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呐喊的尘埃/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宋小词的作品撕破体面与虚伪,呈现小城市和小乡村里小人物的真实生存。本书是她的一部小说作品集,也是《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开屏 》、《路遥遥的心事》、《呐喊的尘埃 》、《太阳照在镜子上》、《血盆经 》,这些作品描写小城市和小乡村里的女性真实生存的情况,通过她们的生活的一些习惯,表现了她们对生活的隐忍和命运的坎坷。

内容推荐

小说集《呐喊的尘埃》收录了宋小词五个中篇小说和一个短篇小说,作品多描写女性在现实里的真实生存。无论是处在繁华的都市,还是荒芜的乡镇,小说里主人公的隐忍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她们以呢喃的方式呐喊,从她们坎坷的命运里展示了时代的风景。

目录

开屏

路遥遥的心事

呐喊的尘埃

太阳照在镜子上

血盆经

试读章节

路遥遥的心事

路遥遥往锅里投放两个鸡蛋后,锅铲就停止了搅动。紫皮洋葱炒鸡蛋,是远房亲戚捎来的一个偏方,治疗中风的。母亲三年前落下此疾,至今仍然口眼歪斜、腿脚不便,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偏方从母亲出院那天就开始吃起,效果不大,但已经成了路家做饭的一道规矩,一种制度。至于母亲吃不吃,那是另一回事。反正,桌上没有紫皮洋葱炒鸡蛋,父亲是不会有好脸色的,父亲没有好脸色,家里一干人等就不会有好日子。

灶台窗外是一道围墙,围墙上栽满了玻璃碴。围墙外是排列有序的电线杆,电线如倒着的抛物线,线上停歇俩麻雀,飞走了又飞来了,反反复复。这实在算不得什么好风景,不说好,连风景也当不起。但乡村田野寻常的景象,却让路遥遥人了神,眼睛里牵了藤一般,目光都定住了。

房里传来“哐当”一声响。路遥遥猛地一惊,将锅铲往台上一扔,朝房间奔去。妈,妈,你没事吧。路遥遥惊慌失措,赶到房门口看到摔倒的只是床头柜的一个收纳盒,情绪才稳定下来。母亲拄着棍从床上起来了,天干物燥,受静电影响,头发草窝般乱乍。因身体左右摇晃,母亲布袋般的双乳和水桶般的腰腹,在深红色的宽大秋衣里横冲直撞。母亲眼里透着一种急,拍着女儿来扶她的手臂连连嚷道,糊了,糊了!路遥遥连吸两下鼻子,真的闻到了一股烧焦味儿。路遥遥赶紧将母亲推坐在床上,跑到厨房里迅速关火。锅里,紫色的洋葱丁与鸡蛋已经拥抱致死,呈现出沧海桑田、天荒地老的模样,透着历史般的深重色。

五点半了,耳旁传来一阵尖锐的电铃声。这是在学校,家属楼一日三餐都恪守作息时间。路家沙发背景墙上不仅挂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条匾,还挂着鹿鸣中学和实验高中的作息时间表。实验高中的作息表上,凡是三(二)班的数学课,都用红粗笔勾勒过,错落有致地布满整个A4纸,像旁逸斜出的一枝瘦梅。这是路萧的课程表。路萧中专毕业后,被父亲弄到鹿鸣中学教书,两年后,父亲一举将儿子推向了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实验高中。今年,路萧刚刚荣升教导主任。一个家庭,一个路校长、一个路主任,外人这样叫时,父亲的脸上就跟老木盆上了桐油般,油光发亮。

四菜一汤摆在宽大的六人餐桌上,留白过多,显得有些落寞和单薄。这个餐桌是一年前路遥遥的男朋友柳玉章上门前换的。之前,路家一直用的都是四方桌。五年前,四方桌,父亲、母亲、路萧、路遥遥一人一方。吃饭时,路遥遥左手压在屁股下,右手夹菜扒饭,除了添饭,饭碗基本不离桌。打嫂子过门后,属路遥遥的那一方就归了嫂子。路遥遥选择了父母之间的一只桌角。搭角吃饭,地盘不够,饭碗就得端在手上,拘束又别扭。一年后,嫂子生下侄子君君。母亲中风,中风后的母亲也成了搭角吃饭的人。  路遥遥大学毕业时,父亲遭人举报,有行贿受贿之嫌,上头两天就有人来盘查,父亲不敢有任何动作。路遥遥只得自力更生,便去了外地城市应聘,在一家民营企业做策划。民营企业在父亲眼里有些灰暗,这些企业生存艰难,带有一种自生自灭、朝不保夕的潜在危险。他希望女儿进的是那种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企,这些单位才是亲娘养的,工资少一点都可以,图的是安稳。路遥遥却不这样认为。那时,她对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她一点也不想在本地,在父亲所管辖的范围内按部就班地生活,更不想一日三餐都搭角吃饭。但父亲还是想为女儿在本地谋一职,怎奈打铁没趁热,关系一冷,千头万绪再挑起来,又觉无从下手。路遥遥在本地工作的事情就这么拖着。拖着拖着,路遥遥就在外地谈了恋爱,成了家。

筷子、碗和一小瓶劲酒摆上桌后,父亲、哥哥、嫂子和君君便依次进了屋。母亲由路遥遥搀扶了出来,坐在餐桌的另一头,与父亲相对。她与哥哥路萧一边,就近好照顾母亲。嫂子与君君一边。那盘面目全非的洋葱炒鸡蛋有些扎眼。父亲问,糊成这样,还吃得?母亲抖着手戳了一筷子,说,吃,吃得。母亲嘴角淌出涎水,路遥遥顺手揪出一张纸赶紧擦拭。路萧埋头吃饭、吃得专心致志。父亲抿了一口酒,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嫂子面无表情,才上幼儿园三岁的君君也不言不语,只是拿黑莓一样的眼珠,滴溜溜扫视桌前的每个人,嘴里吃着他妈妈给他夹的肉片,肉片才嚼一下,就被君君吐了出来。路萧用眼瞪君君,君君一下就哭了。嫂子的脸上显出几分愠怒,但很快就被低眉顺眼的做派给冲淡了。嫂子的这种隐忍,常常令路遥遥生出一种疼惜。她这才想起水煮肉片忘记放盐了,也顺便想起了电饭煲的套格里还炖着一盘粉蒸肉。

路遥遥将水煮肉片拿到厨房回锅,又把粉蒸肉端到桌上。刚落座,却发现母亲的衣服上一片狼藉,腿面上兜着紫皮洋葱炒鸡蛋、兜着白菜炖粉条、兜着油炸花生米。油渍浸满了裤裆。路遥遥惊呼了一下。母亲一脸隗色。路萧站了起来,与路遥遥一道,将母亲扶到了房里,新换了衣服。余下的饭由嫂子来喂,君君的饭由路萧喂。路萧喂饭,君君不敢造次,递一勺就得吞一勺,递什么就得吞什么。路遥遥则将母亲换下的衣服涂上厚厚一层洗洁精,狠命地搓洗。

……

P45-47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远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美。

美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一些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雁翎、温远辉等学友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孙吉民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王琁副院长等人的后勤工作保障。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邱华栋副院长的支持、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呐喊的尘埃/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小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10294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524678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