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村庄出发
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酉水老弯著的《从村庄出发》,有人能感受到温暖,被呵护被珍惜的温暖。有人能感悟到力量,精神支持的力量,负重前行的力量。只有感受且感悟的人,面对岁月袭来,才能收拾起勇气和坚韧,锤炼出智慧和担当。说苦难是财富,那是说精神财富,没有精神,苦难只是苦难,不是财富。

内容推荐

酉水老弯著的《从村庄出发》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的山水风俗和那里的亲人,也点点滴滴的记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故乡的村庄是一生魂牵梦绕的乐土。本书收录了《自由的母亲》《佛度婆婆》《村庄变迁记》《爷爷的三万天》《求学记》等,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丝丝的温情。

目录

自由的母亲

村庄变迁记

佛度婆婆

爷爷的三万天

求学记

我的过年

夷水往事

后记

试读章节

在一次初冬回深山老家探望父亲时,在那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喝了一点苞谷酒放松心情解除疲乏,围着火炉烤着熊熊燃烧的柴火,看着火苗蹿上蹿下,满腹的苦衷和莫名的情绪缠绕着我,挥之不去,忍不住在父亲和一个邻居面前放声大哭,不知道我母亲在天之灵是否有感应,也不知道我的思念是否让我父亲再次心伤。另一次也是想母亲想得不行了,背着父亲偷偷地问同一个村子的曾家幺满(幺叔),我母亲相貌是什么样子,他停下手中活路(干活),吧嗒着旱烟看了我半天,说与我姐姐样子差不多。

我母亲是来凤县漫水乡陈家堡人,酉水河的右岸,就是现在的塘口电站坝址那个位置,那一个山头都是陈姓人,山的另一边叫明家寨,明家寨已淹灭成了库区。我父亲是手艺人,瓦匠,少年就出门到处做瓦,那个时候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年代,他作为生产队富余人员出去为小队搞副业,也就是相当于现在行政单位派出人员去搞创收。一年时间到了,他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然后小队就不要他了,他就自由地到处游荡,到漫水乡一个叫渔塘的地方做瓦时,认识了另一个热爱自由的人——我母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自然而然成了夫妻,然后就有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个。

我灵魂深处记忆我母亲的最早时间应该是我三岁多的时候。当时我们一家五口人住在漫水乡一个叫洗车的地方,洗车是土家语地名,大意是有水草的河。父亲在那里做瓦,成品卖给当地的生产队,母亲就负责照看姐姐、大弟和我,一家人过得悠哉乐哉。我们住的房子是当地生产队的,半山腰的一栋瓦房,我们一家住了左边一间,右边一间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妻,还带着个哑巴女儿,中间是堂屋,两家共用。房子的左前端是一栋吊脚楼,很气派,户主姓杨,女主人我们叫她姑婆,长大后才知道叫她姑婆的原因是我有一个姑姑与她的女儿是结拜姊妹。房子的右前方有一栋与我们住的一样的木房子,男主人姓张,女主人姓陈,与我妈相认为同姓姊妹,成为我的姨娘。这三栋房子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槽形院落,中间形成一块不大不小的院坝。这座山的斜对面山腰部有一个比较大的院子,里面有一户人家就是我的远房姑婆家。怎么说呢,给我们居住的这栋房子与我们家的渊源太深了,1980年以后分田到户,那个时候哑巴姑姑早已出嫁,她的父母成了队里的五保户,两位老人终老以后,房子就成了空置的集体财产,那时的生产队已名存实亡,改名称叫村民小组,组长商议大伙一百一十元卖掉,这个消息无意中让我父亲知道了,他就建议我幺姑父买下,于是乎这栋房子在左邻右合齐心协力肩挑背扛努力下,辗转来到了旧司乡新乐元堡庄,成了我幺姑的新居。

记忆中,我母亲第一次表扬我就发生在洗车,当时我在我们家后山背后一个烧灰(集农家肥的一种方式)的空地四周捡了很多干柴堆放在这块空地上,我母亲来了,发自内心地高兴,高兴儿子能捡柴了,能为她做点事了,她特地在山上给我找了十根左右的野生脚板苕,工作后知道叫山药,让我拿去叫吊脚楼上的姑婆帮我烧着吃。

那个时候农村有有线广播,准时开叫。(P2-3)

后记

这本小册子终于要出版了,出版社老师建议我请人写个序或自序也行,想了想还是自己写个后记吧。生命历程中的风雨阳光,也许旁观者来述说更加合适,请人作序是可行的,我生命中的关键人物很多,请谁都一言难尽,请与我交集较多的戴先生很合适,在他领导下工作了很长时间,他公正而友好地待我,我离开那个单位后,我们一直有联系,并没有因为我的飘忽不定而改变对我的态度,如兄长一样关注我。

书中这些文字的成形,都是在伦敦完成的,因此我非常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才使我有机会去一个不同的文化高地深刻体验,也感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的领导和老师给我提供许多了解异文化的机会,感谢石汉博士(Hans Steinmuller)邀请我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没有他的帮助,远涉英伦是无法成行的。家人的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爱人在武汉、来凤两地穿梭,还要教育我们的一对儿女,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只有她自己感受最深。最需要感谢的是上天给我的岁月,那一花一草和些许匆匆过客,刻骨铭心的痛,荡气回肠的情,云天一搏的义。

用心写字需要空间,需要特定的场域,伦敦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回来后一直忙于生计,家人分居两地,左冲右突,身心俱疲。长江大学法学院徐院长、张书记欢迎我去他们那里工作,让我一家老小可以团聚,长江大学人事处刘处长为我孩子上学,夫人工作安排尽了最大的力,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已尽了洪荒之力。在新旧体制转型并轨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好友代山和希辉两位教授的帮助下,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和彭书记一锤定音,以学校事业发展为要旨,欢迎我去长江师范学院工作,真正排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一家人得以团聚,让我可以安心工作。现在,终于可以考虑印刷在伦敦写就的那些文字了,但仍有一些困难我无法克服,挥之不去,在好友庾教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武汉数文科技公司的尹总,在此谢谢尹总的雪中送炭。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为此书出版付出了努力。

作家出版社的秦老师为了《从村庄出发》早日与读者见面,我们沟通频繁,提出很好的修改建议和出版策略,非常感谢!

在以后的岁月中,还会继续写作。读者朋友如果喜欢,欢迎来信enshilg@163.com。

酉水老弯

2017年5月9日于长江师范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村庄出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酉水老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94178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201706903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