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方南玲主编的《汝城史话/中国史话》叙述了汝城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名胜古迹、风物特产,除了对县史做了概要性的介绍以外,着重对本县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整理汇集,使之在叙史之余,兼具趣味性。《汝城史话》以史为题,以话为体,把汝城千年来发生的、流传的、标志的、传奇的地、人、事展示出来。

内容推荐

汝城人文昌盛,历史悠久。方南玲主编的《汝城史话/中国史话》系统地呈现了汝城由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概述了古城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

目录

一 县情概览

 1.自然地理

 2.建置沿革

二 史海钩沉

 1.宋明两朝瑶民起义

 2.桂阳广安守御千户所

 3.红巾军与太平军在汝城

 4.湘军桂勇

 5.北伐战争第一仗

 6.毛泽东《湘南运动大纲》的起草与实践

 7.中央红军突破长征第二道封锁线

 8.汝城解放

三 历史人物

 1.古代的良将名臣

 2.民国将军

 3.革命英杰

四 民俗风情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城“香火龙”

 2.古代雅言活化石——汝城话

 3.刘三妹与汝城山歌

 4.罗隐的传说

五 人文名胜

 1.耒山、耒水

 2.先秦遗迹

 3.古道故城

 4.庙宇古坛

 5.牌坊祠堂

 6.古桥古塔

 7.濂溪书院与予乐湾

 8.古堡遗址群

六 山水韵味

 1.古代汝城八景

 2.热水汤河风景区

 3.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七 当代汝城

 1.修建龙虎洞水库和灌区

 2.朱镕基总理为满天星电站解决资金

 3.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

后记

试读章节

南宋王朝惊骇于义军的神勇,撤换赣、湘两省军帅,派工部侍郎王居安为江西安抚使,转运判官曹彦约为湖南安抚使,调集“飞虎军”镇压起义。宋宁宗还下诏以重金招募敢死之徒,形成多路兵马合力围攻。王、曹又运用反问计,以金钱引诱、封官收买等手段,挑起起义军内讧。李新在酃县阵亡,李元砺则被叛徒罗世传绑缚后送给官军,因此牺牲,罗世传又死于暗杀。起义军首领全部死亡,黑风峒掀起的瑶汉起义大风潮才得以平息。

这次起义使湘、赣、粤、闽俱惊,被称作“郴桂瑶洞巨患”。欧阳修、辛弃疾等宋室名臣细究起义原因,认为这是官府作为不当所致。大宋王朝震骇之余不得不正视官逼民反的现实,反思吏治腐败,采取怀柔政策安抚瑶民。宋仁宗在朝中首封郴州5位瑶民为瑶领;宋宁宗于嘉定四年(1211)批准在黑风峒所在桂阳(今汝城)之零陵、宜城乡置桂东县,立县治于上犹寨(今桂东寨前),于黑风峒地带相邻的郴县东部复置资兴县,于黑风峒地带交界的衡州东南山乡复置酃县,赐改黑风峒为“效忠峒”,以进行有效管理;同时,“给牛、贷种使开垦”,建书院,让瑶民也能读书,得到“教化”。当地百姓不满意“黑风峒”“效忠峒”两个名称,改称“彩峒”,并将宋军驻扎之地叫作“宋坪”。

黑风峒起义与洞庭湖钟相杨幺起义、山东宋江起义、浙江方腊起义并称,表现了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

明朝,汝城瑶族人民由于不堪压迫,再一次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即龚福全起义。

有的学者认为龚福全起义属宜章县莽山瑶民起义,其实这次起义的核心区域在汝城。据《明史》记载:“秦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六年进士……郴州桂阳瑶龚福全称王,金先后破砦八十余,斩首二千级,擒福全及其党刘福兴等。录功,增俸一级,荫锦衣世百户,力辞得请。人为户部右侍郎。”秦金所平定的叛乱,实际上就是汝城龚福全起义。

龚福全与江西谢志珊、蓝天凤和广东高快马等相互声援,转战于湖南的桂阳、酃县、宜章和江西的遂川、万安、泰和、永新及广东乐昌等地,纵横千里,声震朝廷。镇守各地的军事力量都没有独立扑灭起义的能力,于是明廷任命王守仁为南赣巡抚,节制赣、粤、闽、湘四省八府的兵力,采取剿抚并举的方针,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王阳明全集》记载:“据郴州桂阳县申:本县四面,俱系贼巢。正德三年以来,贼首龚福全等作耗杀死守备都指挥邓曼;虽蒙征剿,恶党犹存。正德七年,兵备衙门计将贼首龚福全招抚,给与冠带,设为瑶官;贼首高仲仁、李宾、黎稳、梁景聪、扶道全、刘付兴、李玉景、陈宾、李聪、曹永通、谢志珊,给与巾衣,设为老人。未及两月,已出要路劫杀军民。动辄百千余徒,号称高快马、‘游山虎’、‘金钱豹’、‘过天星’、‘密地蜂’、‘总兵’等名目,随处流劫。正德十一年七月内,龚福全张打旗号,僭称‘廷溪王’,李宾、李稳、梁景聪僭称‘总兵都督将军’……本年正月十六日,一起八百余徒出劫乐昌县,虏捉知县韩宗尧,劫库劫狱;又一起七百余徒,打劫生员谭明浩家;一起六百余徒,从老虎等峒出劫;一起五百余徒,从兴宁等县出劫。切思前贼阳从阴背,随抚随叛。目今瑶贼万余,聚集山峒,声言要造吕公大车,攻打州县城池。官民彷徨,呈乞转达,请调三省官军夹剿……湖广桂阳县鱼黄峒畲贼首唐飞剑、总兵严宗清、千总赖必等纠众劫虏,当起兵夫追至界首南流坳,与贼对敌,杀获唐飞剑、严宗清首级二颗。”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益将镇县东四十里……正德十二年,官军讨乌春山贼,贼首龚福全遁保马山禾仓石寨,官军进克之。”

龚福全起义虽然失败,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起义过后,官府为防再次发生民变,以轻徭薄赋安抚百姓,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融合。2桂阳广安守御千户所

明朝初年,粤北瑶民钟均道聚众作乱,祸害汝城乡民,乡老陈仲才向朝廷上书《乞除锺寇请建卫所疏》,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朝廷采纳他的意见,调拨军士在土桥下圆坪(即现在的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设立桂阳守御千户所。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现存的“文武世家”坊,是明弘治二年(1489)提督学政湖广按察司副史薛刚为镇守桂阳广安守御千户所的百户李兴及其五世孙、进士李安所立。

桂阳广安守御千户所一度搬迁至县城,其后再搬回土桥镇。

P7-9

序言

汝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汝城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置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汝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理学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神农氏制耒耜于汝城耒山,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写下《太极图说》《拙赋》等千古名篇。汝城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秋收起义、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和中央红军长征时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之地,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涌现出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及宋裕和等开国功臣,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游击区和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

《汝城史话》是延续传承汝城县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各界系统全面了解汝城县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有利于人们全方位领略千年古县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古县文化遗产的珍贵史料。可以说,本书的编撰出版,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本书付印前,承蒙《中国史话》编撰委员会专家学者惠予审阅、悉心指导,在此,谨致深切的感谢。

后记

汝城的历史,从神农制耒耜于耒山算起,基本上与华夏文明的发端相同,而从有确切的文字记载算起,则有1600多年。悠久的历史,沉积的是厚重的文化,也意味着历来编修的县史多为鸿篇巨制。连篇累牍的文字,虽然在保存史料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却不利于普及。《汝城史话》除了对县史作概要性的介绍以外,着重梳理、呈现本县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使之在叙史之余兼具趣味性,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县史的补充以及便于推广的通俗读本,对弘扬地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汝城史话》在编纂过程中,幸得各方人士的鼎力支持,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稿虽经数度修改,但史料浩繁,疏漏和谬误恐怕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12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汝城史话/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方南玲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82118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66
CIP核字 2015250750
中图分类号 K296.4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