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十八周零四天
内容
编辑推荐

怀胎十月最温柔的枕边书。

再强大的女人,到这时,都只是一个平凡的肉身。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叶倾城犀利解人,温暖分享怀孕三十八周零四天里的担忧、苦闷、欢欣和期待

《三十八周零四天》是孕妈妈共鸣书,待产备孕最有力的心理支持读物

在成为母亲前,每一个女人都会经历这种结结实实的爱与痛。

内容推荐

《三十八周零四天》记录了作者叶倾城怀孕到生产的历时38周零四天每一周所思所想,保留了叶倾城一贯的犀利“惊人”,同时又带着体察与温柔。生产是一个女人无论身边围绕着多少人,都只能独自上路的征途。而这本书,起码可以在这场一个人的战役里,让你不那么孤独。

目录

不烧之账

第一周 诗意的清场

第二周 有时候绝路也是一条路

第三周 花生米睡在花生壳里

第四周 努力做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第五周 生育就是限时秒杀

第六周 对自己过敏

第七周 你曾打算离开我吗

第八周 为你我相信有来生

第九周 肉体凡胎是多么丑陋

第十周 带小猪小鸡去散步

第十一周 禁忌国度

第十二周 从牙疼到昏倒

第十三周 主角就是主角

第十四周 高烧吓出的急诊

第十五周 鱼 面

第十六周 浮萍的恩慈

第十七周 吃鱼也是一种任性

第十八周 几多鞋脚性

第十九周 大战前夕

第二十周 心事与指甲皆成灰

第二十一周 恐惧是大部分冷酷的根源

第二十二周 火线原本不存在

第二十三周 水多水少都是问题

第二十四周 第一次住院

第二十五周 来不及做的羊穿

第二十六周 胎儿发展受限

第二十七周 小巷深处

第二十八周 营养门诊

第二十九周 十万个怎么办

第三十周 忐 忑

第三十一周 玉兰花是灵魂之树

第三十二周 相扑手的腕管炎

第三十三周 乔姬的十个月

第三十四周 骨盆小,血压高

第三十五周 一个洗澡者的沉思

第三十六周 最后一次产检,所有疾病均有可能性

第三十七周 除了等你,我还有什么可做

第三十八周 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

第三十八周零四天 越过山丘,也许无人等待

不后之记

试读章节

第一周

诗意的清场

这是个秘密,举世皆知但又举世不知。有经验的女子不听也明白,很自然地加减日期;年轻的女孩子听了多半会愕然:什么?每次生理期开始,其实我都等于在怀孕?新生命的日月已在计算?即使什么都不曾发生。

是的,的确如此。妊娠日历,是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为起点的。

我忍不住,推想这寂静变化,比万花吐艳的原野更加气象万千。

身体深处有一座宫殿,向来闭锁如倒悬的梨,如还不曾入住的蜂巢,月复一月,不期而至的心事令官墙湿润,濡湿的壁纸蓬鼓变形,摇摇欲剥。此刻不由得人扪上心房,手心有跃跃欲试的胀痛,握住双乳如握了两枚渐次膨大的百合,那是月信的消息。小腹开始传来一记一记的叩击,是谁在敲打我的世界?是我,是我,是新生命的可能性。于是,好事近。

——若干年后,小年七岁,她问我为什么这一个周末不能陪她游泳。我答:“生理期。”她若有所悟,问:“是不是就是姥姥说的‘好事’?为什么叫它‘好事’?”我“嗯嗯啊啊”了一会儿,勉强答:“因为对我们来说,它多半是坏事,会弄脏衣物,延误行程,还可能脾气暴躁……所以我们叫它‘好事’。”小年聪明地接口:“像有一个调皮的小朋友,干了坏事,大人就说:看你干的好事。”我夸奖她:“犀利。”她乐得咧嘴大笑。正是换牙期,上下四颗大牙都被拔了,秃秃的牙床衬得犬齿格外尖利。我亲昵地叫她:“小吸血鬼、小吸血鬼。”没错,在最初最初,是她以吸血鬼的姿态,阻断了月事。

总在某一个时刻,意识到异样,也许是一股下冲的力量,也许是专注工作的间隙,感觉到双腿间的黏稠。在女子的世界里,血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一回不同,它是微腥微甜的洗涤,是身体里的泉流,经过幽林里的小径,将它洗得一尘不染。是一种红砖铺地、净水洒街,也像是最隆重的仪式,展开一条长长的红地毯。

作为熟龄女子,怎能说不熟悉小腹处一收一放的隐痛,像有人在摇撼宫殿沉重的木窗,一扇扇开启,让新鲜空气进去,擦净窗棂,让玻璃窗闪耀。绞痛是在阳光底下,全凭一把力气拧干窗帘,再把它哗一下展开,让它吸饱太阳香、山谷间蒲公英的笑声,它从此平滑如长风,安美如春天。

就这样,子宫内膜、月来散聚的废物、角角落落的积垢,随血排出。这是一场很彻底的大扫除,无可怀疑的排毒,明窗净几里,新成熟的卵子,以最年轻饱满的姿态,倚窗等待。

她等,四周是静幽的黑。人不知道卵子的起居,卵子也不知道人的遇合:是一生相聚还是孽缘种种;媾合是甘美至饮啜不尽,抑或仓促潦草。她只在等待,一颗一马当先的精子,为了她,突破千山万水而来。韶华将尽,卵子只有一天的寿命,如果二十四小时内,不能等到,她与他,都只能萎谢。

这无人知晓的等待,在一个女子一生中,将发生五百次。而这一次,他来了,他来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是谁终于长长呼出一口气,关上门厅,不打扰这一对相爱的精与卵。再过十来天,如无意外,就会有明确的信息传出,像潮汐像雾角像信天翁的飞翔像沙滩上奔走相告鱼信的渔女,在说:受孕已经完成,从末次月经起,孕期已有四周。

一个婴儿的史诗,自一次诗意的清场开始。每一颗不曾落空的卵子,都是即将绽放的未来。

P1-3

序言

不烧之账(序)

有两次焚烧,我一直记得。

一次我应该还是个高中生。脱离家庭、全女帮的集体宿合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一个元旦之夜,我借住在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姐姐的宿合里,是一个不算太严寒的冬天,寝室里有淡淡的、清冷的女人香。没什么人,爱热闹的狂欢去了,家在本地的都回家了,我在无人的过道上兴奋地蹿来蹿去。看到一个女生蹲在一角,在脸盆里烧一堆纸张。

也许烧的是笔记呢?但不知为什么,我第一眼就认定是信:男生送的,情信。我站在她不远处,她没有回头,只是耐心地,一张张烧。火苗时大时小,一会儿熊熊,一会儿是小小的、按捺的微火焰,没关系,都在一个脸盆的世界里。

什么样的心情,会存很久很久,终于一横心,一烧了之?我当时年纪还小,对人生的认识,只来源于有限的几本小说,却自以为全懂:这诗意,这沉默的欲语还休,这隐忍端庄的做作。

我站了好久,她还没烧完,我不耐烦,走了。

另一次焚烧,我没有亲眼看见。对大部分人来说,那是新闻上的一句话。而对当事人来说,是他生命中永远不会熄灭的野火吧。

他是我从小认识的熟人,长大后在金融业工作,投靠了一个老板——我并不太懂这投靠与他本行的关系。总之,老板即将东窗事发的前夜,他在院子里,一本一本,烧尽了十二麻袋的账本。

不是都用电脑了吗?账还是纸质的吗?问专业人士,人家说:电脑里那个,什么都不是,发票什么的叫“原始凭证”,才是账。

到这把年纪,与男人吃饭,饭后他必要发票,在小票背后写抬头。知道这顿饭不从他口袋里出,所以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是亏欠。三十之后,还有人肯拿真金白银、真正属于自己的事物:金钱、灵魂、名分……来建立完整的人生吗?(看到这一段,某男士说: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报销的,自己公司、朋友公司财务都需要发票去做账,开了不白开。很多时候花了自己的真金白银,得不到一句好,又不能强调说明,也冤。)

我从来没问过熟人烧账的心情——要多十三点,才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比记者守在跑道终点问最后一名的感想还要缺心眼。自然也不必问前因后果,报纸上都说得清清楚楚。出了狱的他,也对人讲过:人到中年,想赚钱就得冒风险。跟错老板,有什么可怪?我只是想,那个晚上,火堆边的他,是多么孤独。

小时候看过的小说,想要被解放的黑奴向主人恳求,主人说:你一个人在寒冬腊月,在山坡上待一夜,我就释放你。第一次他用火堆取暖,主人说不算;第二次他只点起一根小火柴,主人照样不认账;第三次,即将冻僵的他,抬头仰望月亮,以月光取暖,终于换来自由——随后死于肺炎。我想他的孤独,正如那夜月下的黑奴。

十二麻袋的账本,燃烧殆尽。一个过去的他,也随之灰飞烟灭。账本里有过些什么?再无人知晓。也许他本人也不知道。在这故事里,他可能只扮演了一个烧账本的角色。

我不合得烧毁我的记忆,哪怕早知都是呆账死账。

我可以假装通达地说:人生不过就是我欠人,人欠我。但我见过那么多绝对不肯吃亏的人。占他人之慨,视若寻常:那人钱多且傻,速来是应有之义,这是周瑜打黄盖的事。居然有人找他帮微不足道的忙,顿时勃然大怒:我的钱是大风地里吹来的吗?重点不在“钱”,是“我的”。

前一段时间听一个儿童有声绘本,《小猫奥图》,小猫奥图反反复复说:my car,my house,my bowl(我的车,我的房子,我的碗)……幼儿读物,字字句句都念得慢而有力,说到“我的碗”都如此一往情深,力敌千钧。这也许就是很多人对拥有的感受。而“你的车,你的房,你的碗”呢?关我屁事。

因此,他的账,我的账,永远对不拢。同一件事的估价,同一次伤害的缓急,干差万别。到底是重于泰山,还是轻如鸿毛;是牺牲是付出抑或活该?上帝很忙,没工夫兼任升斗小民之间的审计工作:反正你们的一生不过是我打个哈欠、眨眨眼睛的当儿,死去方知万事空,人死当然债烂。

普通人不是上帝,就别冒充上帝视角了。那些叫你放下的人,也许只是幸福得不知人间疾苦。饱经世事的人,不轻易给出安慰,因为太知道这安慰的无济于事了,他记得自己被矫饰的好言好语刺痛过,就像被心灵鸡汤里面的骨头梗住喉咙。他学会不诉说,因为听众未必对他人的苦难有兴趣,很心不在焉,那最想聆听、最迫不及待要给予理解的人,也受限于自己的阅历、年纪、价值观、角色及立场。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连“欲说还休”都省下。

老账本已经在角落里搁太久,水气浸上它的边角,不动声色的黄渍老人斑一样滋生蔓延。时间覆没一切,心声再余音袅袅,渐渐听不到了;泪痕再渗着血色,是不为人知的桃花怨,也终将与水渍连为一体。

但它是存在的,是我放不下、忘不掉也无力清算的旧账目。一一整理检视,就是翻开一张张发票,把数目写在“支出”“收入”里……最后汇总的,是我的人生吗?

依稀记得《读者文摘》(美)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西部有一家小银行,先遭歹徒抢劫,再遭储户惊恐地抢兑,双管齐下,直接把小银行抢破产。就法律而言,不必偿付储户们的钱了,但老板坚定地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老板和儿子辛辛苦苦打几份工,省下每一分钱还给储户们。有些储户经济大好,感动于他们的仁义,分文不要。也有些濒临困境,他们送上门的钱是及时雨。后来老板去世,不要紧,父债子还,儿子继续背起这些债务,如耶稣背起十字架,戴起荆冠。历时二十九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儿子说:从此无债一身轻了。

美好的故事,总给人信心。我会努力还清对人世的负欠,也乐观地等待世界把亏欠我的如数归还——亲,要连本带利哦,不要忘了滞纳金。

后记

不后之记

我从没想过,我会用十年时间,完成这本书。

应该有后记,必须有后记,至少说明为什么我拖了这么久,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无法打开这篇文档。

但,还有什么可说?所有的后话,都已是前情。

也许我只是在等待。

在陪孩子做手工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日本有一种流行的手工材料叫海玻璃。

有人酒后把啤酒瓶扔进大海,没有公德心的人把混有玻璃的生活垃圾随意处理。于是,海底的沙砾里,有许多许多碎玻璃,都曾经完整,现只是残骸。它们随波逐流,潮水经过它们,礁石撞过它们,再回到海滩上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们变漂亮了。泥沙磨平了它们的棱角,水意滋润了它们的颜色,它以前不过是一个酱油瓶,现在却闪着琥珀般神秘的光……有人说:“这不过就是玻璃。”没错,它不想否认自己的平凡,但你也否认不了它的美。

发生了什么?不过是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时间经常创造奇迹,海玻璃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是的,我也只是在等待,等待时间把最深刻的心碎,收敛起来,再变成一颗颗海玻璃般晶莹的宝石。

至今,我仍不知道,我是否等到。

感谢读者,你们的阅读给我的孩子每日必需的粮食与水。

感谢凤凰壹力,你们愿意出版这么一本私人化的书。你们安抚了我的不安,我的惴惴:“这书真有人看吗?”尤其感谢多年老友刘文莉。

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与朋友。对你们我只有好话,若在相处中有无心之失,全是我的罪愆。

感谢……我自己。感谢我花了半生时间来长大。

书中所写,尽是亲历亲见,但关于医学的部分,不必当作教科书对待。可能听错,可能记错,可能理解失误,业外人的以讹传讹,我大概不能免俗。

而对书中提到的每一位产妇及宝宝,我都有着至诚的祝福。

是以为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十八周零四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倾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64728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614792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