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学术(丛文俊书法研究题跋文集)/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的作者丛文俊在书法创作上,对三代秦汉隋唐文字遗迹普遍感兴趣,有较长时间的临习,各种书体均有心得,能做到入古出新。
本书是作者对自身多年的艺术历练的一个总结,包含了作者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供相关爱好者阅读学习之用。
图书 | 艺术与学术(丛文俊书法研究题跋文集)/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艺术与学术(丛文俊书法研究题跋文集)/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的作者丛文俊在书法创作上,对三代秦汉隋唐文字遗迹普遍感兴趣,有较长时间的临习,各种书体均有心得,能做到入古出新。 本书是作者对自身多年的艺术历练的一个总结,包含了作者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供相关爱好者阅读学习之用。 目录 第一辑 考史 上古金文书法的形质、美感与象征 《保利藏金》铭文书法说略 新发现《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考 章草及其相关问题考略 《好太王碑》书法及其相关问题略论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好太王碑》书法 北魏《赵谧墓志》考 《魏广陵王元羽妻郑太妃墓志》考 跋李瞻墓志铭 《东坡题跋》“记与蔡君谟论书”证伪 关于书法史研究的若干讨论——丛文俊答《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问 第二辑 论议 古代书法的“合作”问题及其介入因素 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 晋书妙在字外与唐书功在字内说论析 书法作品的文辞与风格——《兰亭序》草稿的意义及其他 艺术与学术 技法——审美——风格表达 书法创作、技法与“字外功” 书法艺术——从学术关怀中寻绎——白谦慎对话丛文俊 想象与学术研究 …… 第三辑 时评 第四辑 高等书法教育 第五辑 丰草堂题跋 第六辑 丰草堂学书自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学术(丛文俊书法研究题跋文集)/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丛文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20667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74 |
CIP核字 | 2013301842 |
中图分类号 | J29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