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上下下
内容
试读章节

街上十天四个集,逢集还有点儿生意,要是闭集,老马基本上是在那里看闲景,眼瞅着太阳升起来,再瞅着太阳落下去。老马也不在乎这点儿收入,家里有个儿子当教师拿工资,有它无它都过年。

所长宋东风这天找到老马,说:“马师傅,你长年在外面摆摊风吹雨淋的,夏天脸晒得黢黑,冬天里,手冻得打战捏不住笔,还不如搬到我们营业室里去。平常你还是干你的代写书信,一早起来,你给我们生炉子烧几壶开水,再帮助我们营业室内外打扫打扫卫生。我们也不亏待你,公家一个月补助你十五块钱,你看这样行不行?”老马一想,还挺划算的,他们邮电所送信的邮递员,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个月才三十多元钱工资,他只是烧几壶开水,扫扫地什么的,这钱的确是不少了。十五块钱,要写一百五十封信或者拟一百份电报稿才能挣来呢!相当于他辛苦一个多月的收人。再说了,又不耽误自己的营生,即便是不给钱,帮人家烧几壶开水,扫扫地面算得了什么事情呢!所以,老马就将摊子挪到屋里去了,成了邮电所一个名副其实的临时工。

今早一开门,突然一个东西“嗖”的一下从老马的脚底下蹿了出去,当时吓了他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花猫。猫嘴里叼着一只老鼠,有一柞长。那只花猫出了门,没跑几步却停在那里不走了,回过头来瞅着老马。老马觉得奇怪,嘴里“嘘”了一声,又跺了一下脚,那猫依然不动。老马说:“你有种,你敢朝我‘喵’一声吗?”那猫狡黠眨巴一下蓝眼睛,心说:我才不上你的当呢,我对你一“喵”,我的上等美餐就没有了!你这个老家伙挺狡猾的呢!花猫扭脸跑走了,老马愣在那里半晌才进院做事情。

炉子生着了,老马就见金小雅从机房里出来了,手里端着一只刷牙缸子。老马说:“小金姑娘起得这么早,是不是我将你吵醒了?”金小雅说:“我每天都是这个时候醒,习惯了。”金小雅站在墙拐角刷着牙,老马说:“小金姑娘,刚才我来的时候,看见一只花猫叼着一只老鼠。”金小雅嘴里“呜哝”一声算是答应。老马继续讲:“那只老鼠可大了,说着用手比画着,这么长,有一尺多!”金小雅将口中的泡沫吐出来,说:“妈呀,这么大?快成精了!”老马说:“可不?那老鼠还吃得挺胖的,猫嘴差一点就含不住它了!”金小雅回屋了,老马接了一盆水,走到营业室,将盆里面的水,用手撩着,洒在地面上,然后找来笤帚,轻轻地扫着。这时,钱丽丽进门了,老马说:“小钱姑娘,还没有到上班的时间,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呢?”钱丽丽说:“你别说了,我一夜没有睡好觉。”老马问:“怎么啦?”钱丽丽说:“昨天晚上我听广播,广播里报道河南哪个邮电局,我忘记地名了,说是锁在抽屉里的几千块钱的邮票,一夜之间被老鼠啃得乱七八糟的,全部不能使用了。我一夜没有睡好,心里老是担心我的邮票也被老鼠啃了,所以不放心,抓紧过来看看。”说罢掏出身上的钥匙,开开抽屉,看到邮票完好无损,这才长舒一口气,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吓死我了!稍时突然大叫起来,连声喊道:“马师傅,马师傅,你快来看哪!”老马闻声跑过来。钱丽丽指着桌子上说:“你看那是什么东西?”老马捏起桌子上那一堆黑黑的东西,拿到亮处,告诉钱丽丽说:“好像是老鼠屎。对了,我早上来的时候,看见一只花猫嘴里叼着一只老鼠,那只老鼠可大了!”说着又比画着,“这么长,有一尺多!”钱丽丽尖叫一声:“妈呀,这么大?快成精了!”老马说:“可不?那老鼠还吃得挺胖的,猫嘴差一点就含不住它了!”正说着,所长宋东风进门了,老马接着又给宋所长汇报一遍一大早看见猫叼老鼠的事情。宋东风若有所思,半晌说道:“马师傅,等逢集,你想着买几只老鼠夹子。若是老鼠将机房的电话线咬断了,那事情就大了!”老马说:“我记住了。”

水烧开了,去车站接邮包的值班邮递员刚好回来了。脚前脚后,其他几个同行也都进门了。有人拆开邮包,将归属自己几个大队的报纸信件挑拣出来,装进自己的邮袋里,接着给自行车打足气,喝了一缸子白开水,然后再灌上一军用水壶,一个个跨上自行车,铃铛“叮当”响,各奔东西。

P2-3

目录

中篇

 一九六五年的爱情

 军枝风云

 上上下下

 爱情天空

 大学梦

短篇

 1963年的皮鞋

 河水那个流

 女人是条鱼

 花开四季

 龙船巷

 走失的云朵

 国库券1982

 痴狂者

 祭奠蒲公英

 旷工家属王春妮

 葬花吟

 十六字令

 工作服

 仇家

 两个陌生女人的一个上午

 水鬼

 雷鸣电闪

 刀王王二小

序言

自扯虎皮做大旗(代序)

大约十多年前,我的小说集《在爱情边缘徘徊》在新华书店签名售书。之后,一位比我出道早的作家,当着众人的面说道:“薛友津是个真写小说的作家。”我说:“此话怎讲?你不也是写小说的作家吗?”他说:“我们是瞎混的!不像你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问世,而且出手不凡。”“彼此彼此。”对于同行的抬举,我报之一笑。随即他又说道:“你现在缺少的不是好作品,而是缺少包装,缺少宣传。就你目前的创作水平,假如能在北京召开一次作品研讨会,找一些知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吹一吹,新闻媒体再宣传宣传,保证你以后名气就起来了。”在首都北京召开作品研讨会,是每一位作家毕生的梦想。多年前,我的一位当官文友,在北京召开一场作品研讨会,吃喝拉撒,花费了二十多万(企业友情赞助),还没有“尽兴”。我一个普通的业余作家,到哪弄这么多款子呢?再说,自己缸里有多少米自己清楚,本人的创作水平还没到在国家级那种场合开作品研讨会的时候。

无独有偶,两年多以前,省作协一位作家现做省某杂志主编的朋友,来徐州出差,看到我发表那么多的作品,很是惊讶,说:“友津兄,你每年发表这么多文学作品,且都在全国比较知名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真是不得了。我们省里专业作家每年发表多少作品,我们心中都是有数的。”我说:“省专业作家毕竟是专业作家,他们写作是以一当十,而像我们这些名气不大的作家则是以十当一罢了。”他说:“你在徐州这个小地方窝着,真是可惜了,要是在我们南京,或是‘北上广’,恐怕你早就是大腕了!”这几年随着社会风气的熏陶,受到一点赞扬,难免会想入非非,有时还会有些膨胀,真觉得自己腰有多么粗了!其实,还是那句话,自己缸里有多少米自己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与那些声名鹊起的大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固然有的作品被国家级文学刊物刊登了或者选载了。

前不久,有部长篇小说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待出版,分管处理我书稿的那位自称与中国作协有“关系”的编辑,建议我最好找一个知名的评论家给书写个序,言下之意,扯虎皮做大旗。一是能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二来,借着名家的影响力图书在市场上也便于销售。“请哪位呢?请你帮我拿个主意。”他胸有成竹,说:“某某吧。”某某在全国评论界名气那是如雷贯耳,我随即打听行情,如果请某某评论家写个序,大概需要多少润笔费呢?他说:“怎么也得八张‘红鱼’吧。”我有些疑惑,怎么这么便宜呢?一张“红鱼”是一百块钱,八张才八百块钱,怎么想都不太可能。我说:“八百块钱这个价码是不是有点儿低了?”他一听大笑,说:“老兄,你是真的假的,是八大张,现在一张人民币都是以千为单位的!你真是有点儿‘奥特’了!”我自认孤陋寡闻。这还不算回事,令我更加孤陋寡闻的是,我欲请他将书稿寄给那位评论家看一看(不看作品怎么写序呢)。那位编辑却笑了,说:“你老兄又‘奥特’了,现在评论家那么忙,哪有时间看你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呢!即便是走马观花地看,时间也不得了啊!这个序得你自己亲自操刀,写好之后,评论家给你修饰一下,签个名就完事了。”我真的被震撼了,哪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呢?那个序作与不作,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伯乐不请也罢!

这件事使我想起《战国策》里的一个故事:一卖马者牵马上市,几天无人问津,便去请求伯乐帮忙,要伯乐去他卖马的市场走一遭,到他的马前看一看,再回头把马望一眼。伯乐去了。伯乐刚走便有不少买马者赶了过来。这匹过去卖不出去的马,很快以高于同类十倍的价钱成交。卖马与给书作序几乎同出一辙,没有名气或者名气不大的作者请名人为其作品写序,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是为了提高个人和作品的知名度,也属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客观地讲,由于当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之大滑坡,本来属于清洁干净的文坛,也被铜臭所污染。名人作序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先是有的作序者并不看所要作序的书稿,只简单听一下作者介绍,便立即“笔下生花”,用尽一切溢美之词,把作品夸得像“九天仙女”一般,美貌无比。后来,名人觉得此手法过笨,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诟病,便避开书稿不谈,只是东拉西扯讲些诸如和作者怎样认识的闲话,以此套读者的近乎。由于序中有“我”,更容易“生动”、“传神”。再后来,一些名家更精了,嫌自己动手麻烦,且费时过多,又太劳神,便改由被序者自己劳作,就如我遇到的情况一样,然后名家签上大名就可以了。如此这般,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作序的流程,且得到了对方送来的银子,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20世纪80年代末,我出第一本小说集《小镇女流》时,一位老作家主动给我写序,事后,我只请他到家中喝了一杯薄酒算作还情。出第二部小说集《嘶风》时,我请的是已故著名作家高晓声先生写的序,记得当时因为火车晚点,到了南京高先生肚带营的住处,已是晚饭后,本想请他吃顿饭也没能实现,丢下书稿,就匆匆离开了。一周后,我便收到高先生给我写的序言。当时去南京因为急,又赶上火车晚点,空着两只手,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有点儿对不住高晓声先生,歉意和感谢的话倒是说了不少。高先生并不在意,而是安慰我道:“我乐为年轻作者写稿,我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临别还与我说笑,“你别过意不去,我好多年没去徐州了,有机会我去徐州时再叨扰你,不就互不相欠了嘛!”未曾想,高先生在去世前,一直没有机会再去徐州,至今此事成为我一个心结。

为书作序推荐,有很重要的前提,其一是他们的作品确实写得好,二是作序者系出于惜才、爱才之心。其实一部作品,不因名人作序或是写一篇或几篇评论文章,就锦上添花了,也不因作品没有名家作序,或没有所谓的著名评论家写几篇文章吹吹,就无人问津。一部作品的好坏,我觉得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更要经得住读者的检验,那才是好东西,才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妤东西!

最近,我有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在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编辑要我为即将出版的新作加个序言。我考虑再三,写下了上面的文字。我觉得请名家作序一个是时间来不及,二来,求人又那么难,不如我就自扯虎皮做大旗吧!

薛友津

2015年11月19日于徐州绿地世纪城

内容推荐

薛友津著的《上上下下》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由5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组成。中篇小说有《一九六五年的爱情》、《上上下下》、《军校风云》、《爱情天空》、《大学梦》,短篇小说有《1963年的皮鞋》、《河水那个流》、《女人是条鱼》、《龙船巷》、《走失的云朵》、《国库券1982》、《痴狂者》、《祭奠蒲公英》、《旷工家属王春妮》、《葬花吟》、《十六字令》、《工作服》、《仇家》、《两个陌生女人的一个上午》、《水鬼》、《雷鸣电闪》、《刀王王二小》。

编辑推荐

《上上下下》的作者薛友津以深厚的功力描述了复杂多变的世界,无不浸润着他洞察世象的深刻思考。笔触探及各个阶层,既有官员也有农妇,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打工仔,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可贵的是,作者以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和悲悯情怀,反映了不同时代小人物的悲喜人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上下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友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17872
开本 16开
页数 4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201603981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