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作前两年对自己狠一点
内容
试读章节

工作第一年对自己狠一点

“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难啊。”正在自主创业的老同学发来私信感叹。

同学所在的公司正在招应届毕业生,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起薪3000元。“这是8年前我的起薪。现在3000块钱怎么活啊,北京的合租房至少也要1500元一间了吧?”

艰难、窘迫、无奈,相信这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初入职场时的切身感受。不仅仅是自身价值被低估的问题——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无法换回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

同样是工作第一年,同样是3000元的收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只愿意拿出一部分能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以匹配自己眼下的收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另一部分人则甘愿倾力付出却不计回报,拿着3000元的钱,操着3万元的心。

究竟哪种方式更好,见仁见智。但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第一份工作除了是谋生手段之外,更是一个机会。在这里,你学习职业技能,积累人际资源,洗掉学生气,试着以共赢的姿态与人合作。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第一年的意义就像挖井。挖到1米深处,隐隐有水渗出,你当然可以就此打住,安享有限的劳动果实;但如果你能对自己狠狠心,耐住寂寞坚持下去,3米深处,很可能就是汩汩的甘泉。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

家门口美发店里的洗头妹在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年便开始谋划未来——升级成为美发师。

上班的日子,她每天要从上午10点忙到夜里10点,回到集体宿舍就几乎累瘫掉,一觉醒来又是新一轮忙碌。20岁出头的女孩,爱玩爱美本是天性,所以当她那天说,每周一天的宝贵休息日被用来报班学习剪发时,我瞬间对这个小姑娘充满了敬佩。

洗头妹的工资并不高,平日里省吃俭用成了习惯,但花几千块钱在发型师培训课程上,她却豪爽得不得了。她对我说,现在这工作年轻时干干还行,但自己要为长远打算,学一门真正的手艺。趁现在年轻,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160元的假发套,一周就要消耗掉一个,这是学费之外的开销,对洗头妹来说,压力不小。她尽可能把每一个假发套充分利用——从女士的长发剪到中长发,再剪到短发,接下来是男士发型,偏分、板寸,最后是光头。每天店里客人不多的时候,她就躲到后面,对着这玩意儿修修剪剪,然后再拉着发型师仔细讨教。

用假发练手总是不过瘾。洗头妹请示了老板,在附近的建筑工地贴出告示,每晚8点半,免费给农民工剪发。我每次晚上路过那门口,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工围在一起,任由她打理头发。因为是免费,没人计较她的技术如何,就算是剪坏了,多半也不过是呵呵一笑,“反正过两天又长出来了”。  你能想象吧,当我逐渐从诸多细节中将这个故事拼凑完整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也许洗头妹的生活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很陌生,但她在职业生涯第一年中所展现出来的勤奋、坚韧、远见和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P10-12

目录

第一章 忍受低薪的理由

 忍受低薪的理由

 工作第一年对自己狠一点

 工作量上的爱与怕

 职业积累: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

 磨刀石上的第一份工作

 无用功的用武之地

 潜能量:向周围人偷偷学习

 观影悟职场:

 从证明到不证自明—《非常完美》

第二章 老板的邮件你读懂了吗

 老板的邮件你读懂了吗

 为什么要在会议上发言

 向招聘官讨教面试硬道理

 怎样拒绝才能“不损人品”

 职场妥协:给出路而不是给态度

 低姿态是一种职场动力

 观影悟职场:

 喂,别再自作多情了—《他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你》

第三章 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

 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

 职场机会主义者的诚信危机

 那些蒸发不掉的职场“滑铁卢”

 机会来临时你挂几档

 职场新丁:避险比冒进更紧迫

 亲近与冒犯:职场也有“一米线”

 办公室私生活影响力

 观影悟职场:

 你在参照谁的人生—《朱莉和茱莉亚》

第四章 绝境突围:逆转是一种正能量

 如果你长了一张辨识度不高的普通脸

 性格内向者的职场突围

 绝境突围:逆转是一种正能量

 我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人人都有菜鸟赛季

 职场失误多久可以洗白

观影悟职场:

 越紧盯越麻烦—《美丽心灵》

序言

自序:再小的事都可以做得更好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狠”得起来的人。

比如这会儿,我已经抱着手机全网逡巡了半天,处理了几封与工作有关的电子邮件,下载了在地铁上看到的别人玩的一款手机游戏,喝掉了一杯咖啡,去了一趟厕所,刷了无数次朋友圈……磨叽了大概两个小时之后,才终于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对着电脑屏幕敲下这些文字。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太熟悉了,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字,几乎都是在经历了这样类似自我折磨的“仪式”之后才完成的。

从2011年夏天开始,我在供职的报纸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职场进化论”。之所以做这件事,除了职责所在,更重要的是,在亲身经历了职场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看到了身边很多人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菜鸟”和实习生之后,我逐渐悟出来一个道理:“进化”的条件无非两条,一是机缘,二是基因。

所谓机缘,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不能否认,有些人原本资质平平,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机缘巧合之下,就是会被事情一步步推着走向成功。比如,十年前,一大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在企业的IT部门里做些支持性的工作,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兴起,“程序猿”一下子成为市场上千金难求的人才。

这样的“馅儿饼”,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至于是大是小,基本上不由个人意志决定,更多的是靠运气。相比之下,我们能自主决定的,是那些与职场有关的“基因”——

你习惯把一件事尽可能做到最好,还是上司满意就行?你是不是愿意在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上下功夫?你把同事视为竞争者还是合作者?头脑聪明和扎实努力,你更看重哪一个?与人合作时,你肯不肯稍作妥协以达成共赢?

所谓“基因”,有些是职业习惯,有些涉及情商,有些则体现了价值观,它们多半与一个人对“职场”的理解和对自我的定位有关。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工作的前两年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在新人时期的基础打得牢靠,将来在职场上无论是发展还是“进化”,整个过程都会变得更顺理成章一些。

回想起来,我的“基因”多半来自王老大。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就一遍遍地念叨“良工不示人以璞”,念叨结构、句法、语感和措辞,念叨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然后把一个个我能理解或者暂时无法理解的标题丢过来。接下来的那几天,我就会陷入各种无厘头的行为之中,一边拖延,一边反复琢磨该怎样谋篇布局,内心充满紧张和焦虑。

这种紧张和焦虑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会让人对一个工作或者一门手艺,保持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生性散漫的人,我并不喜欢没完没了地加班,也不会为了什么事和别人死磕到底。甚至在我看来,很多时候,适度的妥协才能让事情顺利进行下去。但除此之外,总有我们自己能把控的。哪怕再小的一件事,都可以努力把它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这或许才是“狠一点”的真正意义所在。

方奕晗

内容推荐

由方奕晗著的《工作前两年对自己狠一点》主要针对入职前两年的职场新人,从资历积累、人际沟通、巧避陷阱、绝境突围等方面将新人会遭遇的典型问题、迷惑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以生动的案例、犀利的观点、务实的对策为职场菜鸟的起飞提供指导。

编辑推荐

《工作前两年对自己狠一点》为职场畅销书经典《职场武林外传》作者再度发力,著名职场作家方奕晗最新力作。

资历积累、人际沟通、巧避陷阱、绝境突围……除了提醒你要努力,更会告诉你该如何努力才能把握机遇,过好职场最关键的前两年。

以生动的案例、犀利的观点、务实的对策为职场菜鸟的起飞提供最有力的护航和最贴心的鼓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作前两年对自己狠一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奕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72439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6039738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