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本书创新点
2 专利先用权的基本理论
2.1 专利先用权的产生背景
2.2 专利先用权的含义和理论依据
2.3 专利先用权的构成要件
2.4 专利先用权的成立要件
2.5 专利先用权的限制
2.6 小结
3 专利先用权法律规定中存在的争议及与专利权的冲突
3.1 我国专利先用权的现行法律规定及其解读
3.2 我国专利先用权法律规定中存在的争议问题
3.3 先用权与专利权的冲突
3.4 小结
4 专利先用权的法律属性
4.1 专利先用权的正当性
4.2 专利先用权的独立性
4.3 专利先用权的实施性
4.4 小结
5 专利先用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
5.1 专利先用权与在先权的比较
5.2 专利先用权与商标先用权的比较
5.3 专利先用权与公知技术抗辩、专利权宣告无效请求权的比较
5.4 专利先用权的特点
5.5 小结
6 完善我国专利先用权相关规定的立法建议
6.1 关于专利先用权技术来源的界定
6.2 关于专利先用权实施行为的界定
6.3 关于专利先用权“必要准备”的界定
6.4 关于专利先用权“原有范围”的界定
6.5 构建专利先用权证制度的建议
6.6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张峣编著的《专利先用权研究》从专利先用权的理论背景出发,指出我国专利先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与专利权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先用权的法律属性及与相关权利的比较,为完善专利先用权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我国专利先用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运用法经济学成本效益数学分析及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完善建议:最后提出了制定一劳永逸的专利先用权证制度。
张峣编著的《专利先用权研究》从专利先用权的理论背景出发,提出我国专利先用权存在的问题,即由于我国专利先用权规定得不够具体,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司法界的争议。其争议的焦点突出表现在专利先用权与专利权之间的冲突,如技术秘密权与专利权的冲突、在技术来源上的冲突、在权利理论上的冲突和在抗辩手段选择上的冲突等。从先用权的法律属性、先用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力求从理论上为完善先用权的规定提供依据:一是系统论证了先用权的法律属性,即从诚信原则、信赖原则、劳动财产理论和利益平衡理论等多角度论证了专利先用权存在的正当性;在讨论专利先用权的性质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先用权的独立性;通过考察先用权成立条件和权利内容。可见实施性的要求贯穿先用权存在的始终,得出先用权是一种实施性权利的结论。重点对技术来源、必要准备和原有范围提出了立法建议,同时使用法经济学成本效益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指标分析,结合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