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志主编的《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精)》内容既涉及刑事实体法方面,也涉及刑事程序法方面,如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刑事医疗过失、非法证据排除等。在书中,作者依据基本案情、裁判要旨、疑难问题、学理研究、结论性观点这一主线,针对已作出判决的案例,结合案情及判决文书对相关法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对案件的定性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说理是否充分等内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证。本书收录的刑法案例较为典型,作者论述充分,说理透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方面对大陆刑法学者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图书 | 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秉志主编的《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精)》内容既涉及刑事实体法方面,也涉及刑事程序法方面,如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刑事医疗过失、非法证据排除等。在书中,作者依据基本案情、裁判要旨、疑难问题、学理研究、结论性观点这一主线,针对已作出判决的案例,结合案情及判决文书对相关法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对案件的定性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说理是否充分等内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证。本书收录的刑法案例较为典型,作者论述充分,说理透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方面对大陆刑法学者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内容推荐 赵秉志主编的《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精)》对元照出版公司已出版的《月旦法学》杂志200期中刊载的诸多刑事法判例进行了选摘、整理,并汇编成册。这些判例研究成果虽然形式上表现为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研究,但每项研究成果均结合案情,对一个或者若干个刑法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领域涉及犯罪构成、犯罪形态、个罪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刑事程序法问题。基于对大陆刑事法理论及实务参考借鉴价值的追求,本书着重选择的是在大陆刑事立法及司法实务中存在类似情况的案例。 目录 总则篇 一、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 心神丧失与精神鉴定——评台湾地区高等法院1998年上字第3605号判决张丽卿00 (二)犯罪主观方面 直接与间接故意之区分——“最高法院”2005年台上字第5458号判决之探讨徐育安00 刑事医疗过失探微——从一个案例说起林东茂0 论医师的说明义务与亲自诊察义务——评2005年台上字第2676号判决王皇玉0 论急救与建议转诊义务——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7年医上诉字第3号刑事判决评释王志嘉0 自杀责任——评“最高法院”2005年台上字第720号刑事判决关尚勇0 整形美容、病人同意与医疗过失中之信赖原则——评台北地院2002年诉字第730号判决王皇玉0 (三)犯罪客观方面 构成要件该当性之法律适用——评析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5年重上更(五)字第127号判决和“最高法院”2006年台上字第695号判决郑逸哲0 难以确定“客观可避免性”,就不应展开“不纯正不作为构成要件该当性”审查——评析“最高法院”2011年台上字第32号判决郑逸哲0 (四)正当化事由 窃盗被害人之财务追回权与正当防卫——评“最高法院”2002年台上字第4003号判决王皇玉0 二、犯罪形态 “中止犯”属应减的“可罚未遂犯”——评析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7年上诉字第2925号暨“最高法院”2008年台上字第364号刑事判决郑逸哲 分则篇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酒测0.91毫克竟也无罪——评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10年交上易字第246号刑事判决张丽卿 二、破坏市场秩序罪 论商业判断法则于背信罪之适用妥当性——评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07年金上重诉字第1号判决蔡昌宪温祖德 只有一家别无分号——评台北地方法院2004年自字第15号判决张丽卿 三、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刑法上死亡之认定——评“最高法院”2006年台上字第1692号判决王皇玉 评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7年上易字第2020号“强制罪”刑事判决——兼论病人生命身体法益的处分与医师紧急救治义务王志嘉 “刑法”第315条之一既未遂之认定——台湾地区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10年上易字第743号判决王皇玉 未成年人的医疗决策与生育自主权——“最高法院”2006年台非字第115号、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2年上诉字第2987号刑事判决评释王志嘉 解剖诽谤罪之构成要件──评析台湾地区高等法院1998年上易字第6229号判决郑逸哲 四、侵犯财产犯罪 强盗预备罪与放弃续行犯罪的刑法评价——评南投地方法院2009年度诉字第88号刑事判决许恒达 强盗罪与诈欺罪的难题——评“最高法院”2000年台上字第852号判决张丽卿 “刑法”第329条准强盗规定之剖析及其适用——评析“最高法院”2002年台上字第5995号判决、台中高分院2002年上诉字第1156号判决和台中地院2002年诉字第114号判决郑逸哲 溢领借款的诈欺——评台北地院2003年自字第17号判决李圣杰 论“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第24条与“刑法”第315条之1的适用疑义——兼评“最高法院”2005年台上字第5802号判决、高等法院台南分院2002年上诉字第1153号判决与2005年上更(一)字第592号判决王皇玉 三角诈欺之实务与理论——“最高法院”2006年台上字第740号及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10年上易字第2187号判决评析徐育安 侵占构成要件乃纯正不作为身份犯构成要件——评台湾地区高等法院2003年上易字第2705号判决郑逸哲 五、妨害社会秩序犯罪 复印件(影印)在伪造文书罪之相关问题——评“最高法院”2001年台上字第3261号判决及相关实务见解吴耀宗 论伪造文书罪之“足以生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评“最高法院”2005年台上字第1582号判决及相关实务见解吴耀宗 使公务员登载不实罪——评“最高法院”2002年台上字第2431号裁判及相关实务见解吴耀宗 泄露使用电脑知悉秘密罪的保护射程——评台中高分院2009年上诉字第1319号刑事判决许恒达 资讯安全的社会信赖与“刑法”第359条的保护法益——评士林地方法院2010年诉字第122号判决许恒达 迟来的解释——台湾地区桃园地方法院1999年易字第2002号刑事判决评释葛谨 程序法篇 私人不法取得证据应否证据排除——兼评“最高法院”2003年台上字第2677号判决吴巡龙 不自证己罪于非刑事程式之前置效力——评2007年台上字第7239号判决及相关裁判林钰雄 留置裁定要件之相关问题——评大法官会议解释第523号解释等黄朝义 侦查中之羁押审查──台中地院2001年诉字第1022号裁定、台湾地区高院2002年抗字第90号及2000年抗字第361号裁定陈运财 徐自强掳人勒赎杀人案评析——评“最高法院”2003年台非字第242号等相关判决何赖杰黄朝义李茂生 承受诉讼违法——“最高法院”2002年台上字第5042号刑事判决评释葛谨 医疗刑事诉讼认罪协商的实证研究——从台南地方法院2004年简字第2351号刑事判决出发林萍章 初探医疗秘密与拒绝证言权——从欧洲人权法院之Zv.Finland判决(艾滋病患案)谈起林钰雄 刑事医疗诉讼审判之实务与改革——兼评“最高法院”2007年台上字第4793号判决张丽卿 主题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赵秉志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534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66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2 |
CIP核字 | 2015005430 |
中图分类号 | D92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7 |
宽 | 178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由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