一对既纯真又热血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他们拒绝父母包办自己的一生,放弃家里安排的进事业单位的机会,毅然为梦想而选择北漂生活。
随之而来的是,父母的不理解,工作初期的动荡,信用卡套现筹过年费,小年轻秘密扯证结婚,买房风波,意外怀孕,婆媳纠纷,抚养孩子,赡养父母……
面对现实生活的裹挟,他们义无反顾去坚持。面对两代人对生活的分歧,父母终究理解了儿女的追求,儿女终究理解了父母的忧心。
一路走来,幸好有梦。
魏子编著的《家在北京》讲述:展逸飞大学毕业,家人已经为他在家乡吕城安排好了电视台的工作。展逸飞和女友董欣怡并不想如此一生,于是偷偷加入了北漂一族。
做父母的无法理解独生子的选择,也不甘心独守空巢、老无所依,无奈抛出了五年父子协定——五年内,展逸飞解决不了户口、编制和住房问题就必须回吕城。
这对小年轻决心好好利用这几年的自由,在北京拼搏、寻梦、扎根。这期间先后经历了工作起步阶段的压力、展逸飞母亲得子宫肌瘤、信用卡套现筹回家的过年费、俩人偷偷扯证结婚、买房风波、意外怀孕、抚养孩子、赡养父母……
经历几年风风雨雨,展逸飞和董心怡终于实现了初衷,为自己的选择而奋斗,为爱而圆满。
他们就这样抻了一小会儿,看着即将变绿的信号灯,展爱民脸上呈现出一抹着急的神情。他不由分说地一把抓过捏在高素芬手里的钱,连招呼都不打就想夺路而去。她有点生气,就势横阻在他身前,阻挡了他的去路。
“按理说,这种人没什么好可怜的。不是儿女不孝就是年轻的时候不干正事。但看他那个可怜样,又叫人心里不落忍,人谁都有老的那么一天……”
看高素芬哕唆个没完,展爱民果断地伸出手想把她扒拉到一边。见他有些误解自己的意思,高素芬赶紧转了话头,说:“你给他二十块钱还不如给他买些吃的实惠。钱到了他手里,不一定能变成吃的。”
展爱民眼睛里飘出了一抹喜色,他满含赞许地点了点头。他觉得高素芬这句话说到了正点上,于是抬眼朝四周踅摸了一遍,除了马路对过,附近没有卖吃食的商店。
“你和我一起去,还是留在这里等我?”展爱民望着高素芬征询她的意见。
高素芬转动着头往四周瞧了瞧,大街上没有几个女人,让她心里禁不住有些疹得慌。她想起不久前报纸上刊登的新闻,一个路过附近的单身女人被人抢了。她下意识地把手包牢牢地套到手腕上,然后狠狠白了展爱民一眼。她说:“亏你说得出口。你放心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不等展爱民有所回应,高素芬迈开脚,先他一步走了。展爱民苦笑了一下,眼睛瞥了瞥高素芬的背影,脚下不由得加了把劲,快步撵了上去,走到她的左侧护着她。两人躲闪着过路的汽车,一溜小跑闯过了马路。
有些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事,除却一时心情使然,本身或许并无太多意义可言。但时过境迁,在尘埃落定的结果中寻根溯源,蓦然间就会发现:今日果实由昨日因而引发。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佛家说的因果循环。
当时,倘若高素芬不多言,不设身处地替那个年过七旬的流浪老人着想,展家父子俩后边发生的事情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俩的意见分歧就没有即将发生的那么激烈,从而不会让作为妻子的她气得肝颤。
付完账,他们提着面包和水走在商店前的人行道上。高素芬只顾闷头往前赶路,没有留意展爱民正站在商店门口不远处,看着尚未关门的火车票售票点出神。
“等等,把手包给我,我去买张火车票。”展爱民喊住了高素芬。
高素芬警觉地回过头,顺着展爱民目光所去的方向,她看到了火车票售票点。她猜到了他的意图,不由得往后缩了缩手,并把提在另一只手里的东西挡在了身前。
展爱民有些不满地凑到高素芬身边,说:“快点给我啊。今晚我坐火车去北京。咱们得把大飞拉回来,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等咱们老了,摊上个病啊灾啊的,床前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展爱民说话办事都拿捏到了好处,一语直扎高素芬的心中要害。他觉得多余的话说了也是废话。不信就看高素芬,只见她麻利地撸下手包塞给展爱民,伸手把他提在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还催促道:“那你还不快去。”
迎着售票点所在的方向,展爱民笑着奔去。
票买好了,他神色匆忙地拿着火车票跑到高素芬跟前,说:“我买的今晚的票。再有个把小时火车就要开了。我来不及回家了,你把东西给那大爷送去。”
高素芬说:“你太急了点吧。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冷不丁跑到北京,还不把孩子给吓着了。他要是赌气不去火车站接你,我看你上哪里去找他。”说话的时候,她一脸的忧色。
“他敢?!我走后,你千万别给他电话。若把他给惊着了,他回吕城的事不黄也得黄。”展爱民抬头看见一辆出租车正从远处驶来,没等她回话就急急地冲到路边冲着司机招了招手。
高素芬担心展爱民路上挨饿,把手里提着的面包和矿泉水一股脑塞到他怀里。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边把东西分出一些递给高素芬,边坐进车里并随手关上了车门。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