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将满足你对取名问题的一切好奇!

一个人的名字,一生中至少会被叫22万次!

名字是一种期许,更是一种蕴含力量的暗示!

王阳明、张居正、武则天、王安石、白居易……

每个口口相传的名字,都藏着一代人的文化密码!

为人父母必读、创意文案必读、通识国学必读!

《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一书,讲述的是关于名字的故事。作者苏缨历史知识深厚,文笔轻盈,韵味浓厚,从商周到五代十国,贯穿唐宋元明清,将历史上有故事的名人一一列数,分析每个名字背后的深沉寓意,与名字背后的深远影响。

内容推荐

《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一书,讲述的是关于名字的故事。作者苏缨历史知识深厚,文笔轻盈,韵味浓厚,从商周到五代十国,贯穿唐宋元明清,将历史上有故事的名人一一列数,分析每个名字背后的深沉寓意,与名字背后的深远影响。书籍不仅趣味盎然,也为读者取名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每个名字,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左右了人一生的命运,好的名字,不仅寄托了美好的愿景,也让人时刻以名自省,激励自身。

目录

第一章 暗示的力量

第二章 称呼的禁忌

第三章 贵族的游戏

第四章 诗意的唐代

第五章 风雅的宋朝

第六章 低调与奢华

后记 从王银改名说起

附录:书中名字索引

试读章节

看完这本书,一些读者很可能会产生改名的想法。现代社会里,改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人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比我们更有优势。改一个名字,意味着结束一段不大满意的过去,开始一番崭新的人生。文人往往用“号”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生中会不断给自己取新的“号”.就像现代人更换网名一样;帝王有更大的手笔,会更改年号来表示旧政结束、新政开始,让全国人民放下过去向前看。

所以在这本书的最后,我想讲一个改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银。

王银是明朝人,单是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绝不会有什么好的出身。

不错,王银生于一个盐工家庭。明朝实行食盐专卖政策,盐场工人有专门的户籍,称为灶户。灶户和军户一样,世袭不但是权利.更是义务。明代中叶以来,政府对食盐的控制略有放松,灶户在完成国家指标之后,如果还有余盐,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自行销售。王银的家庭就是这样,父亲煮盐、贩盐,在贫困的日子里挣扎,王银草草读了几年私塾,十一岁辍学后便在父亲身边帮工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银就是一个例子。

坏人该有恶报,这样的下场正是沈士良期待于他那两个坏侄儿的。

遗憾的是,沈士良拜托到的竟然是一名非常正直的石匠,石匠的果断报官非但断绝了他最后的生活希望,甚至还雪上加霜地给他招致了县衙里的一顿板子。其实在知书明理的县官大人看来,沈士良的如意算盘即便真的成功,那两个坏侄儿即便真的意外死亡,两者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但一来在讲求“原心定罪”…的儒家传统里,沈农夫其心可诛,分明该挨板子;二来此类妖术虽然无稽,却在底层社会拥有广袤的信仰土壤,稍有放任便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是的,后来的事情证明,沈士良事件仅仅是一场全国性的妖术大恐慌的前奏罢了, “叫魂”的传说令多少人为自己及其亲人的性命安危而惶惶不可终日。多么可怕!无论是仇家抑或别有用心的人,只消晓得你的名字,便可以轻易地置你于死地!

可怕的手艺人

人们对自己无法了解的东西总会心怀敬畏,并不断在想象中为虎添翼。这样的“心理误区”其实是亿万年严酷的进化史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一项生存优势,所以我们会自然产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哲学,会对一切陌生事物充满敌意,还总是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仓促对之发动攻击。

假如我们的祖先没有这样的心理模式,那么当一种陌生的野兽、毒虫或仅仅是某种环境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若不能在一瞬间便不分青红皂白地采取攻击或防御(总之是一切满怀敌意的措施),而是冷静、审慎地先调查再下结论,那么他们便不可能存活下来。  事实上他们存活下来了,事实上我们正是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者的后代,他们的基因特质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

所以,石匠、木匠等在古人看来掌握着难以捉摸的“高科技”的匠人,毫无悬念地被神秘化了。世人既需要他们的手艺,同时也惧怕他们的某种“高级技艺”——传说中那是一种近乎巫术的技艺,所以匠人在古代社会里常常被看作是与僧侣、巫师、卜者同类的人。有人认为这是匠人为了争取更高的收益而自神其术的结果,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从自己的巫师角色中获得了不少额外的收入,当然,同时收获到的还有雇主的其实全非必要的敬畏。

至今仍有一些农村地区保持着这样的习俗——没有人胆敢在营建新居期间怠慢木匠,因为人们相信,心怀不满的木匠会使用“厌胜之术”在宅子的隐秘处做些手脚,可使今后家主轻则家宅不宁,重则家破人亡。

厌胜, “厌”与“压”通假,是“镇压”的意思。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里,法海对白娘子所使用的就是一种厌胜之术,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沈士良请石匠所行的叫魂大法也是厌胜之术的一种,比法海的手段还要高级一些,仅仅通过将写有人名的纸片用木桩镇在河床底下,就可以摄取名字主人的魂魄。

当然,作为巫术的一种,厌胜也无非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已,既可用来作恶,亦可用来行善,是善是恶只取决于施术者一念之间。P16-18

序言

在故纸堆里伏得久了,时而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小乐趣,其中之一便是不期而遇地发现前人名字的各种出处:呵,某甲的名字原来出自这里;呵,某乙的名字原来出自这里;呵,某丙名字的含义原来这样巧妙……而这样的趣味越多,看现代人的名字也就越发觉得乏味,钻故纸堆的兴味便愈浓厚了。某天忽而想到,若将这些小趣味汇集成编,写一本《名字的故事》,解读那些精彩名字背后的经典出处,未尝不是一件有趣且有益的事情,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书中有些人名分析我在《大唐诗人往事》《大宋词人往事》两本书的“名字考”部分里已有简言,这里扩而充之,详述其来历、含义与妙趣。

最后要感谢熊逸对我写作这本书的帮助,而且值得顺便提及的是,熊逸这个名字也有一个有趣的出处。当然,“熊逸”是个笔名,原先我以为他之所以会取这样一个过于平淡的笔名,仅仅是因为名如其人,直到前不久他向我解释,我才明白这实在是一个高调得近乎豪放的名字。

“熊逸”出自《资治通鉴》卷二九之建昭元年:汉元帝到虎圈斗兽,后宫嫔妃皆在一旁围观,不料意外陡生,“熊逸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婕妤等皆惊走”,原本圈养在围栏里的熊突然逃了出来,所有人四散奔逃。

经过重新断句:“熊逸”一出,所有人四散奔逃。

含义居然如此威风凛凛,这样的名字才真称得上“低调的奢华”啊。不过倘若不考虑“赋诗断章”的古典传统,我不妨把那头出圈之熊的下场在这里交代一下:所有人四散奔逃,只有冯婕妤一介女流挺身护驾,当熊而立;熊望着眼前的弱女子,也许错愕了一下,也许又狐疑了一阵,也许又盘算了一会儿,结果就被侍卫们格杀掉了。无论在事件发生的当天,还是自汉元帝建昭元年以迄于今的两千零五十四年的漫长历史中,这头熊都不曾赢得任何一滴同情的眼泪。

既然我一直都存有超越熊逸的心,那就由我来做冯婕妤好了,总有一天。

苏缨

后记

王银二十五岁那年,贩盐经过山东,在夫子庙前忽然感到震撼,慨然自语道:“孔子也是人,我也是人,圣人是凡人可以学成的!”从此他便开始了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煮盐、贩盐依然如故,但怀里总揣着《孝经》《大学》《论语》这些典籍,得空便钻研,一有机会便向别人讨教。

儒学早已发展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半路出家,靠野狐禅武的自学坚持下来,注定会和知识分子的主流群体格格不入。王银当时的角色,很像是今天所谓的“民科”,怀着发明永动机的高远理想,在无人理解的孤独里负重前行。

后来因缘际会,王银拜王守仁(阳明)为师,后者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取字:将王银改为王艮,取字汝止。后来泰州学派名满天下,王艮的名字在今天依然有很高的知名度,渊源就在这里。

艮,貌似只是将“银”去掉偏旁、显得文雅一些罢了,但王守仁之所以这样改,显然在针对着王银的性格。 “艮”是《周易》当中的一卦,尤其为理学家重视。周敦颐曾有一句名言:“一部《法华经》只消一个艮字可了。”

这当然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说法。如果不把这种逻辑当真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说宇宙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伸一根手指来解答。 《法华经》八万多字,如果删去全文,替换成一个“艮”字,恐怕恼火的不只是佛教徒吧。而如果把周敦颐的话理解为《法华经》的主旨与艮卦暗合,倒也有几分在理。

理学家对艮卦的理解虽然只是一家之言,而且绝不符合《周易》古义,但为求王守仁对艮卦的理解,我们就必须在理学家的易学经典里来找答案。

程颐《伊川易传》,又名《周易程氏传》,认为“艮”的含义是“止”,具体说就是人应当止于天理所安排给他的那个特定位置上。这正如《大学》告诉我们的:如果你是君主,那就要止于仁爱;如果你是臣子,那就要止于恭敬;同理,做儿子止于孝,做父亲止于慈,与国人交往要止干诚信……如此这般的话,万事万物就会各得其所。圣人治理天下,所做的无非是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罢了。

道理虽然简单,但人们往往不能止于其当止之处,这都是因为受到了欲望的诱惑。而一个人必须既不受外物的诱惑,又不被内心的欲望所干扰,这才能够止于其所。

王银,现在应该称他为王艮了,因为是从社会底层靠自学出身,从未受过书香门第的君子教育,所以行事做派每每显得浮夸,最缺乏分寸感,换言之,不太能够止于其所。古人的名与字总有含义上的关联,王守仁为他取字“汝止”,其含义通俗以言之,不啻在说“你可要消停一下啊”。

艮卦的《象传》有一句话也格外适合王艮: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王艮的所思所想偏偏总是出位的,而出位往往意味着出格,既让旁人看不惯,也很容易给自己以及亲朋好友招致无妄之灾。后续的发展一再证明,王艮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惹祸精,王守仁每每被他弄到焦头烂额,而他偏偏天真而挚诚,有死缠烂打的认错本领,纵然想甩也甩不脱他。

如果不介绍这次改名的背景,现代读者一定会有困惑:如果说原名王艮,改为王银,这显然是“五行缺金”,所以要在名字里补上一个金字旁,但没听说名字里原本有了金字旁,还偏偏要去掉的。

是的,以市井百姓的眼光来看,王银改为王艮,实在吃了天大的亏,这个王守仁一定没安好心。话说“艮”在《周易》卦象系统里属山、属石,正是因为山和石都给人稳定、静止的感觉,所谓不动如山、坚如磐石,所以艮卦才有“止”的含义。改银为艮,银子变成了石头,而这般苦命竟然就这样“止”步不前了,这真是令人欲哭无泪啊!

但有什么办法呢,要想营造高雅的趣味,就必须摆脱低级的欲望。金银财宝、大言大利之类一字眼。还是避免在名字里出现的好。古代的书香门第从来都是这样想的,朴拙、淡雅才是取名美学里的最高追求。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认真追究一下,王艮在改了这个古雅的名字的之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变化气质了呢?答案有点儿令人沮丧,他在后来依然不断地为世人表演出行为艺术家的绚烂而狂放的做派,如果硬要说他有几分山石的样子,那他一定就是被西西弗斯殂反复推到山巅又反复滚落的那块巨石,从来都要轰轰烈烈,从来都不曾“止”过。

一张标签,终归束缚不了一个灵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间的名字都是秘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74570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607849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