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
这本描写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题材的《棋王树王孩子王(精)》,是阿城小说的代表作,他的小说迥异于同代作家的风格与特色,经过时间的淘洗,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图书 | 棋王树王孩子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阿城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 这本描写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题材的《棋王树王孩子王(精)》,是阿城小说的代表作,他的小说迥异于同代作家的风格与特色,经过时间的淘洗,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在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之中,阿城乐于创造传奇性的浪漫色彩,因而,平常的故事具有了戏剧性,平凡的小人物被赋予了传奇色彩。描写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题材的《棋王树王孩子王(精)》,是阿城小说的代表作。作为“寻根”文学的旗手之一,阿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坛光芒四射,他的《棋王》曾在文坛卷起了一股 “旋风”。阿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小说迥异于同代作家的风格与特色,经过时间的淘洗,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目录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峡谷 溜索 洗澡 雪山 湖底 提琴 魂与魄与鬼及孔子 试读章节 《提琴》 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 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 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 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 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 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 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 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 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 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 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 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 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低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 一九六六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 老侯在这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硷的面浆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的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 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勺子,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浆糊刷大字报。 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P245-24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棋王树王孩子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089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2015087300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