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选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许福超编著的这本《论语选读》是儒家经典《论语》的一个选读本。全书择要征引历代诸家注释,对《论语》的思想主旨进行阐发,非常便于读者理解。全书设置五个栏目:导读概述整体框架和《论语》的谋篇结构,串意讲解章句文义,释词解释古代词义,备注交代人物背景、事实经过,附言依据前人注疏指出章节主旨,间附作者自己的理解。

内容推荐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历代相关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许福超编著的这本《论语选读》是一部以传统注疏为依据、间采当代学者诠释、探讨框架结构、串解章句文义的《论语》读本,旨在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示意一种阅读《论语》的方法。全书除正文外,包括导读、串意、释词、备注、附言五个部分。导读概述《论语》的整体框架,二十篇的谋篇结构;串意串解章句文义,做到对词义和文句的解释于全书从前到后讲得通;释词解释古代词义;备注交代人物背景,语言环境,事实经过;附言介绍历代流传有序的前人注疏,阐释串意的依据,指出章节的主旨,并间附编著者的读书领会。

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试读章节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串意

有子说,为人孝悌而心欲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欲犯上而欲作乱,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当修持做人的根本,把做人的根本立稳了也就通于治世之道。孝和悌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仁的根本吧!

释词

①道。在先秦古籍中当用作名词时,可视上下文作如下解释:1、道路;2、方法、途径;3、法则、规律;4、学说、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道,多指须待人以自身的行为去实现的理念或主张。具体说来,指的是做人之道和治国治世之道。在本章语句中,本立而道生的道,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以下简称《正义》)注引《汉书·董仲舒传》的解释说,道者所由通于治之路也。本章依此串意。

②孝。可理解为子女对待父母应取的正确态度,其中心意思是子女对父母出于心底的敬爱。中国最古老的字典《尔雅》说,善父母为孝。《论语》中论孝道的章节,除本篇外,集中于《为政》篇和《里仁》篇,散见于《阳货》篇。

③弟。ti,同悌。可理解为弟对兄应取的正确态度,指弟对兄的敬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悌。《说文解字·新附》:悌,善兄弟也。

④仁。仁是孔子所立的视为最高的道德操守,是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念。《论语》一书出现仁字一百零九次,记载孔子论及仁的语录四十二章,是书中一再议论的一个问题。本章示意孝和悌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仁的根本,为仁必自孝悌始。这是孔子的基本观点。

⑤与。yu,音余。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在本章语句中,表示感叹语气。

备注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比孔子小三十三岁。

附言

本章有子说务本。“其为人也”两句。《集解》注、皇侃疏解释说,上谓凡在己上者,好谓心欲也。《集注》注说,此言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维护宗法制度下的人伦等级秩序是孔子的基本主张。其根基在于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君子务本”句以下两句。说君子务本的重要。君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同小人相对。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一般是指道德高尚的,有学问的读书人,涵盖其中居于位的人。有时用于表示这是孔子兴学施教的培养目标。本章就是一例。在春秋战国时代,士是士农工商四民之首。孔子兴学施教招收的对象是士,培养的目标是君子,即肩负着行道传道双重使命的君子。行道,如《大学》所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传道,就是做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者、发展者。本章引述有子的话意在于指出孝悌是仁之本,君子应当修持做人的根本,本立方可以通于由治之路。这是本章的主旨。《正义》注说,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集释》注引元儒的解释说,古之明王教民以孝悌为先。孝悌举,则三纲五常之道通,而国家天下之风正。有子之言,可谓得王道为治之本矣。本章所述有子的话是有子的观点吗?看来这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是有子接闻于夫子之语而再言之者。本篇所述有子、曾子和子夏的话也都应当作如是观。因这些所引之言均属务本之义,所以一一辑纂在这里。本章既指出孝悌是仁之本,又指出本立而道生的因果递进关系,由此展开全书的论述。

P4-5

序言

编著例言

本书是以传统的注疏为依据,间采当代学者的诠释译注,探讨《论语》的框架和谋篇结构,串解其章句文义的《论语》选读本。

孔子生活在距今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时代,《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孔子言行的实录,成书至少已有两干二三百年。由于古今词义不同,读《论语》首先要知道古代的词义为何。本书除汉许慎《说文解字》外,选用了现行的三本字典查阅古代词义。

1、《辞源》(1915年初版、1979年修订本);

2、《汉语大字典》;

3、《王力古汉语字典》。

以《王力古汉语字典》及王力编写的古汉语《常用词》为准。

《论语》成书之后,历代学者解释《论语》的注疏研究之作,不下一二百种。读《论语》应该知道前代学者对孔子说过的话是如何解释的,怎么理解的。本书沿用了前辈学者公认的四本书,作为查阅注疏、串解文义的依据。

1、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2、宋朱熹《论语集注》;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4、民国程树德《论语集释》。

何晏的《论语集解》保存了汉代经师的注释,也辑录了孔安国和何晏的注释,特别是汉代经师的注释,传承有自,最值得重视。本书往往首选汉代经师的注释。在这个系统下,有南朝梁皇侃所作的疏(《论语义疏》)和宋邢禺所作的疏(《论语注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本书对皇疏多所引用,对邢疏也有引用。

朱熹的《论语集注》是朱熹积毕生功力不断修改完善的著作,有精辟的见解。不论承认与否,他的许多见解为当今的学者所接受。朱熹是理学家,常将孔子的学说用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是朱熹对孔子学说的理解。本书对《集注》取尊重的态度。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是集有清一代经学家考据之大成的著作,向称公允,无门户之见。为本书所倚重。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是继《论语正义》之后集历代注疏之大成的巨作,吸收了截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为《论语正义》未及见的研究成果,对一些疑难问题分析解释颇有创见。本书斟酌采用。

当代学人疏译《论语》的著作,选用了六本书学习借鉴。

1、杨树达《论语疏证》;

2、钱穆《论语新解》;

3、杨伯峻《论语译注》;

4、南怀瑾《论语别裁》;

5、徐志刚《论语通译》;

6、金良年《论语译注》。  本书对《论语》的解释不专主一家,择善而从。注意于以《论语》解《论语》,以《大学》、《中庸》、((孟子》的论述解《论语》,力求对《论语》章旬文义的串解表示出孔子的本义。必要时罗列学者的不同观点,便于读者比较。对于旧注中的费解之处,间出己意,附之于后。

怎么读《论语》?传统的方法是诵读,反复诵读,其义自现。编著者读《论语》亦得益于此,认为应以之作为读古籍的基本功。读《论语》还需借助于前人的注疏考证。编著者将所作的功课整合于本书列出的五个参考栏目之中,以方便读者查阅。但最终还是要靠读者自己去阅读,自己去领会和理解《论语》。本书无意于要读者按照本书的解释和思路来理解《论语》。

本书列出的五个参考栏目是:

1、导读。概述《论语》的框架,二十篇的谋篇结构。

2、串意。串解章句文义。要求对词义和文句的解释于全书从前到后讲得通。不拘泥于将古代汉语对译成现代汉语。

3、释词。解释古代词义。

4、备注。交代人物背景,语言环境,事实经过。

5、附言。介绍历代流传有序的前人注疏,阐释串意的依据,指出章节的主旨。间附编著者的读书领会。

编著本书的目的在于,向想阅读《论语》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示意一种读《论语》的方法,而不在于对孔子的思想作分析批判。经过近百年来的一再批孔之后,几代的中国人,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基本上负面的孔子,至今拖累着中国的现代化,应该对他进行批判的地方多。知道孔子这个思想家曾经说过些什么,他的主张究竟是什么的很少。以至于视儒学为别类,认为可传承的东西不足道。这对于曾立为中国的道统,维系中华文明达两千多年,还远播于海外,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的学说,难道是正常的现象?

对于先秦古籍,不能以不同时期的流行思潮随意解读。既不应凭这样的解读作批判,也不必给孔子重新包装,打出品牌来适应需要。读《论语》,与其人自解读,不如先了解传承的注疏,尊重前人的解读,在弄明白本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批判,做出总结,完成理性思维的过程。

孔子的思想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烙印。当代的中国人阅读《论语》,自当历史地看待。扬弃其中有益的东西和糟粕的东西,而没有理由苛求于孔子的。如果虚无主义地对待古代的思想家,那今日之是岂不又将成为明日之非?

《论语》二十篇,按《论语集注》的分章为四百八十二章。如果不是做研究工作,不需要通读。本书选读三百八十章。设想是:

把《论语》中代表孔子思想的章节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其中主要是那些跨越时空界限,讲述人生,讲述做人,讲述经世治国之道,闪耀着智慧光辉的章节,以及记述孔子生平事迹的章节。

对于那些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时过境迁沦为陈迹的东西,择其有代表性的章节选入,以存历史的轨迹。个别章节没有选入的,将原文录在[备注]或[附言冲备查。

孔子说过的有些话,有的已经融入人民的日常口语之中,有的已成为成语格言。这些章节尽量选入。

不选的章节有:

1、内容重复的;

2、论述的事显然同孔子不相干的;

3、虽然是孔子说过的话,不选不妨碍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的。

上述编撰本书的初衷,并编著中的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读者指正。

本书的编著是在李奎昌学长的关心帮助下完成的。没有奎昌学长馈赠图书,提示校正,又寄来读《论语》的《读书札记》破解疑难,我将不得不以更多的抱憾面对读者。在此谨向奎昌学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录所见当代学者论孔子智慧的感受之言,借作为《例言》的结束语,敬献给想阅读《论语》的读者。

1988年1月,新世纪到来前夕,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干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选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许福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009819
开本 32开
页数 4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2017052615
中图分类号 B222.2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