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读科学往事(精)/科学人文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1.追忆万籁俱寂的年代

法国人圣·埃克苏佩里一生中画的第一幅画是一顶帽子——在我们看来那是顶帽子,但是他说他画的是一条巨蟒在消化一头大象,结果我们也就越看越像。后来小王子看出来那是一条巨蟒在消化一头大象,于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读《小王子》的时候,我正沉浸在一些关于历史的问题中,享受着找不到答案的幸福与失落。那是2004年冬天,我开始思考是否真有历史的真实。我开始相信,历史学家在一些时候会不得不面对一种困境,他们会希望历史也成为逻辑链条上的一环。将某件事情记入历史这部大书的某一页,依据的标准常常是因为放在这个位置是合逻辑合情理的——于是便有了对历史的解释。历史不是解释,但只有通过解释,那些久远年代的遗迹才串连成完整的历史。穿越历史的尘埃,说到底其实也就是用解释的扫帚扫去漏洞百出的故事,留下合逻辑的历史“真实”。如此说来,似乎也就不会有历史的真实。这件事让我颇有些伤感,因为这意味着,有一些故事我将永远无法知晓。

这样的情绪一直蔓延到2005年初,这时候冬天在继续,但空气中明显已经弥散着春天的气息。为一件还算正经的事情大伤脑筋,这对我来说实属罕见。

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开始阅读刘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但更吸引我的是他的经历的戏剧性,带着一些淡淡的悲剧色彩。印象中的刘歆似乎从来就没有年轻过,尽管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因为饱读诗书而名声在外,以至于受到成帝的接见,并被委以黄门郎的头衔。歆传里说,“莽少与歆俱为黄门郎,重之”,这是刘歆和王莽第一次在史书中相遇。但对刘歆来说,在他与王莽的交往中,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将有更深入的过从,并且刘歆将为此而付出诸般代价。流行肥皂剧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最终毁于企业里一个外姓人之手,而与之合谋的则是这个家族的逆子。假如将这个故事平移到汉朝,似乎正可以对应到王莽和刘歆的身上。刘歆是汉室宗亲,但是他却帮着王莽篡了汉室的权,并在随后被王莽委任为国师。但后来他又转舵企图灭了王莽以保全自己,最终因为事情败露而自杀。

听现代的讣告常常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在大约两分钟之后听到究竟是谁寿终了,原因是该人头衔太多。只有政治上失势的人物的讣告,名字才会在第一时间传送进听者的耳朵。我在想,刘歆多半便是后者了。人生中或许有无数个岔路口,但只要其中一个选择失误,就可能淹没掉一生中所有其他正确的选择,这种评判标准多少会让人心有不甘,但在这样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谁又能多说些什么呢?于是只好不说,继续阅读刘歆。

关于刘歆的生年现在已然无可考证,只知道他与扬雄年纪相若,而比王莽年纪稍长。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这一年,王莽45岁,当上了大司马。次年,平帝即位,刘歆做上了羲和官。这一年,刘歆大约50岁的光景,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再加上自幼学理爱文、才华横溢,此时的刘歆该是一位颇有魅力的中年人。假如放到现在,他多半会成为众美眉暗恋的对象,不过在当时,他更关心的不是美眉,而是度量衡。

P3-5

后记

致谢

感谢刘兵、江晓原、王洪波、刘华杰、田松、杨虚杰、刘睿、赵一凡、汪小虎、陈志辉、张倩等众师友在过去十几年中给我的帮助、鼓励与督促。尤其要感谢陈志辉博士,本书“快意人生”一节标题之“。陕意”二字即来自他的提议。

目录

纸上寻踪

 1. 追忆万籁俱寂的年代

 2. 1933年,谁在测量中国

 3. 佘山记/30黄金时代

 4. 从一致的世界滑落

 5. 行星的天空,与情感有关

 6. 月亮之城,文人的或天文的

 7. 机械工程师达·芬奇和他的黄金时代

 8. 伽利略的苹果树和傅科的摆

 9. 天才钟表匠及其与时间的游戏

 10. 两位大师一个时代

 11. “他是现代化学之父,但他从不承认自己的女儿。”

快意人生

 12. 埃尔德什:不会系鞋带的数学家

 13. 透明心地美丽眼睛

 14. 一段黄金岁月的回忆

 15. “没有呆头呆脑的酶”

 16. 刻在心里的那株白橡树

 17. 薛定谔:他的科学和他的激情

 18. 盗火者、浮士德及其美国悲剧的启示

去日生香

 19. 当“辣手神探”遇到“眼镜皇帝”

 20. 时间正在进行,时间正在过去,时间……

 21. 指上的秘密,纸上的文化

 22. 为谁而开的迷迭香

 23. 寻找植物们的情挑岁月

 24. 在自然的边界温和地生存

省思过往

 25. 荣耀背后的罪恶

 26. 一场从未结束的公害病

 27. 被污染的食物链与被窃走的未来

 28. 海逝

 29. 这个被污染了的世界会好吗

致谢

内容推荐

吴燕著的《阅读科学往事》告诉您:科学是人类活动之一种,它曾带给人类发现的喜悦,也曾为害作恶。这是科学自身的气质与属性决定的。假如为害作恶是为了发现,人类该如何抉择?当求真与求善冲突时,如何抉择?“科学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说,“每个人的责任感是人类通向世界和平之路的第一步”,而阅读历史就是学习责任与担当的第一步。

编辑推荐

对科学的历史追问是为了回归科学作为人类文化之一种的角色,是为了对科学的反省与批判,而不是为了赞美甚或骄纵。

置身事外,而又身处其中,这会不会是回看历史的一种最好的角度呢?

《阅读科学往事》是“科学人文书系”的一种,收入了吴燕的有关科学史学的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读科学往事(精)/科学人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69759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6035322
中图分类号 N0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