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热爱写作,热爱《红楼梦》,他的作品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妙玉之死(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选取了他对《红楼梦》的续写评价文章——《妙玉之死》。他的作品蕴含生活的纷繁丰满,情节扣人心弦。鲜明的各类人物,充满了作家的敏锐发现、独特感受、深刻反思和无限悲悯。书中浸透着人道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风俗世相中人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地气丰沛、思力深沉,性情、感应和生趣都格外丰饶的作家。
图书 | 妙玉之死(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心武热爱写作,热爱《红楼梦》,他的作品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妙玉之死(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选取了他对《红楼梦》的续写评价文章——《妙玉之死》。他的作品蕴含生活的纷繁丰满,情节扣人心弦。鲜明的各类人物,充满了作家的敏锐发现、独特感受、深刻反思和无限悲悯。书中浸透着人道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风俗世相中人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地气丰沛、思力深沉,性情、感应和生趣都格外丰饶的作家。 内容推荐 《妙玉之死(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选取了刘心武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 《白牙》、《黑墙》、《绣鸳鸯》、《妙玉之死》等名篇。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作品内容丰富,手法新颖,把庄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命运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听到时代的足音,想到民族的使命。 目录 曹叔 七舅舅 绣鸳鸯 妙玉之死 白牙 黑墙 如意 泼妇鸡丁 试读章节 曹叔和八娘一家回北京很久了,我父母还未落实政策,原在北京工作的阿姐和二哥也还未回到北京;我自己虽娶妻生子,建立了小小的家庭,聊可自慰,但事业上困阻颇大,经济上甚为拮据,烦恼事真是一大堆。 那几年里,我在北京唯一的亲戚,就是曹叔八娘一家,出于对他们的关心,有一天我也抻过一张纸,为他们开出一串他们的烦恼,综合分析了他们的各项烦恼以后,我把所有的箭头都集中到一个字上,并用红铅笔把那个字重重地圈了起来。那是一个“房”字。 涧表妹虽然对调回了北京,却并无宿舍可住,办对调手续时,接收单位就把话说在前头了——人可以来,住房请自理一一她回到北京便给家里买了一张上下铺的铁架床,让涓表妹睡下头,她自己睡上头,铁架上下铺紧挨着曹叔和八娘的双人床,当中拉一幅布帘,这样睡了些时候,曹叔感到很不自在,后就换成八娘和涓表妹睡双人床,涧表妹睡上下铺的下铺,曹叔每天晚上爬到上铺去睡。但这样睡了一阵,又因为曹叔块头儿太大,一翻身就满屋子的咔啦咔啦响,涧表妹说简直是地震,最后曹叔和涧表妹又易了位——别忘了外面厨房中还有爷爷,爷爷身体垮了下来,晚上忍不住地咳嗽;全家这样地睡觉在盛夏尤为痛苦。 他们合用的空间如此之小,却又至少总有三个人白天仍要留在家中,爷爷不必说了,八娘因为确诊为冠心病,提前退休了;涓表妹因为考大学失利,决心在家复习一年重上考场;这样就引出了许多难以避免的摩擦。 当然,希望在前,曹叔他们机关正盖宿舍大楼,大楼刚打基础,机关的分房委员会已经开始工作。为了公平合理,根据十多种因素给每个人打分,我听八娘给我念叨过,他们有希望分到三居室的单元,关键在有爷爷同住,因为三代人比两代人多五分,倘若他们的三代人是有一位奶奶或姥姥,因为他们是两个女儿,那就要再从五分里扣去两分。因为人家觉得女儿可以同奶奶或姥姥同住一屋。 那一阵子我去曹叔八娘那里,或偶尔曹叔八娘到我的小家庭来,我们的话题往往不知不觉地就转到了房子上。涧表妹很少到我家来,涓表妹根本就不来,因为她自从考大学失利以后,就抱定了某种其实是过分的决心。据曹叔八娘说她在家跟他们话也很少,跟姐姐和爷爷甚至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一天到晚坐在屋角的书桌前温书——那书桌别人都自觉地不用,尽着她独享——我去他们家时,她往往头也不抬地继续背书、做题,所以我对她留下的印象,只有两个反射着光影的近视镜的圆片儿,以及偶尔发出的“你们声音小点儿行不行”的呼声;吃饭她往往不到厨房的小桌边,而由八娘把饭菜给她端到书桌上去。 但有一天忽然有人敲我们住的那间平房小屋的门,开门一看我愣住了:是涓表妹。我把她让进屋来,只觉得眼前是她那副高度近视镜的圆片儿冷冷地放着光。我简直想不出她跑来找我的道理。她摘下了眼镜,我这才发现她原来也有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我看见她眼眶里蓄满泪水,她掏出手帕去揩那泪水,这时我心里一紧,慌慌地问:“怎么了?”她用悲戚的声音告诉我:“爷爷死了……我爸突然犯病,我妈让你去帮忙……” 我举起脚就跟涓表妹到了八娘家,帮着料理一切。我发现不仅曹叔在失去父亲以后从内心里进发出了强烈的人子之情,八娘和表妹们也都真的流泻出超乎我预料的悲痛。原来爷爷在大限来临之前.挣扎着对他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能为分房子坚持到底……”的确,按分房委员会的计分法及规定,他家爷爷一死,他们就不再可能分到三居室而只能分到两居室。 P25-26 书评(媒体评论) 绝大多数刘心武笔下物的自我意识都像刘心武自己一样明确而强烈,不但意识到自己感觉表层的思绪,而且往往能意识到通常人意识不到意识深层的逻辑因果。 ——孙绍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妙玉之死(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心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948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首版时间 | 2017-04-01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2016171299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5 |
宽 | 15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