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根随笔全集(精)/国民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全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它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该书历经四百年而不朽,体现了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对人世生活的透彻理解,给诸多后人及学者以人生启示。作者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生独到的见解把原本枯燥的理论写得生动有趣,使读者读起来觉得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培根随笔全集》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述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论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目录

大哲微言(代译序) 李家真

献词

一 论真理

二 论死亡

三 论宗教的统一

四 论复仇

五 论逆境

六 论作伪与掩饰

七 论父母与子女

八 论结婚与独身

九 论嫉妒

一○ 论爱情

一一 论高位

一二 论胆大皮厚

一三 论善德与善性

一四 论贵族

一五 论叛乱与动荡

一六 论无神论

一七 论迷信

一八 论旅行

一九 论君道

二○ 论谋议

二一 论迟延

二二 论狡计

二三 论自谋

二四 论革新

二五 论速成

二六 论假聪明

二七 论友谊

二八 论花销

二九 论真正的国力

三○ 论养生

三一 论猜疑

三二 论言谈

三三 论殖民地

三四 论财富

三五 论预言

三六 论野心

三七 论宫廷剧与演武会

三八 论本性

三九 论习惯与教养

四○ 论幸运

四一 论放债

四二 论年轻与老成

四三 论美

四四 论残疾

四五 论营宅

四六 论造园

四七 论交涉

四八 论徒众与友朋

四九 论请托

五○ 论读书

五一 论党派

五二 论礼数

五三 论赞誉

五四 论虚荣

五五 论荣名

五六 论司法

五七 论怒气

五八 论世事变迁

五九 论流言(残篇)

附 弗朗西斯·培根生平简表

试读章节

一○ 论爱情

爱情对舞台贡献良多,对人生则无甚补益,因为爱情始终在为舞台提供喜剧素材,间或还提供悲剧素材,但却在人生当中大搞恶作剧,时而表现得像个西壬女妖,时而又像复仇女神。纵观古今,声名不坠的英雄豪杰都不曾臣服于走火入魔的爱情,由此可见,伟人大业必定会把这种软弱的情感拒之门外。当然,这些人当中也有例外,比如身为罗马帝国半个主子的马克·安东尼。以及名列十执政的立法者阿皮乌斯·克劳狄。前者本来就是个好色无度的浪子,后者却是个谨重明智的人物,由此看来,爱情不光能踏进无遮无掩的心田,还能够闯入戒备森严的灵府(虽然是罕有的情形),如果疏于防范的话。伊壁鸠鲁有云,你我足可互为观众,无需众人瞩目。斯言可谓大谬不然,意思似乎是本该冥想天国及一切高贵事物的人类应当什么也不干,只顾着拜倒在一尊小小偶像脚下,把自己变成眼目之奴,尽管还不是与野兽无异的口腹之奴。然而,上天赐给人类的眼目,本应服务于更为高尚的目的。

令人诧异的是,爱情竟能如此放肆,如此扭曲事物的本质和价值,例证便是滔滔不绝的夸大之词用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唯独适用于爱情存在的场合。这样的夸大还不仅仅体现于言辞,因为古人有云,每个人的最大谄媚者都是他自己,所有的小谄媚者皆须与之同声同气,这话虽然说得不错,恋人却无疑比这个最大的谄媚者还要谄媚。原因在于,骄傲之人对自己的评价再高,终归不像恋人对所爱之人的评价那么离谱,由此可见古语不谬,爱情与明智不可兼得。恋人的这个弱点不光是旁人看得见,所爱之人也看得见,而且看得最为清楚,除非碰上了两情相悦的情形,原因是世间有条铁律,爱情若不能得到回报,便只能得到暗藏心底的轻蔑。既是如此,人们更须提防这种情感,因为它不仅会葬送其他事物,还会葬送它自己。关于它葬送的其他事物,诗人的妙笔形容得好:偏爱海伦的人,舍弃的是朱诺和帕拉斯的礼物,因为人若是过分看重爱情,必将舍弃财富与智慧。

爱情的泛滥总是出现在人最脆弱的时候,也就是大富大贵或大苦大难的时候,尽管在苦难中泛滥的情形较为少见。两种境遇都会点起爱火,使之熊熊燃烧,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产物。即便无法拒绝爱情,至少也要控制好爱情的火候,使它与重大的人生事务彻底绝缘,这样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因为一旦让它插手人生要务,它就会扰乱人的时运,使人无法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目标。不知道是何缘故,武人总是耽于爱情,我估计道理跟他们耽于美酒一样,无非因为危险的行当常须索取享乐的报偿。人性当中本来就潜藏着关爱他人的倾向,若是没有耗费在区区一人或寥寥数人身上,自然会流向大众,使人变得仁慈博爱,这样的情形在修士当中屡见不鲜。夫妇之爱化育人类,友朋之爱使人类趋向完美,放佚之爱,却使人类腐化堕落。

P43-46

序言

大哲微言

四百多年以前,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降临人世:

我主纪元一五六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弗朗西斯·培根,照耀时代与家邦的荣光,辉映学术的艺匠与瑰宝,诞生在斯特兰街的约克宅邸。他父亲尼古拉斯·培根爵士身任英格兰掌玺大臣,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著名谋士,更是当时国内位居次席的重臣,素有睿智多能、温恭正直的美名。他母亲则是安东尼·库克爵士的爱女安……一位百里挑一的夫人,向以虔诚贤淑、才学出众著称……双亲如此,子嗣的未来不问可知……

(节译自培根的私人秘书及家庭牧师威廉·洛莱于一六五七年发表的《弗朗西斯·培根阁下生平》)

一六一六年四月,世界同时失去了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十年之后的四月,培根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勋爵大人(培根)和威瑟伯恩医生一起乘马车兜风,往海盖特的方向走,地上铺满了积雪。这时候,勋爵大人突然想到,盐可以用来保存肉食,雪说不定也可以。两人于是决定,应该立刻做个实验。他们下了马车,走到海盖特山脚一个穷苦妇人的家里,买了只鸡,叫那个妇人收拾干净,然后往鸡的肚子里填雪,勋爵大人还亲自动手帮忙。这一来,勋爵大人让雪给冻坏了,当场就生了重病,无力返回自己的住处(我估计他当时住在格雷学院),只好去了阿朗德尔伯爵在海盖特的宅子。人们把他抬进一张上好的床,还放了火盆,只可惜那张床是潮的,大概有一年没铺过了。他冻得实在是太厉害,两三天之后便死于窒息。

(节译自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约翰·奥布里的《名人小传》)

作为英格兰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培根拥有为数众多的显赫头衔,大概列举就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法学家、演说家以及政治家,哪一个都可说名副其实。按照一些不入正史的传说,培根还是莎士比亚部分甚或全部剧作的幕后作者,又是蔷薇十字会或共济会等神秘社团的长老耆宿。且不论真假如何,种种说法都可以反映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他的生平及主要著作可以概见本书随附的“弗朗西斯·培根生平简表”,此不赘述。

学者们普遍认为,培根最大的贡献在于倡导科学方法,开经验实证之先河。不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培根当年的先知先觉大多已经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他的自然科学著述,现在看来也有不少疵谬之处。但我们切勿忘记,如今的所谓“普通常识”,无不仰赖古人的绝艳惊才。科学技术乃至“科学方法”也许会有过时的一天,伟大的心灵与才智却可以光耀千古。

培根一生坎坷起伏,宦海浮沉,但却始终好学不辍,并且立下从整体上更新人类学问的宏愿,大有度尽天下苍生的气概。为了完成这个宏愿,他计划写作一部题为“伟大复兴”(Instauratio Magna)的巨著,其中包括六个部分,依次是“今学总论”、“新工具”、“自然史”、“智识的阶梯”、“新学导论”以及“新学”。正如培根的夫子自道,如斯伟业“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见培根一六二五年写给意大利修士法艮西奥的信),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毕生汲汲于此,将卷帙宏富的哲学、科学、文学、宗教、历史及法学著述留赠后人,体现了博雅之士的至高美德。

……

培根并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先哲,同时又十分看重古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曾以《古人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s,1609)一书阐发古代神话的微言大义。正因如此,《随笔》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史实异闻与真知灼见交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细心读者从书中所得,绝不仅仅是哲思文辞而已。

培根生活在四百年前,《随笔》的写作年代与《圣经》詹姆斯一世钦定本及莎士比亚作品大致相同。职是之故,培根使用的英文与现代英文颇有不同,不光是语法存在差异,许多词汇也与今日形同义殊。除此而外,正如上文所说,《随笔》当中包含大量典故引文,引文偶尔还有记忆差误或断章取义的问题,进一步增大了造译的难度。为免唐突先贤,笔者搜集了百余年问的七个英文注本,以便适译之时多方参证,尽可能避免误会与差错。七个注本分别是Longman,Green,Longman,Roberts and Green出版社一八六四年印行的Richard Whately注本、Longmans,Green。andCo.一八七三年印行的John Hunter注本、William Collins,Sons, and Co.一八七九年印行的Henry Lewis注本、Longmans,Green, and Co.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九年印行的Edwin Abbott注本、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一九。八年印行的Clark Sutherland Northup注本、企鹅出版集团一九八五年印行的John Pitcher注本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二○○二年印行的Bfian Vickers注本。各家所说不尽相同,帮助最大的则是牛津注本。拙译包含的五百多条注释,很多都得到了前述各本的提示或启发。笔者受恩匪浅,谨此向各位前辈学者深致谢忱。

依靠互联网提供的便利,笔者得以查阅培根书中明引暗用的几乎所有古代典籍,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引文的准确内涵,既增长了见识,又对译事多有裨益。至于词义的流变,《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提供了许多指引。即便如此,对于译文当中的个别地方,笔者仍无十分把握,倘得方家指正,自当感激不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根随笔全集(精)/国民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
译者 李家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12849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5237737
中图分类号 I561.6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