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1984(插图珍藏版) |
内容 |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奥威尔的经典之作《1984》与苏联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被合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超过时代的预言,影响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已被译成62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 英语文学中伟大的道德力量,欧美国家重要的大学研读书、中学必读书,“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全新译本,全面对照原文,并逐一标注原文重点字词,力求还原英文原貌。 西班牙设计师亲自操持封面,精美套封设计,让你捧在手里,爱在心里。 实力插画师倾情加盟,15幅原创铅笔手绘插图精彩呈现。 内容简介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反乌托邦和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作者将48倒置过来为84作为书名。本书讲述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每个经历或熟知这类历史事件的人,在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某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它犹如如一个鲜明的标签,它警醒着世人,莫让这种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他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左翼组织,后因重伤返回英国,并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后投身于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乔治·奥威尔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等概念。他在《1984》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资深的英语词典,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1950年1月,奥威尔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享年47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984(插图珍藏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乔治·奥威尔 |
译者 | 廖广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3001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5313399 |
中图分类号 | I56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