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镇忧郁青年DE十八种死法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镇忧郁青年DE十八种死法》这部短篇集共收录了作者的十八篇短篇小说,作者魏思孝主要将视野定位在村镇青年的生存状态上,其小说里的主人公大多处于失业状态,他们对未来无所期待,终日混迹于乡镇的网吧、出租屋之间,当八零后已经基本步入社会,开始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开创事业、组建家庭的时候,这部作品的出现给描写八零后的生活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城镇化进程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背景之中,依然有那么一群看似被时代所抛弃的年轻人,他们拒绝对世俗的妥协,把那种抗拒装进了自身的沉默里。

内容推荐

与很多直面现实的小说不同,魏思孝的《小镇忧郁青年DE十八种死法》这部短篇小说集集中描写的是那些既现实又对现实无能为力的人,但他们又无法被统一称之为失败者,他们在自己选择和营造的生活场景里总是可以逢凶化吉,甚至游刃有余,哪怕是借钱、骗钱求生的始终不想工作的青年,都可以在某一刻变成阳光大男孩。

目录

写小说的又冒出了个人(序一)

用自己身上的骨肉之痛诋毁轻薄(序二)

跟踪大师

和它的美国亲戚一样

我总是觉得不舒服

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欢天喜地

电动车这东西挺危险的

教你做好吃的蛋

每个人都有历史问题

高空危险作业

黑夜总会来临

你为什么不找工作

外地

列车员还在求救的路上

我一直对机械充满恐惧

这个月的星座运势出来了吗

废物

恋爱中的约瑟夫

青年旅馆的反面

业余罪犯

羞于表达——后记

试读章节

跟踪大师

1

那天我发神经,对一个男的产生兴趣。平常没什么事,我喜欢坐在树荫下面,看来看去。这天是阴天,出门之前下了点雨,不是很大,一扫闷热,太阳没出来戳这个戳那个。我像往常一样在路边的树底下坐着,从我面前来来往往过去了很多人,都没能让我站起来。然后这个男的走过去,手里拿着一包东西。我站起来,跟在他的后面。男人年龄不大,从穿着上看应该是学生或者刚大学毕业。他先走到附近的公交站点看了看,在车牌前来回走动。我在人行道的这边盯着他看,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有个背着双肩包的短发小姑娘吸引了我,长得真干净,独来独往的那种。公交车来了,小姑娘上了车。回过神来,男人还在看站牌。我把烟扔在地上,用脚踩灭,这迅速把不远处的环卫大妈吸引了过来,我有点不好意思,躲出去几步远,大妈用工具把烟头夹到筐子里,然后走去别的地方。看来这里的公交车不能将男人带到他想去的地方,他继续往北走,我跟在后面。过马路的时候,刚好是红灯。路口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和电动车自行车。这是个大路口,一般情况下要四五分钟才能变成绿灯。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不等,我会选择走地下通道,也就是人防商场,可以轻松走到对面,而且里面还有空调。人防商场是防空洞,现在用不着就改成了商场。里面主要是卖衣服和健身器材,每次下去我都会看几眼健身器材,心里嘀咕着,好贵。

在车流的夹裹中男人和我一前一后过马路,有几步的路程我特意和他紧靠着,有点摩肩接踵的意思。他没有任何的反应,这算是一种试探,他没有注意到我在跟踪他,这多少让我心里有些欣喜。雨又开始下,还是那么小,路上的行人也没有打伞,几颗雨滴落在我的眼镜上面,我眼前所见的事物有些凹凸不平。男人应该和我的情况差不多,没什么重要的事,只是闲逛。他来到公园里,在树荫下面走,目不转睛只盯着前面,前面有什么好看的,我绕过去看,一个姑娘在前面,穿着白纱裙,在阳光的照射下你能看清她大腿的那种。可是今天没有阳光,没办法看清她的大腿。姑娘的身材不是特别好,小腿有点粗壮,但是我喜欢她走路的姿势。我动了个念头,放弃这个男人追逐那个姑娘,只是念头而已,我最终还是紧跟着男的。我也说不出为什么,人有时候总是会做点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开始我跟踪这男人,就是发神经的行为。

在前方的一个岔路口,男人和姑娘分道扬镳,男的向左,女的依旧向前。左边的那条路通往湖上面的桥,一直往前走就走出公园来到共青团路。我走的有点累,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会,眼睛停留在男人身上,我看到他一刻不停来到桥上,在桥上停下,看湖水。男人过了桥后,我起身快步追赶。在一边树林中,男人将尿撒在一棵大松树下。我也找了一棵松树,没有那男人找的那棵大。提好裤子,我走出树林,发现男人已经到了马路对面。共青团路上的车不是很多,我轻易过了马路。我很喜欢在共青团路上走,路的两边全是茂密的大树,把整个路面的上空都遮盖住,一直往前看,宛如由树构筑的隧道。

刚才公园里的那个姑娘在男人前面走着,这个发现让我确定她被人跟踪,被我跟踪的这个男人跟踪。这让我提起了精神,他为什么要跟踪这个姑娘,有何企图。我开始留意那男人跟踪的技巧,完全没有腾闪移躲,他的表现完全是个路人。这才是跟踪的最高境界,先告诫自己这根本不是跟踪,这完全是巧合。相比之下,初来乍到的我失色不少。我开始虚心学习这个男子的跟踪技巧,并迅速运用于实践中。说实话,我受益匪浅,我变得自然起来,最后我都相信自己根本不是在跟踪,我只是要去他要去的地方看看。我想这个男人也是这么想的,他根本不是在跟踪,他只是想去那位姑娘要去的地方看看。现在我们三者的关系变得很和谐,互不打扰,各司其职。有没有可能前面那位姑娘也在跟踪,或者说有人在后面跟踪我。有就有吧,现在我把一切都看得很淡,来之不易的和谐我不想打破。P1-3

序言

写小说的又冒出了个人(序一)

曹 寇

不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看魏思孝的小说了,但记得当时的感受,那就是:看来写小说的又冒出了个人。

就我读过的来看,这个人的小说都是一些乡镇小年轻的生活片段,残酷也好,忧伤也罢,无不透着一股活不下去但都不想死的劲头,包括作者头头是道的模样像极了他小说中的人物。作者既不高于人物,也不比他们更蠢更虚无,他是其中的一员。一个杀人犯,一个被杀者,一个蹲在街头呕吐的人,一个屌硬心软居然还会无耻地流泪的家伙。也可以说,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者本人。他们一会儿打架,一会儿喝酒,一会儿射精,一会儿莫名其妙地死掉……好像他既鄙视自己,也从这个鄙视中获得了某种罪恶的快感,然后像啐一口痰那样甩给读者一个问题:你说呢?

我说,魏思孝,我基本同意你的看法。小说在本质上确实就是写给自己的,并且希望你不要怀疑这一点。贵乡先贤蒲松龄就是这么干的,鲁迅也是这么干的,张三李四这个斯那个夫,亦然。在我看来,好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叙事问题,你还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中所获得的喜悦或痛苦。我记得自己去年重读《水浒传》,看到鲁智深在大相国寺后随地大小便,我似乎嗅到了屎臭,相信魏思孝也能嗅到。

另外就是,写小说是一项体力活,读小说也是。所以这年头认真写小说和读小说的人并不多见。魏思孝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却是,他完全不管别人看不看他的东西,一个劲地在写,其勤奋堪称劳模。这在他的同龄人中简直寥若晨星。后来我在青岛见过一次他,发现他虽然留着一头长发扎得像个装神弄鬼的道士,但谈吐略憨,整个人像一柄墩布朝上的拖把那样斜靠在墙角,山东新一代勤劳却没致富的农民形象在我记忆里久久挥之不去。

不同于时尚写作,也区别于网络写作和期刊写作,魏思孝只写他理解能力之内的小说。这不够讨好,也使他的小说在发表和出版方面长期受阻,且僻居两千多年前齐国的国都,委实不太容易“混”好。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他的一份幸运。相信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后记

羞于表达——后记

魏思孝

这是我第一本公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了十八篇小说。当然并不是每篇都写到死亡。《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原本是朱白老师写的序的名字,将其定为书名,一是各篇题目作为书名都不够理想。二是这书名似乎卖相和寓意俱佳。

书中的小说,《青年旅馆》写于2008年,《约瑟夫》写于2010年,其余大多集中在2012年。对我个人来讲,2012年是写作的一个转折点,在经过多年的奋笔疾书后,似乎开窍和入门了。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从乡镇进入城市的无聊且羞怯的青年,他们无所事事,心理有些猥琐,对名利和女人都有渴望,但无从下手,只好和自我较劲。好听一点是边缘人物,在社会学者眼中是潜在的不安人员,迟早要干点为人不齿的事。幸运的是,他们干什么都浅尝辄止,说是半途而废也可以,但关键是他们良心未泯。

我从不标榜自己有人文关怀,但对数目庞大的底层青年著书立传,倒是有点干系了。实际上,我只关注自身的问题,情感充沛且缺乏释放的渠道。那么写成文字,无疑是适合我的。至于小说写作的问题,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但并不笃信能解决它们。

不久前,我重新看这些小说,不禁感叹,写得不错,摆在世人面前不用难为情。这个自我评断顿时让我哑然失笑且脸红。这说明我还有羞耻心,知道自夸是欠妥的。但是没办法,这是发自内心的,若强加掩饰,又显得矫揉造作。

以上是我的主观评价。再说下去,我词穷了。几年前,我还有文学理想,认为自己要写出留存于世的作品。何为留存于世?用朋友小南的话说,便是等我作古多年,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手捧我的著作将若干姑娘骗上床,美其名曰谈文学。如今呢,以后的事我不再多想。年逾三十,也没见写出多么了不起的东西,与诸多前辈同时期的著作相比,差距不小。

小说之于我,是表达情绪的途径。是情绪,不是思想。我越来越羞于将内心的只言片语公开。在信息传播空前便捷的当下,人类的情绪如同汽车尾气一般大批量产出。对此,我能做的就是自律。将这些情绪积攒成小说,供大家吸食。

书评(媒体评论)

十八篇短篇小说可以看成十八种虽生犹死的穷困之境,也可以看成当今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他们惴惴不安的同时绞尽脑汁地想要过得幸福一点,显而易见在他们的惯常思维中都有一种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与之距离越远,那种荒谬感越会形成强烈的力量……你如何来看待魏思孝笔下的这些主人公,他们统统都是不得志的失败者,还是我们生活中不加粉饰的真实的人?

——评论家朱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镇忧郁青年DE十八种死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思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9673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613892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